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内蔬菜水旱轮作新模式

2011-02-17 06:00江解增缪旻珉曾晓萍曹光亮
中国蔬菜 2011年9期
关键词:蕹菜茬口水芹

江解增 缪旻珉 曾晓萍 曹光亮

1 设施蔬菜基地要求

1.1 具有较好的灌排设施 水生蔬菜生长阶段需要田间保持一定的水位,基地灌排能力尤其是灌溉能力的设计应高于常规旱生蔬菜1倍以上。

1.2 具有较好的贮水能力 常规旱生蔬菜基地由于底层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刚开始很难贮水,应持续不断灌水使底层土壤充分湿润,这本身也是水作茬口洗盐压盐的过程。考虑到灌溉成本,实施水旱轮作的设施蔬菜基地应尽可能避免选在难以贮水的高坡地。

1.3 适当加高田埂 不同水生蔬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田间水位的要求不同,同时考虑到田块间的水分渗透,实施水旱轮作的单元面积不宜过小,一般以灌溉渠所围的田块作一个单元为宜,各单元周围的田埂应适当加高达30cm以上。日光温室尤其是土墙建筑的简易类型,应在内墙边缘构筑不少于1m宽的围埂,以免灌水后水分渗透、侵蚀墙体。

1.4 提前覆膜升温 由于水的热容量较大,早春或冬季低温季节灌水栽培条件下,设施内土壤温度提升较慢,因此,早春种植水生蔬菜应提前15~20d(天)覆盖薄膜并灌水,使水温及土温逐步提升,以满足水生蔬菜生长需要。但是,设施内水温及土温一旦上升,与常规旱生蔬菜设施相比,设施内储热较多、夜晚降温较慢,对寒流的抵御能力也较强。12月中旬笔者在扬州大学蔬菜试验田中,比较湿栽水芹大棚和黄瓜种植大棚中间位置50cm高度的温度,清晨最低温度时的温差达2~5℃,湿栽水芹大棚内0℃以下时间要比黄瓜大棚少2h(小时)以上。另外,水生蔬菜对水分要求较高,生长过程中一般不必经常揭棚通风降湿,既减少了设施内水分和热量的散失,又降低了管理成本。

2 水生蔬菜种类及其品种的选择原则

2.1 尽量不打破原有高效种植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地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因此,在形成新的高效模式之前,应尽可能保留原有种植模式。可以在原有主茬之间1~2个月的空茬期,插空抢栽速生的水生叶菜,如在大棚春提前或日光温室越冬茬口与秋延后茬口之间的盛夏高温季节,灌水种植水蕹菜;而在大棚秋延后茬口与翌年春提前茬口之间的寒冷季节,种植豆瓣菜或湿栽水芹。

2.2 种苗方便易得 目前市场容量较大的莲藕、茭白等水生蔬菜多为无性繁殖类型,如果当地没有种植基地,需从外地引种,则第一次种植的引种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以后必须在当地有计划轮流种植,以保持种苗供应,或须建立专门的留种区域。因此,如果仅是通过水旱轮作治理连作障碍,可以考虑先种植一些种子播种的种类,如水蕹菜、豆瓣菜和芡实、菱等;也可考虑种苗用量较低的慈姑、湿栽水芹、荸荠等。

2.3 选择适宜浅水栽培的种类及其品种 莲藕应选择叶柄较短的浅水品种类型,并尽可能选择早熟品种,如珍珠藕、鄂莲1号等;茭白、荸荠、慈姑等水生蔬菜对水位要求不高,生长过程中最高水位仅需10cm左右;水蕹菜、豆瓣菜、水芹等水生蔬菜生长过程中只需浅薄水层,甚至于在土壤充分湿润时也能较好生长;只有菱和芡实生长过程中对水位的要求稍高,需达20~30cm。

3 适宜的水生蔬菜种类及其栽培要点

3.1 水蕹菜

3.1.1 品种选择 现有蕹菜品种均可以水栽,南方也有专门水栽的水蕹菜品种。主要有阔叶、柳叶和青梗、白梗等4个类型,各地应根据市场消费习惯选择种植。

3.1.2 建议茬口 茬口安排上可选择大棚春提前或日光温室越冬茬蔬菜(旱)—水蕹菜(水)—大棚秋延后或日光温室越冬蔬菜(旱)。在初夏6月前茬结束后,灌水种植水蕹菜,在秋季后茬种植之前采收结束,整地后再种植下茬。水蕹菜在盛夏高温季节实施露地栽培。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向前或向后延长水蕹菜种植时间,乃至在设施内自早春到晚秋始终种植水蕹菜。

3.1.3 栽培要点 提前20d(天)左右另田播种育苗,然后根据设施内空茬时间的长短,以行距15~30cm、穴距15~20cm、每穴2~3株移栽,灌水并保持3~5cm浅水位。当群体植株高度达30~40cm时,适当降低水位,近地面留根茬3cm左右收割,扎把销售。残留的根茬应露出水面,以免水淹腐烂。适当施用追肥以促进下茬继续生长。水栽蕹菜与旱栽相比,产品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口感脆嫩。

