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方法教学初探

2011-02-21 13:56宋红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辛弃疾丁香性格

宋红艳

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方法教学初探

宋红艳

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均是由一篇篇经典的文章构成的。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文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锻炼学生鉴赏、探究、应用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是需要以阅读作为基础的。所以,要转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在阅读中学会鉴赏、学会探究、学会体验、学会升华。

1 从对话文本上找寻作者的创作心境

所谓对话文本能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交流,将作者视为个性比较鲜明的人,而并不是几个干巴巴的文字介绍。读者应该是从作者的个体出发,鉴赏作品,阅读经典名著,探究其文章的深刻意蕴。

首先要对作者的性格、思想以及所处的时代进行详细的理解,并展开思想上的交流,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时,豪迈就是作者性格的体现。在上课之前调查辛弃疾的性格、所处的时代等,在了解了他的生平之后,学生就会感受到他在词中为什么会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的英雄气概,同时还会理解当时的英雄为什么会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哀叹。

辛弃疾,人称青兕,在他年轻的时候(22岁)就组织了起义的队伍(两千多人)投奔于耿京,同时还掌管起义军的大印;他为了要给耿京报仇,带着五十名骑兵勇士直闯有几万大军的济州,在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围困之后,直接将张安国这个叛徒拿下,并最终交予朝廷;辛弃疾召集了上万人的抗金队伍;他曾组建一支“飞虎军”,但是始终没有实现北伐中原的愿望。这样的一位英雄,却在42岁那年因为受到朝廷官僚的严重打击被迫退了休。从他的事迹来看,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当时的爱国情怀和豪迈的性格,以及他出众的军事才华、领导能力。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不能理解辛弃疾为什么能写出这样奔放的词风,以及英雄报国无门的感叹。

2 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引导学生体验文感

所谓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将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心情充分地还原于课堂,同时还要陈列出与该作品有关的写作素材。例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中的创作素材有“藤、树、鸦、桥、水、道、风、马”,作者将这些素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出作者当时苍凉、悲情的心境。小令通过这些意向构成一幅苍凉、幽远的画面,使之具备永恒的动情力量。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走进作者的心境,这样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和感受。

具体来讲,在教学阅读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对作者的性格、生平充分了解之后,再细细的解读课文,探究创作素材以及文化底蕴,同时让学生选择适当的图片、文字、音乐等,以便于制造相关的意境和氛围。例如在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通读全文之后会感受到一种朦胧美:一个丁香般的女孩,一把油纸伞和一条幽静的深巷。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可以对丁香进行适当的介绍,充分体现出丁香的特点(在暮春时节绽放,其颜色或白或紫),古诗人常将丁香作为忧愁情节的象征。加之具有古典美的油纸伞,以及在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潮湿和阴沉,通过这样的一种意向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抓住素材的关键之所在,不仅能有效地将学生带入教学意境中,还能正确了解作品所处的意境。

3 通过对经典的鉴赏,探索其作品的丰富意蕴

对经典之作的鉴赏能充分体现出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如何驾驭高超的写作水平的,这是一种提升语言能力的快捷方式[1]。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朗读和探究来实现的。

所谓朗读是不仅仅是要读出声音,还要有技巧的训练。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重点是要强调品味感受,在了解了作者和作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从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例如朗读杜甫的《登高》,通过沧桑沉重的语调演绎出作者有过忧伤的老迈形象;朗读《山居秋暝》时,要用清新闲适的情怀读出沁人心脾的意境。通过朗读,积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和感悟。

又如教学《赤壁赋》一文时,通过了解写作的背景、对文字的理解,从而指出苏轼的豁达性格。苏轼待在皇帝身边并得到皇帝的信任和欣赏,然而由于谗言被贬为黄州的团练副使,陡然之间出现人生上的重大挫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在为该地造福。他在黄州的那段时间,写出4篇经典之作:《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以及《承天寺夜游》。还有就是战国时期的屈原在被贬之后,心情十分的沉郁,为了要抒发自己高洁情怀以及怀才不遇的心境,写下流传百世的千古名著《离骚》。古人在面对这些挫折时并没有后退、消沉,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挫折,他们才声名远扬,千古流芳。

[1]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四十六中)

猜你喜欢
辛弃疾丁香性格
永远的丁香
丁香
猫的性格爪知道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丁香本马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