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体会

2011-02-11 13:13韦秀香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急性症状

韦秀香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发的肠道传染病[1]。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全年均可发病,夏季秋季为好发季节,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两型:即急性细菌性痢疾和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临床多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2]。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甚至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慢性细菌性痢疾为急性细菌性痢疾迁延日久未愈,或者起病时症状较轻而逐渐加重,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者。临床急性发病就诊者较多,现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65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65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其中成人56例,儿童9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在5~61岁,平均年龄32.7岁,住院时间5~13d,平均8d。

1.2 护理方法

1.2.1 口腔护理

急性细菌性痢疾发作期时患者可因口腔不卫生而导致口腔炎症或中耳炎等并发症。应给予患者每日早晚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试液漱口,并于餐前餐后用温开水漱口。若患者出现口唇干裂可涂石蜡油润唇。

1.2.2 皮肤护理

儿童患者在大小便后应及时用温水擦拭臀部,保持臀部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对于排便次数频繁或大便失禁的患者,同样应在排便后清洁肛门,清洁后可在肛门周围适量涂以凡士林,以防止肛门周围皮肤溃烂,为患者增添痛苦。

1.2.3 采集标本

急性细菌性痢患者应进行粪便常规检查,标本应在患者排便后立即采集送检,若不能立即送检,最长时间不宜超过3h,以免破坏细胞成分。在培养粪便细菌的标本时,结果阳性率最高部分为黏液微带血处,因此标本应在有黏液及脓血部分采集,也更易于细菌的培养及检验人员观察病理成分。

1.2.4 消毒隔离

对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隔离时间应至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正常,无脓血及黏液,高倍视野镜下检测白细胞不超过3个,且停药后进行便常规检测,每日或隔日送检一次,连续进行便培养2~3次,直至检测结果为阴性为止。患者住院期间所排出的粪便不能随意处置,应与干漂白粉以5∶1的比例,搅拌均匀后放置1~2h后,才可以倒置厕所内冲入下水道;患者所用的餐具、被大便污染的衣物、床单及被罩也要随时进行消毒,可采用高温消毒法用开水煮烫或用“84”消毒液、漂白粉等含氯消毒液浸泡灭菌。

1.2.5 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的护理

临床中腹泻虽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是患者腹泻的同时更有利于排出体内的炎症分泌物及痢疾杆菌。已经得到证实患者体内的致病菌未被控制的情况下,在急性发作期时给予其作用较强的止泻剂不但不能控制病情,相反会使其中毒症状加重延误病情。此时给予患者泻药,反之能减少患者的大便次数及减轻里急后重的症状,因此给予患者的对症治疗护理应因势利导。对于腹部绞痛及里急后重症状较甚者,应尽量避免使患者腹部着凉,注意保暖,同时禁食冷饮缓解患者的胃肠痉挛,遵照医嘱准确用药,给予患者654-2、阿托品或适量镇静剂,如有必要可使用2%氯化钠溶液清洁灌肠,使用前先对液体进行加温,液体温度不超过38 ℃[3]。

1.2.6 高热的护理

急性细菌性痢疾中的常见症状之一为高热,患者出现高热症状时应及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处理。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应首先使用物理方法降温为宜。头部可使用冷敷,同时使用酒精为患者全身擦浴,应注意擦浴时酒精温度要尽量接近患者的体温,酒精的浓度为30%~50%,避免酒精温度过低使患者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4]。若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可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降温,如患者汗出过多,应及时给予患者补液,避免大汗导致虚脱,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每2h检测1次。

1.2.7 惊厥的护理

引起惊厥常见的原因是高热。当患者出现惊厥时,身边应有专人护理,若患者存在呼吸道分泌物时应及时进行清除,并给予面罩吸氧。为防止患者惊厥发作时咬伤舌头,可使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置于上下齿间,这样可以避免金属开口器过硬操作时损伤病人的牙齿。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水合氯醛灌肠,并静脉注射安定或异戊巴比妥钠。应根据患者发病的具体情况酌情给予20%的甘露醇,剂量为1~2g/kg,必要时可间隔6~8h重复给药。

1.2.8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应嘱其避免过度劳累,饮食需规律节制,切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2 结 果

65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经过对症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或转为慢性菌痢。

3 讨 论

对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患者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环境卫生及饮食卫生的重要意义,注意防蝇灭蝇,不吃生冷的蔬菜,食用水果之前一定要将其清洗干净,食物放置时间过长易引起腐败、变质切不可食用,不饮生水及未经煮沸的牛奶[5];患者及家属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生活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使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洗干净,用餐时陪护人员应与患者分餐进食,住院期间患者禁止外出。

患者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且尽量保持室内安静、清洁、凉爽,更有利于患者充分休息。典型急性细菌性痢疾发作时的患者均有发热等中毒症状,外加其排便次数频繁,必定疲惫不堪;严重者会出现脱水及酸中毒等症状,则均需绝对的卧床休息,避免患者过度活动。待中毒症状等缓解后方可下床适当活动,并逐渐增加其活动量。

急性细菌性痢疾发作时,腹泻频繁且伴有呕吐症状者需暂时禁止饮食,通过静脉给予补充水分和热量[6]。呕吐症状消失后即可给予患者果汁或淡糖水等以补充糖分。待患者大便次数减少,脓血便症状好转后,可适当补充低脂流质饮食,如米汤、脱脂牛奶、藕粉等,且避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每次进食不宜过量,易采用少食多餐法。患者病情好转进入恢复期后,饮食量可适当增加。给予患者半流质饮食,如米粥、豆浆、面条等,佐以易于消化的蔬菜。待患者适应上述饮食后,则可是患者进普通饮食。

总之,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通过加强临床护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1]李京军,王琴.280例细菌性痢疾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27.

[2]付浩然.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8):85.

[3]梁龙飞.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5):44.

[4]严海明,白红莲,李宗良.80例细菌性痢疾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6):31.

[5]李成娟.儿童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4):163.

[6]李玉龙,龚丽霞.暴发性急性细菌性痢疾70例临床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5,3(3):9.

猜你喜欢
细菌性痢疾急性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某市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分析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2008~2012年龙城区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