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快乐的源泉

2011-02-21 13:56廉继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动作游戏体育

廉继泉

让课堂成为快乐的源泉

廉继泉

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它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不同点在于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传统观念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力,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快乐教育的作用。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快乐,学得更主动呢?

1 快乐体育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教师从情感入手,在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在立足尊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主体地位的同时,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快乐体育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价值观的根本性变革。因此,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为它的主要特征。

2 思想上转变认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为主,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这样就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失去兴趣的学习。快乐体育教学则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

例如在“仰卧推起成桥”的教学中,笔者将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与保护帮助的方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自主练习,笔者只在旁协助。几分钟后,不但大多数学生能单独完成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更有下腰成桥的创举。这样的教学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教师对学生也不能完全地放任自流,而应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加以纠正,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举一反三,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认识飞跃。

另外,教师要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渲染学生。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课堂教学既有知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内驱力,积极主动学习。

3 教学中付诸行动

3.1 创和谐课堂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集中精神,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所学动作。同时,教师要学会和学生融为一体,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锻炼,把体育课上活,学生才会喜欢体育课。

3.2 合理安排教学

小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分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分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创设教学内容时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竞技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时教师采用游戏等教法进行衔接,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3.3 创设教学情境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依据这一特点确定教法,使学生在现有水平上充分享受情境的乐趣,在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学习动机,个个表现出快乐的情绪,组织教学做到严而不拘,活而不乱。

3.4 用音乐感染学生

在教学中播放点有节奏的音乐,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在明快的音乐声中做各种游戏,跳优美舞蹈,进行各种韵律活动,从心理上使儿童获得轻松、愉快、欢乐的情感,可增强儿童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审美能力。例如在一堂室内体育课上,在以“去游泳池游泳”为主线的教学中,模仿南极的企鹅走、河边的小鸭子走、草原的骏马跑,儿童做起来感到生动、形象、有趣,加上手臂的动作变换,动作形式有单个的、小组的、成队的,还有分散的、集中的、竞争的等。儿童在快乐的音乐声中做各种练习,完成游泳前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模仿练习。根据情节的发展变化打出相应的幻灯片,一会儿出现游泳池外,一会儿出现游泳池内,一会儿又出现有的学生在游泳时出现抽筋等图像。这时教师讲解关于游泳时出现抽筋应如何处理的办法。在活动过程中,加上教师的语言、动作的激励引导学生联想,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忘记疲劳,得到锻炼,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使课堂教学实现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5 用游戏吸引学生

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它有利于学生体力、智力、品行的发展及非智力的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此种形式教学,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这也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

如在一年级的走步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教材内容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地强调整齐,而忽略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军事化的训练更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类内容的教学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模仿人物走、动物走,模仿开火车、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等。跑步是学生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学生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追逐性的游戏,这样学生就会自发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奔跑、欢笑。但需注意,选择的游戏必须简单易行,安全性能高。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只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即可。只有不断地探索, 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才能真正促进教与学的发展, 真正实现“快乐体育”。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小屯小学)

猜你喜欢
动作游戏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动作描写要具体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