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教学模式探讨

2011-02-19 16:29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三中学语文组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内容

张 慧(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三中学语文组)

初中语文课教学模式探讨

张 慧(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三中学语文组)

新授课教学模式

语文新授课教学基本遵循六步原则:

一、导入。就与课文有关的、学生又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归纳积累,如同一作者的、同一内容的、同一主题的、同一体裁的文章,等等。

二、明确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有的放矢。可以直接提出,也可以学生整体感知后归纳出来。一般遵循三点,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整体感知。通过通读全文,能够了解文章大意,并且能够口头表述内容。方法:短文可朗读,长文可速读;生动的可以指读,平和的可以自由读。

四、分析探究。就文章的语言、内容、写法等进行探讨、研究。不同文章研究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如:小说重点分析人物;散文重点分析语言修辞;诗歌探究情感意境;说明文理清顺序、了解方法;议论文理清层次,了解语言的严密性,等等。

五、质疑问难。对于集体没有解决的问题而个人又认为应该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可以小组方式,也可以直接提出,全班共同解决。不能解决的,还可以课下查资料。

六、拓展延伸。可以从文章内容上、情感上、写法上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既巩固了课内所学知识、方法,同时又运用到课外练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以上的六步原则,是就一般的课堂阅读步骤而言,并不是说每篇文章每节课都必须具备这六步,要根据文章不同的特点来定。

课外阅读模式

自从 2006年 4月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实验课题以来,我们在课外阅读这一领域始终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多形式、多体裁、多内容、多角度、多思维的阅读。

多形式即用个人喜欢的形式阅读,如朗读、速读、精读 、略读、细读、跳读、浏览等;多体裁是指学生任意选择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剧本等;多内容是指学生所读文章或书本是各个方面或主题的,如关于亲情的,爱国的,探险的,自然的,科幻的等;多角度是指学生阅读之后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学习,去欣赏,如学习文章中人物的品质、精神,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写景的方法,修辞方法的应用等;多思维是指自己在阅读之后受到的启发不止一个方面,不强求千篇一律,百花争艳,百家争鸣,如对同一个人物的评价和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以有多种不同意见等。当然,老师要对这一切起正确引导的作用。

课外阅读形式有多种,如统一阅读课,课间阅读交流,图书角共享,课外自由阅读,课余时间走进社区、走向社会,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

统一阅读课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在自由阅读原则的前提下,安排好每次阅读课的具体内容,如诵读古诗词,阅读校本教材《读济宁》,阅读《经典读本》《自读课本》,个人带喜欢的书或杂志等阅读。其次,学生个人阅读的同时,教师指导圈划、标注的方法。第三,在个人感悟的基础上,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表述内容,畅谈体会,练习语言表达能力。第四,组内推荐最有影响的、表述最好的或认识最深刻的同学到前台交流,让全班同学共同受益。最后,教师作总结,把好关,要让学生在百花齐放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认真对待生活、对待人生,成为一个通过阅读能够提升生命质量的人。

下面拿一课作例。

课题:《个性飞扬读美文》。我与学生统一选择了三篇文章:《守望天使》《亲吻爹娘》《日本古都恩人梁思成》。这三篇文章分别是表现亲情、爱国和历史责任感的。

首先,让学生在浏览三篇的基础上挑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精读、细读,并作圈划、标记;然后在组内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在交流中归纳、整理、提升;很多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了描写人物的各种方法,文中人物对我的影响、让我感动的地方、我学到了什么等,尤其在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一些是非问题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正确的认识。最后教师从内容和写法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创作,结果学生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当堂就创作出文质俱佳的作品,其中有描写老师的,描写父母的,还有描写生活中的普通人的,切实起到了进行文学教育的良好效果。

作文评改教学模式

作文怎样教学有效,一直是语文老师特别关注的事。

过去的做法基本是:每次作文课,第一节课评讲上一次的作文,第二节课写作这一次的作文。评讲上次作文,没有改正的机会;写作这一次的,也没有指导期。结果,作文质量不好。

我在作文课的实践中初步改变了以上的做法。

在第一节课上。指导了 5分钟;写作了 40分钟。

在第二节课上。总评用了 25分钟,约 3人次左右;书面批改,人手一篇,明确要求,约 20分钟;如果有时间,可以找学生先读评语,再读原文,师生再评价评语的质量;学生根据提的建议,个人修改自己的文章。

课堂评改过程如下(以记叙文为例):

一、提出点评要求

1.题目:能体现线索或表现主题 (新颖,简短);

2.正文:(1)记叙的过程中注意细节的描写(写真事);

(2)至少有一些能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叙真情)。

二、制订口头点评步骤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口头点评 1—2位同学的作文(每人默读 3遍再点评);

2.教师口头点评一位同学的作文,作示范;

3.师生共同点评 2—3位同学的作文。

三、提出书面点评的要求

1.圈划:用“~~~ ~”标出好词句,用“------?”标出有问题的句子。

2.标题:在对应句段边标记。

3.总评

总评要求总体有这样几项:

1.用一句完整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用赞美性的语言详细评价文章的优点;

3.用委婉的语言具体指出文章的不足;

4.用恰当的语言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

点评等级可设置为:

A等:叙述完整,描写生动,语言流畅,朴实自然中不乏深意;选材恰当,构思巧妙;重细节,叙真事,抒真情。

B等:叙述完整,语言流畅,选材恰当,叙真事 ,抒真情 。

C等:叙述完整,语言通顺:较有感情。

D等:叙点评述较完整:语言较通顺。

我认为初一至初三年级的作文课,构思与写作时间应循序渐进,不能要求刚入初中的学生 40分钟就完成一篇好作文。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一般是提前布置预习,告诉学生作文题目及简单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前思考,学会打腹稿。

鲁迅先生曾经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就是要一遍遍地修改。很少有人能一遍把文章写得完美无瑕。像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学大师,都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修改文章,因此才成为备受人们敬仰的文学家。

因此,我们应该以修改文章为手段,达到提升我们作文质量的目的。对大班额的教学班来说,相互点评,会使我们修改的作文更见效、更有水平。

以上是个人对语文课几种课型的不成熟的模式探究,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主要内容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