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意义的探讨

2011-02-18 10:28殷清海
制冷 2011年2期
关键词:制冷量术语空调

夏 青,黄 翔,殷清海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710048)

0 引言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是一种 “绿色空调”,同时又被称为 “零费用制冷技术”和 “仿生空调”,使用水作为制冷剂,利用水蒸发吸热制冷以取代传统机械制冷 (包括CFCs工质制冷),有效地减少了CFCs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冷空调技术[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空调耗能逐渐增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必将是空调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目标。而蒸发冷却空调正是这样一种节能、环保和经济的冷却技术。在当今低碳、节能减排的时代,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蒸发冷却空调产品和技术标准。然而我国至今尚无蒸发冷却空调专门的标准,只有相关的标准、规范、手册和教材等资料及企业标准,蒸发冷却空调设备尚属非标产品,因此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关蒸发冷却空调设计、制造和测试等技术的标准,对蒸发冷却空调产品质量控制和评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更好地指导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向标准化、系列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使用,使蒸发冷却产品成为主流空调设备中的定型系列产品。而每开始制定一项新领域的标准,首先应使该领域的术语标准化。在开展术语标准化工作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制定术语标准[2]。

1 蒸发冷却空调标准及术语标准制定背景

从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少数行业研究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到现在的大量开展研究,蒸发冷却空调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已在国内广泛推广使用,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然而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出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低劣产品的产生,性能评价指标的不合理,术语乱用、错误使用的现象频频发生。更有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温度、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也有由于安装不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发生设备坠落等一系列问题,给用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严重影响了蒸发冷却空调在国内外的推广。诸如此类问题严重影响了蒸发冷却空调产品的形象,阻碍了蒸发冷却空调的健康发展。

我国在2009年11月1日发布了GB/T23333-2009《蒸发式冷风扇》标准。之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最新国家标准公告 (2011年第1号文件),其中 《蒸发式冷气机》国家标准 (标准号:GB/T25860-2010)赫然在列。公告显示,该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日期是2011年10月1日。《蒸发式冷气机》国家标准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蒸发制冷行业即将告别无标准可依的时代。该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之后,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指标,且用于检验评价产品性能已完善,极大推动了蒸发冷气机的研究生产和推广发展,使蒸发式冷气机行业有章可循,行业发展将更加健康,消费者权益将得到更大保障。而且,我国 《水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标准和《水蒸发冷却工程技术规程》标准目前也在制定中。相比国外蒸发冷却空调标准,我国确实落后了几十年。

应该说,任何一个领域术语的标准化是伴随着整个行业标准化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国际上对术语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般认为奥地利的维特斯和洛特的博士论文 《工程语言的国际标准化》奠定了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后来前苏联建立了科技术语标准化系统;法国和魁北克对新术语进行了最细致深入的研究工作等。这都标志着术语标准化的工作早在几十年前已被人们重视。

我国在术语标准化工作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立了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后在1984年,原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 (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始把术语学正式列入研究课题,结合术语标准化实践进行研究;在1993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术语工作网;2001年4月完成了 “中国术语国家标准数据库”的开发和建立,在12月6日中国术语网换届会议上宣告 “中国术语信息网”网站正式开通,向全社会免费提供服务;以及到目前为止,已制定出的一系列指导我国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国家标准,如GB/T10112《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和GB/T15387.2《术语数据库开发指南》等18项,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术语标准化工作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3]。

到目前为止,在空调行业,国家已于1992年10月1日发布了GB 50155-199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 《制冷术语》GB/T18517-2001已由标准起草组完成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中。我国在蒸发冷却空调标准制定方面刚刚起步,我们也正在参与 《水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和 《水蒸发冷却工程技术规程》国家标准的起草,因此,应高度重视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的制定工作。

2 目前蒸发冷却空调术语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门的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还不完善,只有已发布的 《蒸发式冷气机》和 《蒸发式冷风扇》标准,而随着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高潮期,这里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在蒸发冷却空调行业,专业用术语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蒸发冷却空调术语使用上的混乱问题。不同的地区及不同的生产厂家,对蒸发冷却空调术语的认识存在不一致和乱用现象,不规范使用的情况频频发生。到底该给各术语定一个怎样的标准,没有统一的说法。

