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职校教师基本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育

2011-02-20 03:03陈刚
职教通讯 2011年8期
关键词:素养信息技术教育

陈刚

(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广东佛山528308)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职校教师基本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育

陈刚

(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广东佛山52830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教学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而变革的核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两个核心是信息技术和网络。主要探讨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职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及其培育。

现代教育技术;职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前沿的科学技术,它也是当代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核心。信息技术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同样产生了巨大影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领域;为师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师生对现代信息科学兴趣。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变革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满足自身发展要求。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变革,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彻底的,它几乎颠覆了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依赖的教育、教学方法。它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核心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更是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高低,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

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

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并优化教学过程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自由广阔的舞台,也为课堂的多元互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又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理论、模式与方法,更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专业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现代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熟练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络资源;熟练运用工具软件下载网络资源,归纳、整理,获取有用信息;熟练使用基本的计算机办公与学习软件,包含Word、Excel、PowerPoint、压缩与解压缩软件、媒体播放器、迅雷、QQ、BBS、博客等。

(二)教学媒体素养

熟练操作常用教学媒体,如录音机、投影仪、照相机、摄像机、多媒体控制系统、笔记本电脑;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教学课件或教学专题网站。

(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

熟练从网络教学资源库中下载资源;熟悉本校、本区教育资源,并能在资源库中查找本学科资源;建有(积累)个人的电子资源库;建有个人的专业发展交流平台,如BBS、博客等。

(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收集、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利用信息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沟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教育思想理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意义在于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六)适应数字化校园时代的教育能力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数字化校园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所以,教师也必须具有适应数字化校园时代的教育能力。

(七)教师信息化技术常规要求

熟练运用Word备课,能熟练正确地运用Excel进行各种表格的制作和数据的分析、统计;正确、熟练使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并能利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制作实验课、研讨课课件。

二、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的途径

信息技术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教师在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应对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与变化。

(一)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如此,才能使用跟上时代步伐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还包括教室网络、校园网、因特网等,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学习并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会使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教学,会使用别人提供的教学课件,还要学会自己制作一些教学课件,还应懂得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用途等。

(三)分享协作,共同提高

一般教师的日常工作量都比较大,要求他们非常系统和深入学习和掌握各种对于教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可能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享协作,共同提高”的方式来完成,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遇到问题,商议解决,共同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四)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也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最终方式。教师不仅要使用好各种教育教学的媒体,更重要的是要使这些媒体与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方法相结合,研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并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积极参加相关培训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都会举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班,但有部分教师固守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给教育带来的转变,甚至不少教师对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产生反感,让本来对教师自身发展意义重大的学习变成了被强制的培训。这种现象说明,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所以,要转变观念,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信息技术是21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技术核心,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善于使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服务教学,善于制作教学辅助课件,并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同时,还要在信息技术的合理选择、有效运用、反思改进等方面作更深的思考,促使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陈刚,男,中学信息技术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G710

A

1674-7747(2011)08-0064-02

[责任编辑 方翰青]

猜你喜欢
素养信息技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