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优势所在

2011-02-21 13:56吴素巧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材信息技术

吴素巧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优势所在

吴素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人们开辟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它所产生的巨大信息包容量是无与伦比的,它所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远远大于任何一个教师、任何一本教材。它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的百科全书,展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宝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资源有如下特点:传播媒介构成双向、多向的交流;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专业和相关网站的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知识信息的获得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是:学习时间的开放性和全球化,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这恰恰可以满足人本主义和学习个性化的需要,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新课程的整合。

1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包括网上讲授、演示、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作学习、实践等环节,将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即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教学软件,把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学科内容融入一起,让学习者阅读、评议、分析、讨论。同时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等数字化工具对学科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地再创造。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启发学生进行交互学习,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相关的资源开阔视野,自主探究,不断扩展教学成果。

1.1 利用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动,为学习者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在此方面的优势尤其适于体现在文辞兼美、内容生动、蕴意深刻的课文中。与网络相连的图、文、声、像、动所创设的情境让学习者如鱼得水,畅游其中,得其神韵,悟其精髓,感受祖国文字的感染力,领悟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

1.2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教学中,大部分都满足于师生间的纸上谈兵,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将教材比作图纸,力求把学生加工成“标准件”,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不易掌握重难点,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专门设计的课件及网络提供的知识自主学习,通过网络获得个别化指导,就能帮助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较快较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理解难点,进而进行语言、思维训练。

通过教师语言点拨,学生上机操作,以谈话法、自学法、讨论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超级链接与相关网站链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获取信息的空间。这样能使教学中的重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1.3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开辟“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的天地

多媒体教学网络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课堂气氛由枯燥变得生动活泼的优势

在以往的教学中,强调抽象思维而忽视形象思维的发展,这就造成语文课上的“老师讲学生听”。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呢?如何才能使学生意会到语言文字的“味道”呢?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就这一点,笔者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感受尤其深刻。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很多情况下学生一直难以体悟,笔者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帮助解决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在素材库中选取若干幅中国国画、摄影图片甚至视频作为课件的背景或插图,调用与之相匹配的音乐,如古琴曲、钢琴曲、轻音乐等,在画面的转换间隙播放。这样既营造了课堂氛围,又帮助学生感悟作品的内涵。

3 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语言从单一走向多样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一体化,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动觉等形象语言的相互转换,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声、像的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会获取新信息、分析信息和应用信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通过图文并茂的配音、朗读以及动画型的演示、讲述等,突破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而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上的优势尤为显著。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采用网上互评、互议、互改的方式,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提高鉴赏能力及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媒介,使语文的空间由封闭而开放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必然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学带入一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这个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高度一体化的天地中,课堂将是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

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限于某一班级;时间也是固定的,只有区区每周几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一体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知识点、情感点、内容交叉点等),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的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小小的语文教材拓展到无限广大,把薄薄的语文教材充实得厚厚的,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学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的。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网上的语文资源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共同对学生进行博大的语文教育,其求知欲必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其能力必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初中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只要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电教手段,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因此,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现代化信息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丘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材信息技术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