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水利经济发展综述

2011-02-14 21:13魏驰东
治淮 2011年11期
关键词:蚌埠船闸淮河

魏驰东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 蚌埠 233000)

近年来,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以下简称省淮河局)在做好工程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的同时,抓住新一轮治淮和安徽省经济大发展的机遇,对外开拓市场,对内强化管理,形成以设计、施工为先导,以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船闸、电站等骨干项目和水规费征收为支柱的淮河水利经济体系,整体实力不断壮大,2010年综合经营收入达到7932万元,为工程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1 推行项目管理考核机制,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省淮河局为推动水利经济发展,在坚持依靠资源优势发展水利经济的同时,抓住水利大投入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所属经济实体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现已有淮河河道工程公司、靖波水利发展有限公司、安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河置业有限公司和汇源水利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水利工程施工、自动化工程、物业租赁经营、水利工程托管和项目投资等。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模式,制订了项目考核办法,把经营活动细化到项目的每个环节,实行一整套的经营激励机制,既促进经营管理者尽最大所能获得项目,又确保施工企业在项目经营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公司本是整合各河道局机械施工队等资源成立的企业,推行项目管理考核以来不断发展壮大,资质等级现已升为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二级,在淮北大堤除险加固、洼圈堤加固、沙颍河治理和涡河治理、淮南洛河洼、淮干荆山湖行洪堤退建工程建设中多次中标,产值连续多年稳定在7000万元以上,2009年、2010年利润达400万元。

2 利用资源优势,谋取多元化投资,建设骨干发展项目

省淮河局水利经济起步晚,总体经济实力比较薄弱,依靠自身积累扩大发展规模困难很大。只有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吸引各方面资金参与建设,发展大型项目,才能扩大经济规模。针对淮河航运飞速发展、蚌埠船闸通行能力不足的现状,省淮河局实施了概算1.83亿元的淮河蚌埠复线船闸项目。外部吸引淮委水利水电开发公司、安徽省港航投资集团资金;内部激发职工筹资发展的积极性,形成了由省淮河局控股、各方参与的淮河水利经济建设新格局。经过30个月的紧张建设,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建成通航。蚌埠新船闸建设是省淮河局成立以来自筹资金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项目。蚌埠闸新老船闸联合运用,大大提高通航能力,彻底消除淮河航运瓶颈现象,为沿淮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舟船之便。在概算投资1.28亿元的阜阳船闸建设中,省淮河局再次与安徽省港航投资集团合作,按4∶6的比例出资。该项目自2009年12月份正式开始建设,目前进展顺利。这些重大项目的兴建将为淮河水利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主动外联拓展市场,设计咨询产业迅速壮大

设计、咨询、监理服务是省淮河局经济发展中的弱项,近年来虽业绩连连攀升,但规模一直不大。2010年度由于几乎没有新开工的治淮项目,水利施工、设计、监理等业务也受到严重影响。省淮河局及时调整方向,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探索咨询、设计、测绘、施工等业务的“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资源共享”的新思路。局属淮河水利工程设计院坚持“树立信誉、拓展业务、提前介入”的原则,积极与电力、交通、通讯等行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涵盖洪水影响处理工程、码头、护坡护岸、闸门、船厂及渡口设计等方面,经营范围覆盖11个市。局测绘院在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同时,着力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和对测绘成果的整理、汇总、分析,形成了特有的大型水闸变形观测模式和RTK配合全站仪测图方法。2010年全局设计、咨询、测绘、监理实现收入1600多万元。

4 精心打造品牌,跨入省外市场

省淮河局安特公司在上海世博园唯一的水利工程全国招标中,力挫强劲对手,获得承担白莲泾泵闸运行管理任务。随即以安特公司为主体,组建了白莲泾泵闸运行管理处,并在2009年底接管了白莲泾泵闸。一年来,白莲泾泵闸管理处的13名同志,远离家乡和亲人,承担着超强的工作任务,每周工作时间达84小时。为节省开支,他们从保洁、养护、设备大修,到油漆设备、粉墙、铺地砖,几乎包揽了所有事情。他们用坚忍的毅力、埋头苦干的劲头、爱岗敬业的精神几乎将日常养护工作做到了极致。从密如蛛网的油压管道,到凹凸不平的油缸、电机,从深入地下的复杂泵体,到裸露室外的检修闸门,无一不是一尘不染,成为世博园内另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上海世博协调局对其考核中,多次获“优秀”奖励。

安特公司上海白莲泾泵闸运行管理项目,以精湛的专业技术、严谨细致的作风、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圆满地完成各项管理任务。不仅为安徽水利争得了荣誉,为安徽淮河创造了品牌,也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使省淮河局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地区有了进一步发展平台。

5 挖潜力强素质,严管理创效益

蚌埠闸水电站自2009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自动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初步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第一台机组定子线圈的更换,使该台机组发电量可在高水位运行条件下增加20%。同时,为另五台机组2011年的增容改造积累了经验。2010年度蚌埠闸水电站克服汛期长时间不能发电、秋季干旱限制等不利因素下,全年累计发电3300多万千瓦时。

蚌埠船闸公司在现代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下,在内部推行QVS(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全体员工以严谨、热情、规范的工作态度,展现了崭新的面貌。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管理科学、经营规范、廉洁高效的文明窗口形象,并通过加强登记、售票、稽核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省淮河局船闸管理事业健康蓬勃发展。2010年,经过船闸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淮河干流煤炭运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五河、蒙城、蚌埠船闸公司全年过闸费总收入达325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6 依法加强水规费征收力度,提升维修养护经费自给能力

水规费是开展河道工程维护、弥补事业费缺口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政策调整,河费征收规模锐减,工程正常运行管理将面临考验。省淮河局进一步强化河费征收工作,依法加强征收力度,对一些经多次协商到位率仍非常低或拒交的企业,适度运用法律手段提高河费征收到位率,2010年度,河费征收达1400万元,接近2009年的40%,远高于预测目标。实行取用水户用水量月报制度,水费收入突破1000万元,增幅30%以上。开展码头、货场建设及占用滩地情况摸底调查,为河道滩地临时占用补偿费征收提供可靠依据,2010年度征收滩地临时占用补偿费100多万元。

7 抓好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传统产业水平

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注重科学指导,强化林间管理,认真抓好绿化工作。邀请省林科院专家严把选苗关和栽植关,并选择蒙城、五河两地进行了苗木截干试验,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林间管理。2010年春,全局共植树26.6万株,林木成活率较往年有所提高。在颍东河道局试点栽植50亩中药材瓜蒌,在瓜蒌地内又合理套种了中草药“蔓荆子”,开辟水土资源利用新途径,目前瓜蒌生长良好,预期效益可观。颍上闸成立“禹缔园林绿化公司”,扩大苗圃规模,专营绿化苗木。在当地城市园林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蚌埠闸水利风景区和湿地公园已获4A级风景区授牌,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淮河管理事业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在实现水利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省淮河局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抢抓机遇,努力实现综合经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蚌埠船闸淮河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船闸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船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