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战舆情监测 科学把握舆论引导

2011-02-19 03:50米广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门户网站舆情舆论

米广弘

(中共中央统战部,北京 100120)

统一战线门户网站是公众了解党的统战工作信息的窗口,是统战机关及各相关单位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宣传党的统一战线路线方针和政策、介绍各部门工作动态、引导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它以图文并茂、时效性强、较为直观通俗等特点,赢得了关心统战事业发展各界人士的青睐,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统战形象就是统战机关的行政表现、统战工作的性状特征、统战干部的精神风貌在社会公众眼里的形象反映。因此,正确认知网络舆论的作用,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的导向,科学把握主动权,着力提升新兴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统一战线门户网站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及网络特点

所谓网络舆情,国内最为准确和权威的定义为:“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言论、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目前,网络媒介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网络开放不受限制,过激行为或不良言辞一旦出现,很快就会被网民捕捉,迅速受到热议,逐渐演变成网络热点。第二,传播内容的不可控性。互联网传播与传统传播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媒体每条新闻都要通过层层“审核把关”才能发布,而互联网的大量跟贴、网上留言、网上论坛、专题讨论、博客微博等多种传播形式,瞬时就可以把信息传播出去,这些情况下出现的信息往往是完全无法控制的。第三,言论的平等性。网络赋予每个公民平等对话的机会,人们可以广泛地参与其中,公民的平等意识、探究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对待事实真相,网民会利用自己的话语权,直至形成比较接近问题实质的观点,在执着求索的同时也推动了舆论监督不断向前迈进。舆情是舆论的集中反映,所以,及时监测网络环境、汇集新闻信息、分析网上舆情,是当前舆论导向的重要前提。

二、统一战线门户网站的现状

中央统战部网站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党的统一战线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部署,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情况及成果,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理论文章,涉藏工作的有关情况,统一战线历史的权威资料和数据,一些热点、疑点问题的权威解读,统一战线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以及中央和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有关信息等。

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系统相关单位根据业务需求普遍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了相应的业务服务软件系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信息库和资料库的运用。由中央统战部组织开发的“统一战线基本数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统战任务信息管理”等业务应用软件得到了推广和使用。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党委统战部共建立了门户网站36个,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统一战线网站群。中央部委网站躬亲示范,地方网站积极建立,鲜明地表达了统战部门对社情民意、网络问政的支持态度,这对于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公众有序政治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公开民主施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统一战线系统网站信息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舆情及时进行监测还有一定差距。例如,统战系统各网站信息化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全国统战系统网站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统战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尚未形成;各地、各部门发展不够平衡,网络舆情监测水平不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统战系统网络信息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网络舆情的影响

如今,在网络舆情占据宣传工作战略制高点的形势下,宣传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味的正面宣传、对媒体关心的敏感问题“敬而远之”的模式,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干扰了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故此,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导向,是统一战线门户网站建设的工作重心。当前,网络舆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舆情进一步深化了网络“问政”

网民可以通过跟贴、互动留言、论坛、专题讨论、征询意见、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因此,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征集参与政策制定的建议。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近4亿,手机上网人数将近2亿,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目前,网络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产生的舆论影响力、组织动员力越来越大,它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网络“问政”从广度上引导了更多网民关注统战机关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动态,广泛地表达自己的心声,直接与职能部门沟通,使其更好地明确自身的职责,尽心尽力履职,这对统一战线系统的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促进执政方式创新、加快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舆论使意识形态功能日益凸显

网络舆论的跨界影响空前直接,舆论形态多样、价值多元,各种看法和声音都会充斥进来,思想观点交锋“短兵相接”、争夺舆论对象更趋“白热”,厮杀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加之网上一些“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渗透,极有必要加强引导“取向”和干预“话语”。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舆论,政府主导的“话语霸权”受到空前挑战,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政府必须把社会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因此,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加强引导、有序推进,通过政治参与把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要广泛召开听证会、征求意见会,拓宽渠道,了解和掌握各类信息,全面接受公众的监督。