首先,就 “蒸发冷却空调”这个术语而言,有些只是简称为 “蒸发冷却”;有些称为 “水蒸发制冷”;还有称为 “水冷空调”等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蒸发冷却”是一个泛指概念,只要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温或散热,都可以称为 “蒸发冷却”,如发电机的冷却、蒸发式冷凝器、各种形式冷却塔等,即可以制取冷水也可以制取冷风。而“水蒸发制冷”使人联想起溴化锂制冷,它是空调系统五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冷源的概念,没有表达出空气调节系统的含义。

其次,对 “显热制冷量”和 “制冷量”的理解存在误区。蒸发式冷气机 (直接蒸发冷却器或直接蒸发冷却段)中的制冷量实际上是指 “显热制冷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水分蒸发吸热而使通过的空气显热降低的量值[4],是评价蒸发式冷气机或直接蒸发冷却器 (段)的制冷量大小;而通常机械制冷的 “制冷量”是指全冷量,既包括显热量又包括潜热量。

再次,人们对 “蒸发式冷气机”的称呼也各不一致,如 “蒸发式冷风机”、“水冷空调”、“节能降温风机”等等。真可谓 “五花八门”、 “玲琅满目”[5]。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妨碍了国内外技术交流的正常进行,无法与国际接轨,在科学技术工作中,也将带来理解上的混乱、错误。

(2)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术语标准委员会致力于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方面的研究。而且人们还没有足够重视,尤其是搞蒸发冷却空调科研机构没有对此重视。

(3)各个厂家、各个地区,在术语方面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就拿各个生产厂家来说,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本属一个概念的东西,定名就不够确切。这是需要花大力气进行协调统一的。

3 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蒸发冷却空调中的新概念不断涌现,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定义这些概念,使之真正成为蒸发冷却行业技术交流的工具,促进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发展。以性能评价指标方面的术语为例,来说明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用户对产品的新要求,引导产品更好、更健康的发展,针对产品的功能特点,以科学性、可行性和适应性为原则,确定产品的性能评价指标,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全面反映产品各方面的性能。对于消费者来说,关注的是产品的功能和安全;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他们则更注重产品的结构和效益,以及市场销售情况。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积极制定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都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可以为修订管理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2)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可以积累大量的蒸发冷却空调各指标的变化数据及因素,从而为科研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可以更好地为从事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工作者提供技术交流和合作的便利。

(4)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使商家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为产品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是最重要的基础标准,是制定蒸发冷却空调标准的基础。制定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的目的是为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提供在语言上和概念上一致的术语[6]。对于稳定市场,提高蒸发冷却空调的形象,维护消费者权益,帮助国内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改进、推广及设备的维修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开展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应当引起重视。要使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真正成为一门工程技术,使蒸发冷却空调真正成为空调行业的定型、主流产品,成为与世界相通的的技术、产品,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术语标准化的目的不是统一技术,而是统一表达。术语的标准化意味着技术的发达,规范术语,是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7]。

4 结束语

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化是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最直接的反映,关系到蒸发冷却空调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以及整个行业的运行发展,然而我国现在还没有完整的、系统的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各国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蒸发冷却空调术语将会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也会有一套完整的蒸发冷却空调术语标准出台,为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黄翔.蒸发冷却空调理论与应用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黄翔,汪超,吴志湘.国内外蒸发冷却空调标准初探[J].暖通空调,2008,38(12):71-75

[3] 冯志伟.科技术语古今谈[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2):4-8

[4] 汪超.蒸发式冷气机标准 [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0

[5] 约翰·瓦特(John R.Watt,P.E),威尔·布朗 (Will K.Brown,P.E)(美)编著,黄翔,武俊梅,等译,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 梁爱林.关于术语标准化工作的认识问题 [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4):4-8

[7] 李玉恩.术语与术语标准化[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3):12-15

猜你喜欢
制冷量术语空调
浅谈上海地铁车站环控系统的能耗症结及应对措施
基于多温制冷的冷藏车标准分析
某型有轨电车空调系统制冷量计算
空调病是怎么回事
奔驰E260车空调不正常
影响溴化锂机组制冷量因素的探讨
迈腾车空调不制冷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