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几个误区

2011-02-21 13:56杨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杨敏教者黄山

杨敏

自主学习的几个误区

杨敏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生为本,还课堂于学生,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学习。自主是学生的一种状态。自主的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对于将要发生的课堂,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学生是蓄势待发的船,是拉满弦的箭,渴望得到教师的帮助。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自主学习的本质,有悖于实施自主学习的初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把自主学习简单化为“学生动起来”

当前,课堂上动起来已成为一种时尚,讨论、操作、表演……似乎学生忙碌便是自主学习,殊不知,主动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应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能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表现出强力的主动意识,能主动计划、主动选择、主动监控。无论是学生在课前搜集信息也好,抑或课前完成前置性作业,还是在课堂上分组完成任务也罢,教师始终只能“引领”“导航”,万万不可“幕后操纵”。

笔者一次在县城参加研讨会,城区一语文教师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者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汇报“自学成果”:课外阅读组介绍了课外了解到的资料;上网查询组展示了有关黄山的资料、图片;景点解说组宣传了黄山的有关景点……汇报过程中,教师始终在台下与学生一道倾听。明显看出,课前怎么分组,各小组完成什么任务,如何汇报,均是教师事先已经“策划”好了,结果是教师拿来剧本,分好角色,学生反复排练,课上亮相。课堂的精彩在教者的预料之中,在听者的怀疑之中,这样的课堂即使再精彩,也谈不上自主学习。

2 把自主学习简单化为“课上乐起来”

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电视、网络、图片、录像等纷纷进入课堂,而各学科教学中的唱歌、绘画、表演也司空见惯,至于有无必要,有无效果,不去多问,还美其名曰淡化学科界限,实现学科间渗透。也许单凭教学形式来评价教学效果,难免有失,而问题不是这些形式能不能用,而是课要不要用,该不该用,用了有无效果。如果一切从学生的基础和实际、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习效果出发,讲究形式就非常必要了,反之就有做秀之嫌。“掌声、笑声、歌声,声声刺耳;讨论、辩论、争论,论论落空”正是对此类现象的讽刺。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文本,如果每节课都是些蜻蜓点水式的交流,都停留在表面的议一议、说一说、谈一谈、想一想,何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

3 把自主学习简单化为“教师退下来”

衡量一节课是不是自主学习,也不能单看师生间时间的分配。如果教者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指点学生的迷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即使“占用”的时间多一些,也否认不了学生的自主性;相反,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制于教师,纵然是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其自主学习也是表面的。时下这样的课堂不胜枚举,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退避三舍”;为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动“让位”;明知力不胜任,却强迫学生去探究;明知学生偏向,却由学生自己去兜圈子,结果只能造成时间的浪费和无谓的消耗,教学效益可想而知。

可见,自主学习绝不等同于自己学习。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生活阅历有限,需要教师引领、调度、参与。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些机遇,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城关镇大堰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杨敏教者黄山
壮乡谣
杨敏:学以致用,行以致远
The 266-nm ultraviolet-beam generation of all-fiberized super-large-mode-area narrow-linewidth nanosecond amplifier with tunable pulse width and repetition rate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