(三)社会矛盾问题在网络舆情中突出反映

网络由于其自身特点成为大众直抒胸臆、表达诉求的平台。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差异性日益突出,由各类矛盾引发的突发性事件频繁出现。这些社会矛盾引发的事件不是简单事件,本身具有社会公共性,是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的综合表现。其中,利益多元和表达不畅交织、社会差别和社会公平问题凸显、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预警防范和妥善处置准备不足是社会矛盾的根源。目前,网络已成为大众表达诉求的平台,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群众在掌握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形成社会情绪。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参与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作用,完善对口联系、协商共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处理社会矛盾事件的应急预案,提升网络舆情信息的应对处置能力,使网络舆论回归理性。

四、统一战线门户网站如何加强舆情监测

建设好统一战线门户网站是统战机关管理方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增强了统战工作的服务意识,使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和综合效应得到全面体现,而且使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得到空前拓展。因此,加强舆情监测,促进政务公开,提高统战业务,增进行政效能,对于关心统一战线的各界人士了解、参与和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加强统一战线门户网站应对公众事件的能力,增强统战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把一些应对能力的培训纳入各类统战培训的规划当中,提升网络媒体人员的素养,加深统战干部对维护社会稳定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理解,使其能够准确地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和演变可能,针对统战领域的一些敏感问题,加强专项培训,提高统战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肯奉献的网络舆情监测队伍。

统一战线各宣传部门要负责统筹协调各个单位的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制定管理方针,自觉抵御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文化渗透,组织开展重大新闻发布活动,研究网络舆情动态,把握网络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在发生网络负面舆情时,能够及时开展信息反馈、评论引导、应急处理等工作,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快速联动,对网站舆情作出全面分析、正确引导。

(二)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统一战线门户网站是党进行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应该通过创新方式,把统一战线门户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主要渠道,提供公众与党政部门对话的条件。统战信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有些统战信息有其特殊的复杂性,有特定的公开对象、范围和时间,这是统一战线工作全局的需要。但是,涉及到某些事件的真相、性质和处置情况等信息应在网络上予以公开。除涉密文件或不宜公开的信息外,都应置于“阳光下”操作,特别是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必须给公众以满意的答复,此举也可督促统战机关和相关部门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服务意识,畅通利益表达的渠道。

(三)适时上网浏览,密切关注网络动态,提高统战干部准确分析研究网络舆情的能力

统一战线门户网站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包含着大量的社会舆情。统战干部应该正确把握统一战线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强化统战部门之间的对口联系和协商共管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对工作中暴露的情况和问题要科学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用可靠的事实依据和翔实的分析内容及时在网站上回应,全面监测统战网络舆情。这样既可以使有关职能部门突破时间限制,减少实地走访,提高调研效率,又可以了解更多的实情,汇集更多的民智,从而推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四)遵循网络传播的规律,善于应用新兴媒体,提高统战干部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

统战干部要掌握网民心理,积极应对网民热议话题。统一战线点多、线长、面广,统战干部应该对各自工作领域内网民所关心的议题进行积极回应和正确引导,激浊扬清、开诚布公,摆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局面,通过坦诚沟通,与网民进行良性互动,保障内心诉求,顺畅利益表达。此外,统战干部还要善于把握网络舆论取向,抢占先机、主动回应,形成主流网络舆论,确保网络舆论朝着有利于统战事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网站已成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互动性成为统战职能中政治参与、民主协商、利益表达、教育引导、关系协调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在政策制定方面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逐渐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新途径。因此,统战机关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作用,及时发出统战的声音,加强统战网站舆情监测,科学把握舆论引导,建设和谐舆论环境,为统战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性意见,进而加强上下沟通、提升政治参与意识,促进统战党建工作,积极推进统战政务民主公开化进程。

[1]吴风.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

[2]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3.

[3]杨炯,陈明.适应信息形势 加强网络应对[J].学习与研究,2010(5):35-38.

[4]米广弘.统战干部应善于运用和把握新兴媒体[J].中国统一战线,2010(11):19 -20.

[5]胡亮.网络问政需制度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8-12-15.

猜你喜欢
门户网站舆情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YouTube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