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1-02-21 13:56刘严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合作化课堂练习数学

刘严严

兴趣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严严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低年龄阶段的教学更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为高年级的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化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从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合作化教学、积极性评价及数学教学生活化等方面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讲是生活的一次大转变,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玩的生活转变为正规的小学教育,大多数孩子不适应小学生活,对小学课程从内心厌恶,没有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于相对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来讲显得尤为突出。如何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1 制定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关键,重中之重,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的养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设计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

1.1 巧妙进行课堂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能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能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如何比较好地掌握这门艺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

1)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准备适当的问题。问题的难度对提问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产生一种骄傲的情绪,认为数学学习也不过如此;问题太难,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适当的难度对教师来讲又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来准备问题。

2)注意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的问题准备了,但是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具体把握。首先,巧妙运用课堂的意外情况提问。课堂教学中出现意外情况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将其中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把握每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在适当的时机提问往往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提问要讲究教学策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1.2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跟老师学”向“自己学”转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师应当以培养学习兴趣入手。课堂练习是教师在课堂讲完后,留下一定的时机做练习,既能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又能减轻课后作业的负担。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练习,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传统的课堂练习基本是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习题或同步习题,对学生将是一个乏味的过程,难以体现课堂练习应有的价值。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项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堂练习的重要性。

1)课堂练习要新颖。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喜欢新奇的东西,如果课堂练习还停留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作业加铅笔的时代,很难调动学生课堂练习的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教师完全有能力和条件使课堂练习变得绘声绘色,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课堂练习中引入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多彩的画面中完成学习。

2)课堂练习要灵活多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神经活动以第一信号系统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差,教师教过的数学知识可能很快就能掌握,而且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同样的问题变换一种说法,学生就不会做了。这反映了对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发散性思维差。因此,在设计练习题时一定要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练习。

3)课堂练习题的设计要适度。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在量和难度上一定要做到适度,题量适中,难度适宜。题量不要太大,要让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否则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宜,同时要注意采用由易到难的设计思路,体现出阶梯型,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练习的机会。

2 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够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确实能够使教学充满形象和色彩,能够满足儿童的多种感官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简单地说是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是教学的一种革新手段,能够使充满数字、公式而显得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化和清晰化,能够创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更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合作化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化学习。合作化学习是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转变,它适合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合作化学习的实行首先必须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小组成员,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所教班级的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能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采用如下具体形式来开展合作化学习:1)同位合作学习,在充分了解学生优缺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桌,让同桌的2个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2)三人或多人小组,当同桌面临的问题难度较大时,可以采用三人以上的小组,共同学习;3)学生家长合作化小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对家长的依赖程度相对还比较大,而且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也比较多,因此完全可以利用家长自身的优势来和孩子学习数学。

4 用积极性评价来增强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心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应关心学生的心理需要。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单纯的学习高手,而是要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终身的知识,因此更应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积极性评价则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良好手段。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外部奖励能够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在上课时教师对认真听讲的学生给予肯定的目光,正确回答问题后说句鼓励的话,书写工整的作业得优秀或画朵小红花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不能盲目进行批评,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秀的一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对以后数学学习的影响巨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兴趣教学为主导,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郑顺今,南福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艺术[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06):18-20

[2]张薇薇.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数学教学研究,2010(06):65-66

[3]夏宗金.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结合[J].科技资讯,2010(12):183

[4]马俊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情境创设[J].陕西煤炭,2010(03):145-146

[5]武新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0(07):38-39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

猜你喜欢
合作化课堂练习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合作化时期农村劳动管理研究的三个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农业合作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