3.2 豆瓣菜(西洋菜)

3.2.1 品种选择 现有豆瓣菜品种依据小叶的大小分为大叶品种和小叶品种,一般选择大叶品种。

3.2.2 建议茬口 茬口安排上可选择大棚秋延后蔬菜(旱)—大棚豆瓣菜(水)—大棚春提前蔬菜(旱)。在秋延后蔬菜生产结束后,移栽豆瓣菜,在翌年早春茬种植前采收结束。豆瓣菜为冷凉性速生叶菜,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可以根据需要延长种植时间,或直接作为大棚秋延后、温室越冬茬栽培。

3.2.3 栽培要点 提前15~20d(天)另田土壤湿润条件下播种育苗,以10cm左右的间距移栽至设施内,灌水并保持3cm左右浅薄水层。当群体高度达30~40cm时,近地面留茬3~5cm割收,清理枯黄叶后扎把销售;也可逐株采摘嫩梢,或者每次齐泥割去全田的3/4,把老根踩入泥中,以留下的1/4作种苗再行栽插。追施肥料以促进下茬继续生长。豆瓣菜在5℃以下生长缓慢,可覆盖小拱棚保温促长。

3.3 慈姑

3.3.1 品种选择 根据球茎表皮颜色,慈姑分为紫皮、黄皮和白皮等3种类型。考虑到低温高湿条件容易诱发黑粉病,建议选择抗性较强的紫皮慈姑类型。

3.3.2 建议茬口 茬口安排上可选择早春大棚慈姑(水)—夏季速生叶菜(水或旱)(或秋延后大棚旱生蔬菜),慈姑早春3月上旬大棚内移栽,6月下旬开始采收,至秋延后茬种植前结束。也可于7月中旬生产结束后种植越夏茬速生叶菜如水蕹菜、小白菜等。

3.3.3 栽培要点 早春茬慈姑于2月上旬开春后在大棚内套小棚双层覆盖育苗,3月上旬移栽,4月中旬揭除棚膜,6月下旬开始采收。若下茬种植水稻或越夏速生叶菜,则须在7月上中旬采收结束;否则,也可在9月露地早熟慈姑上市之前结束采收,种植秋延后蔬菜。

3.4 菱

3.4.1 品种选择 菱的品种类型较多,各地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一般以本地品种为主。

3.4.2 建议茬口 茬口安排上可选择早春大棚菱(水)—秋延后大棚蔬菜(旱),开春前播种菱,初夏开始采收,露地种植菱大量上市前结束采收,接茬秋延后大棚蔬菜;也可进一步延长采收时间,接茬大棚越冬蔬菜;还可在秋季气温下降时再次覆膜,延迟采收至深秋。也可选择春提前大棚蔬菜(旱)—露地菱(水)—越冬茬大棚蔬菜(旱),春提前大棚蔬菜采收结束后,从早春大棚菱田中疏苗移栽,至深秋季节采收结束,然后接茬大棚越冬蔬菜。

3.4.3 栽培要点 早春播种前1个月左右,将菱种置于5~10℃的低温环境中清水浸种并经常换水,以打破休眠。20d(天)后改在大棚等温暖环境下催芽,当有一半菱种露白时,在大棚内按行距1m、每米7~10颗菱种的密度播种,田间保持5~10cm浅水层,每3~5d(天)换水1/2,以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水绵发生。随温度上升,逐步揭棚通风直至揭除薄膜,揭膜后将较密处的菱株疏出一部分,移栽到大棚间的空白处或其他轮作的大棚中,高温季节通过加深水位及换水降温,控制水温不超过35℃。花后10~15d(天)开始采收。

3.5 莲藕

3.5.1 品种选择 宜选择早熟品种类型,如珍珠藕、鄂莲1号等,也可直接用当地主栽品种。

3.5.2 建议茬口 茬口安排上可选择早春大棚莲藕(水)—越夏速生叶菜(水或旱)(或秋延后大棚旱生蔬菜)。1月底~2月初种植莲藕,6月中下旬开始采收,莲藕产区在7月中旬露地早熟莲藕上市前结束采收,种植越夏茬速生叶菜如水蕹菜、小白菜等;也可陆续采收至9月,再种植一茬秋延后大棚蔬菜。

3.5.3 栽培要点 大棚内以1m行距开深20cm、宽30cm的定植沟,沟内施基肥,与土壤混匀,使沟底离畦面10cm左右,灌入3~5cm浅水,以株距1m排放种藕,土表面覆盖0.004~0.006mm的超微地膜,莲藕放叶后逐步增加水位至畦面之上10~15cm。4月上中旬当棚内最高温度超过35℃时逐步揭棚通风,直至揭除棚膜。5月中下旬开始根据莲藕长势,降低田间水位控制地上部生长,同时促进地下部膨大。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采收上市。

