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教学整合之我见

2011-02-21 13:56刘金芬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7期
关键词:美术信息技术教师

刘金芬

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教学整合之我见

刘金芬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对人类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信息技术也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思考如何突破教材体系、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的制约,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并融合在学科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推动教学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就中学美术学科的实际,结合教学实例,从美术的学科特点、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笔者谈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课程整合。

1 巧用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整合让教法“新”了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求教师用全新教育理念去教学,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直观的示范,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和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只有对学生感兴趣了,才能乐学、好学。而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对诱发学生的情趣、增强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很大的优势。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爱好都是有着浓烈的好奇心的,对于新的事物,他们总会觉得是那么的新奇。当对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那他就会有去学习的愿望。

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把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自己积极去学习去探索?如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将相关的一系列图片、声音、动画、影片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丰富而独特的方式展示出来,使美术教学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大大增强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精神高度集中。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让美术教学变得新颖有趣,学生在新奇好玩中学习,学习动机也就自然而然地调动起来。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鱼”“可爱的鸟”“鲜花世界”“游太空”“海底世界”“可爱的动物”等耳熟能详的课题,运用现代多媒体组合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

高年级要求运用形、色、机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主体造型的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同样,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电脑、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各种美术题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 巧用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整合让教学“活”了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主动参与互动,而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是教学互动的关键,也是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其中的无形动力。那么,如何去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活动起来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怎样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呢?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都是教师描述或示范,虽然学生对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听得“津津有味”,但还是会有或多或少的疑惑,理解起来相对比较机械和抽象。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特有的手段,对图进行编辑处理或动态演示,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动且富于变化,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学生更易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也更活了。

如在学习图案、纹样、封面设计等内容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设计初稿、骨骼、设色到完成作品,设计制成教学课件。分层次地展示不同的变化的骨骼形式,不同的色彩配置,引导比较、分析。另外,在电脑绘画软件里设置各种特效处理功能,如对图像进行各种变形、复制、缩变、旋转、镜像合并及色调调整等。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也使教学过程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简易的设计制作,通过操作鼠标变换设计形式和各种特效的处理,使他们的美术设计意识与应用都得到提高。

3 巧用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整合让教学“实”了

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为美术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备课和授课手段,也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和学习的效率,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体现了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中,可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弥补传统美术教学的不足。如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得比较好,但具体的表现就比较困难,特别对技法性强的练习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即使画了,也存在方法、步骤或技法、技巧上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方法将步骤更形象、直观、清晰地演示出来,尤其是重点、难点部分可以进行详细的分解和慢速播放,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掌握,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现在,大多数教师在设计制作美术教学课件时,都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绘图和图形编辑处理功能,运用动画、视频演示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我为校园添色彩——服装设计与模拟制作”这一课,笔者设计制作了一个课件。课堂一开始,就以节奏轻快的音乐作为背景,呈现不同年龄的服装表演的场景与人物造型,让学生置身于服装表演的场景中。在欣赏了部分时装设计图样后,学生自然会产生质疑:“不同年龄服装款式有什么不同?”“校服款式色彩怎么样?”等等。大多数学生都对服装款式图样产生很大的研究兴趣。欣赏过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表组内见解,教师做补充或解释说明。说明服装(以校服为主)一般特点常识:年龄特点与着装、色彩搭配、面料选择、款式设计以及符合人体比例与结构等。然后用一个“我是服装设计师”的游戏,利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8.0)将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校服分离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段,让学生自己操纵鼠标,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段、颜色和图案进行拼接装饰,组成一件款式新颖、美观大方的校服。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学生跃跃欲试,主动参与。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使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并迅速融入情景进而发现、联想、模仿、创作,这样在实践中开启心智,发挥想象,尽情创作,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美术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探索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对于素质教育下的创新型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正等待着美术教师来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丘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美术信息技术教师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创意美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