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的思考

2011-02-21 12:41吴余红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职职业

吴余红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信息技术学校 广东 佛山 528225)

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的思考

吴余红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信息技术学校 广东 佛山 528225)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职教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职德育应由校内向企业延伸,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本文探讨了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提出了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的内容及要点。

企业文化;渗透;中职;德育工作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等要求。在此背景之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成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职业学校日常的德育管理应由校内向企业延伸,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校应有意识地引入有关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及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企业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更看重的是其职业素养,即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看其是否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吃苦耐劳的职业意识;是否具有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是否具有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精神。学校通过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学生直接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之中,亲身体验企业激烈竞争的现实,切身感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树立危机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可以逐步培养中职学生团队协作的合作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同时能引导学生尝试对不同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和认同,为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服务企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可持续性 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是用人单位的普遍要求。很多毕业生刚上岗,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中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专业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在社会和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缩小校园氛围和企业氛围的差异,在德育建设中吸收企业文化的成分,从企业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使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上手快、动手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四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企业规范是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的直接内容

企业文化追求的目标是企业愿景,需要全体员工统一行动。企业规范是企业文化的自觉行为表现,是为员工统一行动树立的规定、标准,对企业员工具有“软性”控制作用和强烈的约束功能。杨台轩先生在《这样管理最有效》一书中写道:管理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是一节节相连、相扣的,不能断了其中一节,否则没有办法显示出功能来。学校德育管理也好,企业管理也好,强调的无非是对人的管理。中职学校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基地,职校要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目标,就必须要求学校德育管理与企业管理相衔接。企业规范包括:(1)制度规范。制度是企业颁布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带有强制性并能保证一定权力的规定。(2)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原则、标准和范式;行为规范包括思想行为规范、工作行为规范、仪表举止行为规范、文明语言行为规范、纪律行为规范等等。(3)道德规范。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控制人们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以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勤奋与懒散等相互对立的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企业与职工的各种行为。企业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社会美德。

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的要点

中职学校规范教育与企业规范教育内容要相适应 中职德育工作要把企业文化作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引入企业文化以教育学生习惯企业文化为主,一方面要让学生熟知熟记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另一方面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日常教育中,做到令行禁止,奖罚分明。对制度的执行,要克服过去那种“事不过三,下不为例”等旧观念,因为这样的教育往往与企业管理脱轨,一旦出现问题学生就难以承受;一定让学生知道,制度已为先知,不容违犯,否则,学生在学校听惯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一旦到企业生产一线,就会不适应企业制度化管理带来的挑战与压力,同时学校创设企业环境,能让学生在环境熏陶中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中职学校规范教育目标要阶段化 中职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目标要分年级、分阶段执行。一年级的总体目标是主动适应职校、企业的行为规范。可以通过开展乐业教育使学生热爱专业、道德高尚。重点了解学校、专业、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培育职业情感,并从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将自己的习惯与行为纳入学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轨迹。二年级的总体目标是职校、企业行为规范的自觉到位。开展勤业教育,使学生勤奋好学、立志成才。重点抓理解企业行为规范、职业法规、职业道德,使学生用知识指导行动、用行动发展技能,自觉按照社会、学校和企业的行为规范要求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调整、自我磨炼、自我完善,达到人职匹配。三年级的总体目标是做企业实习行为规范的模范表率。开展敬业教育,使学生提高技能、献身事业。重点抓企业实习行为规范教育、评比、考核,学生在职业岗位的实践中和就业、工作、生活、发展结合起来,更加符合企业、职业、社会的规范要求,促进知行统一的成长过程,向就业顺利过渡。

中职德育应注意培养学生适应生产实践的职业能力 第一,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职高学生要进入人才市场参与竞争,就要让学生尽早建立竞争意识,尽早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因此,要在德育管理中建立竞争环境,从思想表现、文化学习到专业技能提高,给学生搭建竞争舞台,创造争优创优的竞争氛围,让学生产生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经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在企业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有用之才。第二,培养学生的耐受能力。职业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一线的生产劳动者,学生进入企业就必须遵守企业管理制度。但学生往往无法适应,没有摆正位置,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劳动强度、工作难度无限扩大,实际上是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问题。因此,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不能再以简单说教的方式进行。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的问题。

营造良好氛围,将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良好的职业素养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和成效,而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学习是无法形成的,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潜移默化。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其次,移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缩短学生适应期。第三,突破原有的诸如建立校园社团、举办文化艺术节和汇报演出等传统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制度建设、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的德育教育活动,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企业的职业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1]晓阳.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周桂瑾.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G711

A

1672-5727(2011)05-0147-02

吴余红(1976—),江西新余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狮山校区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数控专业教学和学生德育工作。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中职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