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

2011-02-21 13:56李翠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课堂

李翠

谈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法

李翠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也就是说具体化、形象化的知识更易于让人接受。构建有效课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情感。情境教学是一种把科学教育和艺术熔于一炉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而且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使教学产生强大吸引力与诱惑力,创设情境应注意形式,力求趣味化、娱乐化、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利用电影片段、歌曲、诗歌、漫画等各种形式,更要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配合,以使情境能更新颖鲜活,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应据所讲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积累素材,巧于设计问题,精于驾驭语言。将启迪心扉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趣味的民谣,悠扬动听的音乐,发人深省的漫画等融入教学中去。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期待着每一节课的到来,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1 音乐渲染情境在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给人听觉的冲击和享乐,往往使人心驰神往,把听众带到特有意境。如在讲“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时,选用歌曲《走进新时代》,用昂扬旋律激发学生的激情,并趁机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猜出所歌颂人物,进而分析他们的历史使命,明确今后的历史任务。这样不用刻意去记忆就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既记住基础知识,又受到爱国主义熏陶。一段歌曲,调动激扬的情绪,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要注意选取乐曲时与教材基调、意境及情境发展上要对应协调,否则将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

2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有效情境

政治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情境,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从而燃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活动的前提准备不能仅限于课堂45分钟,需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再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课堂。如讲解关税问题,课前指导学生带问题走进市场,了解产自国外的商品种类、价格,指导学生把了解到商品按我国能否生产进行分类,既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又让学生在分类中明确关税政策、目的及作用。这种教法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都得到提高。

陶行知说:“我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的根,然后别人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此方法使学生对一些理论上无法解释清楚或理论上阐述难以信服的疑问,在实践活动中迎刃而解,获得新知。

比如教学“环境问题”时,让学生分组去“小黄河”,去繁华的十字路口,去工厂附近探查访问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回来后在课堂汇总。找出古今中外的应对策略,一一印证。为现实问题找出对策。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获得有关环保的德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做他们的引导者、帮助者而非灌输者,应发动学生去观察,收集素材,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3 创设角色情境,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接触到创造性劳动时,他们对知识才会觉醒起来。”讲解“控制情绪”有关内容时,曾用到过一个哑剧表演《现代剧的魅力》,学生积极投入角色中来,这时配合教师的层层设问,学生明白情绪的控制权在自己手中,让学生在自我发挥、自我表现中既施展了才华,又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牢牢掌握了知识。

但此形式易流于形式,有些教师把课堂当做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忽视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情景设计美轮美奂,但不注重问题的设计,问题或者较大、较空,或者太浅显随意,没有梯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严重不符,不知教师设问目的的学生至此大多呈现“沉默是金”的状态。

此外像利用农谚、谚语、故事、谜语营造气氛,点燃思维火花,吸引学生注意力,造成悬念,创设讲解契机,引发学生探究学习,为新知识讲解埋下伏笔,往往会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当然,情境教学途径不止一种,形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情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使创设的情境具有真实性、情感性、生活性,而非胡编乱造,为设计而设计。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课堂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