3.6 茭白

3.6.1 品种选择 宜选择低温孕茭类型的双季茭品种,如苏州类型品种小蜡台、葑红早等。

3.6.2 建议茬口 茬口安排上可选择大棚夏茭(水)—越夏速生叶菜(水或旱)—秋延后大棚蔬菜(旱),早春大棚覆盖种植夏茭。6月底夏茭结束后种植越夏速生叶菜如水蕹菜、小白菜等,秋季种植秋延后蔬菜。也可选择春提前大棚蔬菜(旱)—大棚秋茭(水)—越冬茬大棚蔬菜(旱)。大棚春提前蔬菜生产结束后,从夏茭田中选种移栽到大棚内,秋季日均气温降至15℃以下时扣膜保温促长,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深秋采收结束后接茬越冬蔬菜。

3.6.3 栽培要点 夏茭早熟栽培在上年秋茭采收后自然越冬的夏茭田,或在其中将老墩的一半挖出,按株距70cm、行距50cm移栽大棚内,在早春气温回升前20~30d(天)扣棚覆膜增温促长,田间保持3~5cm浅水位。随温度上升,在苗高35~40cm时根据田间茎蘖密度适当疏苗,使每667m2总茎蘖数在2.2万~2.5万之间。注意通风降温,至日均气温达15℃时揭除棚膜。揭棚前应注意避开棚内较长时间的20~25℃孕茭适温,以防早期小苗孕茭。4月中下旬开始采收,6月底~7月初高温季节来临时结束。秋茭延迟栽培则在夏茭采收结束后,在其中按茭白选种要求选出种苗,以每667m21800~2300穴的较高密度移栽到大棚内。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萌发,秋季日均气温下降至15℃时覆膜保温,进一步延长茭白生长期及孕茭时期,提高产量。

3.7 湿栽水芹

3.7.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适于湿润栽培的品种,如江阴湿栽水芹、沙洲竹梗芹或湿栽水芹新品系G0601、D07等。

3.7.2 建议茬口 茬口安排上可选择秋延后大棚蔬菜(旱)—大棚湿栽水芹(水)—春提前大棚蔬菜(旱)。在秋延后大棚蔬菜生产结束后,育苗移栽湿栽水芹,在翌年开春后结束采收,接茬种植春提前大棚蔬菜。也可在温室或大棚内延长湿栽水芹种植季节,自秋季9月下旬直至翌年春季4~5月,接茬种植越夏速生叶菜。

3.7.3 栽培要点 9月气温降至25℃以下时,按畦宽1.0~1.5m,畦沟宽30~40cm、深30cm开沟筑畦。在畦面上以10~15cm间距开2~3cm深的播种沟,将水芹种茎首尾相接排入沟底,上覆细土。播种后在畦沟中灌水,使畦面充分湿润、畦沟保持有水。根据其他设施田块的让茬时间,按10cm间距移栽。当群体植株高度达30~40cm时,近地面留根茬2cm左右割收,清理枯黄叶后扎把销售。适当施用追肥以促进下茬继续生长。

3.8 芡实

3.8.1 品种选择 宜选择果实表面无刺的苏芡类型中的早熟品种,如紫花苏芡。

3.8.2 建议茬口 茬口安排上可选择早春大棚芡实育苗—越夏速生叶菜。在芡实产区进行春提前播种育苗,芡苗移栽后种植越夏速生叶菜。也可选择春提前大棚蔬菜—露地栽培芡实,与接茬水稻相比,能延长水淹时间并提高经济效益。

3.8.3 栽培要点 开春后芡实催芽,在营养钵中播种,大棚内做平畦,将营养钵紧挨摆放在畦面上,灌水使水层淹没营养钵,出苗后逐步加深水位3~5cm。1个月后当幼苗1~2片真叶时进行分苗,使营养钵间距20~30cm,水位加深至10~15cm。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移栽大田。移栽时水位10cm左右,以后逐步加深,至开花结果期达30cm左右,采收期适当降低水位至20cm左右。春提前大棚蔬菜生产结束后露地栽培芡实,可适当推迟1~2个月播种育苗。

4 设想与展望

水生蔬菜作为我国特色蔬菜,与主要旱生蔬菜已基本育成设施专用品种并实现周年生产供应相比,除了水芹育成适于常规旱生蔬菜设施内土壤湿润条件下种植的湿栽水芹新品系G0601和D07外,莲藕、茭白等主要水生蔬菜至今尚未育成适于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尤其是适于常规旱生蔬菜基地种植的浅水型、节水型的设施专用品种;水生蔬菜设施早熟栽培技术也只有少量试验报道,且主要针对水田种植。笔者在生产调研中还发现:露地种植的莲藕早熟品种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并未表现早熟,南方的早熟菱品种引种到北方后也并未表现其早熟性。因此,各地在开展设施内水旱蔬菜轮作治理连作障碍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在早熟品种的引种筛选、种植时期、种植密度、肥水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开展试验研究,并比较不同水生蔬菜种类及各种水旱轮作模式对连作障碍治理效果的差异,从而形成能较好治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水生蔬菜设施栽培新技术,为综合防治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探索新的模式。

猜你喜欢
蕹菜茬口水芹
南方奇蔬
——蕹菜
水芹之美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万石水芹的历史与发展
荞麦轮作倒茬对比试验
茬口的熊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河南省新野县主导蔬菜品种优势分析及其茬口安排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