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写课后反思

2011-02-21 13:56李浩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启迪一节课师生

李浩仁

教师怎样写课后反思

李浩仁

当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校本教研中倡导和力行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一门必修课,而写课后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写课后反思呢?

1 记成功之例

作为教师,每上一节课都会有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例。或教法得当,或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或例证精辟、生动、形象,或对某个问题阐述得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或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很成功,或教学方法上有了改革与创新,等等,都要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或作教学反思时的案例,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 记失误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谬讹失误之处,或者有不尽善尽美之处,或者有百密一疏之处,比如细节没顾及到,重点没突出,或是难点没能突破,等等。因此,课后必须及时进行总结,认真思考对策。还可翻阅相关资料,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制订相应的补救措施,再确定消除缺憾的时间,拟定在某节课,最好是毫无痕迹地插进该课时的内容之中,达到 “补漏”的目的。

3 记教师的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会突然爆发出灵感和火花,如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师生活动开展成功之处,某些教学思想渗透与应用巧妙之举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课后及时地把它记下来,对以后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大有益处。

4 记学生的独到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模仿力强、可塑性大,他们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假设。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较新颖、颇为超前的思维方式,这些突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自然体现,同时也是教学相长与师生互动效应的突出反映。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应该妥善地记录与保留,作为今后重复教学时开拓与启迪学生思维的法宝,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5 归纳整理出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当然,每一节课后反思不可能面面俱到,将上述5个方面一一列举,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过程等,一次偏重一项或两三项,只要长期坚持,总有成效。在此基础上,形成若干个主题,提炼出论点,以这些实例为论据,整理成一篇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论文,供自己和同事参照和借鉴。

总之,写课后反思要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每天反思,达到每天进步,促使自己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祝县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启迪一节课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