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艺术“风格”—紫砂创新感言

2011-02-17 21:53尹祥明
中国陶瓷工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光器花器风格

尹祥明

(宜兴市日月陶坊,江苏宜兴214200)

“风格”是紫砂艺术永恒的话题,也是守望紫砂壶艺有志者永远的追求。

紫砂在陶瓷风景线上独立高标,卓尔不凡,是因为她拥有独具的艺术“语言”、独造的审美“规则”、独立的人文品格。她以色呈“五色”、黯然有光、质地坚致、胜金胜玉、肌理丰富、温润可人的质地“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赏用兼顾、功能佳绝的形态,镌刻诗文、塑绘纹的“书卷”气息的装饰,呈现浑厚素朴、典致精致、内外俱美、雅俗共赏的基调,五百年的紫砂笼罩于基本风格之中,丰富而单纯、流变而稳定。

“光器”、“花器”、“筋囊”、“塑器”等几大紫砂类别都各有特色,各具风格。“光器”、“筋囊”以“几何”抽象造型,“花器”、“塑器”以仿真写实造型(其中“筋囊”以均分几何块面、“塑器”以现代雕塑手法“写实”),这些风格都植根基本风格的“磁力场”内,从不同的侧面演绎紫砂风格的精彩魅力。紫砂人或各式俱能,或专攻一类,因而可以说你的紫砂壶艺是属于某一类风格的,但不等于可以说你的紫砂壶艺就有个性或个人的风格了。被动地依附“风格”制作还是主动地借助“风格”创作,形成较为稳定、成熟的个性“语言”和特征,是区分的标尺。

定义一位名家高手的是风格。个人风格是在长期刻意的追求中形成的,是将某类紫砂“风格”推到极致的过程中形成的。顾景舟大师倾心于“光器”在“点、线、面”的组合之中,实现纯粹的、抽象的完美;朱可心大师醉心于“素色在器”(即以单色紫泥制作,如水墨画“墨分五彩”),在仿真重构中再现意象中的自然;蒋蓉大师痴心于“彩泥花器”(即以多种色泥制作,如彩墨画“五彩缤纷”),在“生态”写真中重塑鲜活的生机。他们以“艺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创作,如顾景舟的《石瓢》、《提璧》,朱可心的《报春》、《云龙》,蒋蓉的《荷花》、《牡丹》等等,成为紫砂壶艺的经典,也分别成为某类紫砂“风格”的标帜。

个人风格又不是长期刻意追求的必然结果,灵性加悟性,天分加缘分,在冥冥之中左右着。“人品决定壶品”,壶艺风格是个人品格的外在形式,紫砂人的生活历炼、个性气质、文化修养、艺术素养融会贯注,在技法精熟之后,在处理题材、驾驭形式、塑造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上性情自然流露,个性自然凸现,酿成风格;风格来自于特定的生命感受和情感体验,体现了作品的精神特质和人文价值。风格突出者,对紫砂本质有敏锐的感受力,有精深的精神内涵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有旺盛的活力和不息的创造力。

个人风格的形成有不同的切入口,“法无定法,气概成章尔”(石涛)。徐秀棠大师的紫砂陶塑吸取民间雕塑和古典器皿等美学元素,又融入现代雕塑理念,开拓了紫砂陶塑新的天地,其壶艺以雕塑之长化入,无论器型和纹饰都呈现古典意味、现代气息的“塑器”风格;吕尧臣大师以现代新创的多种色泥叠合的“纹泥”方法作为手段,以纹泥法创“天然图画”的“写意”壶饰,观感一新,风格鲜明;何道洪大师以丰硕温厚为美学旨趣,“夸张”的壶把、壶嘴和壮硕的壶身相配,险中求稳定,奇中得和谐,成为风格的象征。这些“入口”几乎对每个人都是敞开的,但真正深入堂奥、探得骊珠者却不多,“天才与凡人的区别在于,前者很少有迷茫的时候,总是目标明确且坚定不移”(雨果),这是原因所在吧。

风格是“形而上”的,“大道无言、大象无形”,不能用数理方法进行定性定量的描述,似乎玄而又玄,不可捉摸;但又是“形而下”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能确实真切地在作品中感受和“触摸”到。紫砂人艺接古今,技思进取,以现代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体现当代的、民族的审美要求,有担当、有作为,其风格才能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否则,“特色”流于快线,“特技”流于浮夸,“象征符号”流于“空壳”,“创新”流于窒息。风格与时俱进,发展变化,才会具有永续性和生命力。

在壶艺生涯中,我用自己创新的“语言”创意的作品,如“皮革”系列、“竹”素列,“民俗”系列等构成了壶艺的基本面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被视为“尹氏风格”,这是对我的激励。我不再接受历代名家名作的伟大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只将其看作是历史的模式,游走其中,吸收一切积极因素为我所用,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民间的、“学院”的等方方面面的文化现象都对我有极强的吸引力,并努力把这些认识融汇消化,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壶艺创作中。我从不回避别人的影响,认为回避是自己缺乏真诚和胆怯的表现,我相信陶艺家个性的发展及充分肯定的权利是通过与其他个性的撞击,磨励、抵牾、斗争获得的,如果斗争是致命的,从而个性就灭失了,这就意味着这种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新艺术风格的产生和发展,都伴随着创造者多年的坚贞不渝的工作,甚至夹杂着惶惶不可终日的反省,风格的确立来得不那么容易。

猜你喜欢
光器花器风格
紫砂光器的素朴智慧
——浅谈《春华壶》的创作感悟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浅析紫砂光器装饰
浅谈紫砂光器的现代演绎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