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肺复苏后合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一例

2011-02-12 08:17李继红袁建松
中国循环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水气单胞菌血常规

李继红,袁建松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8岁,因“发作性胸痛17年,加重1个月”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血压(极高危)、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肾性贫血”门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4℃,血压115/80mmHg(1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心率56次/分,律齐,心音正常,肝脾不大,双下肢轻度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656,红细胞 2.6×1012/L,血小板 265×109/L。肾功能:肌酐218.90 μmol/L,尿素氮13.48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X线胸片:双肺纹理重,左心室圆隆,心胸比:0.61。心脏超声:左心室前壁、侧壁运动幅度减低,左心室前后径47mm,左心室射血分数:0.34。入院予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利尿、补钾等治疗。入院第23日,患者突发胸闷不适,伴有气急、呼吸困难,继之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意识不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经抢救治疗后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1 h后神志恢复,两天后拔除气管插管,之后患者出现咳嗽,咳大量白色粘痰,最高体温时37.6℃,无畏寒、寒战,辅助检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2.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636,红细胞 3.68×1012/L,血小板 356×109/L。X 线胸片:双肺轻度淤血,右肺门影增大,右下肺可见模糊斑片影。连续三日留取痰培养均提示:嗜水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根据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而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1 g Qd,患者痰量逐日减少,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血常规:白细胞6.9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601,红细胞 3.35×1012/L,血小板 307×109/L,肺部感染治愈,病情相对平稳。

2 讨论

嗜水气单胞菌为革兰阴性、人和水生物肠道的共患病原菌,有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之分,该菌对人类是一种低毒力的条件致病菌,当人类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较易感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机体内,对不同器官产生感染,例如:可以引起儿童腹泻、胆囊炎、腹膜炎、脑膜炎、肺炎和体外创伤感染等。临床急性感染的主要特征为出血性败血症,慢性感染的主要表现为皮肤溃疡。此菌从粪便、血液、伤口中分离出较为多见,而从痰液中分离出的少见报道。院内感染患者多为基础疾病及手术创伤史。本例患者年老体弱机体免疫力低下,患者痰中检出比较少见的嗜水气单胞菌,说明该菌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也可变为对人体具有毒力的病原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许多细菌产生多重耐药菌株,嗜水气单胞菌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当务之急,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以免诱发多重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故在今后临床工作中,肺部感染患者留取痰培养时既要重视常见细菌检验,更应重视少见致病菌检验,并根据药敏检验结果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

猜你喜欢
水气单胞菌血常规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血常规解读
特低渗透油藏CO2 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注采参数优化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