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科新入护士培训的实践与探讨

2011-02-21 21:34王凤琼吴海燕严士玲
中外医疗 2011年17期
关键词:新入专科科室

王凤琼 吴海燕 严士玲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 成都 610072)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规定,大、中专毕业生第一年主要参加各主要科室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严格的临床护理基本技能训练,巩固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达到对执业护士的考试标准,依据这样的标准,一名新护士要3~4年才能成为一名综合能力强的临床护理人员,加之,医院人员的调整、护理人员新老更替等原因,每年我科都要新进数量不等的临床护理人员。所以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入护士培养成为一名综合能力强,能独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的护士成为我科工作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对2007年以来我科共52名新入护士分阶段、循序渐进进行规范化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新入护士52名,其中新毕业护士27人,工作1~5年19人,工作5年以上6人,本科7人,大专38人,中专7人,其中从其他科室轮转入科人员分别为内科10人,外科7人,监护室3人,儿科3人,妇产科2人,平均年龄26.6岁。全部通过护士执业考试,获得独立担任护士的基本资格。

1.2 方法

1.2.1 制定培训内容 以《老年病护理学》,《老年疾病诊疗常规》作为老年科护理的理论教材,根据省、市卫生部门、医院制定的《护理管理规范》、《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医院制定的各种应急预案,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其内容包括:老年疾病患者沟通技巧,老年科护理程序,老年疾病护理常规,老年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老年疾病抢救程序,老年疾病常用药物的护理,科内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老年科应急预案等,作为统一的培训内容及质量要求和考核标准。

1.2.2 培训方式 (1)个性化评估:对每位新进护士进行个性化评估,是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我们按新入护士的学历、工作年限、原来工作科室的特点、对老年疾病了解的程度等评估新入护士,针对每位护士的具体情况,指定专人带教,由新入护士和带教老师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为了保障带教质量,鼓励新入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相关内容的理论学习,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培训计划:制作《新护士培训指南》:根据培训内容及老年科工作要求,列出详细需要掌握及考核的项目,制作《新护士培训指南》。内容包括:入科前培训,老年科工作特点及工作程序,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及考试,老年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病历的书写、护理查房与专题讲课等,考试的时间、内容,每位护士需要达到的目标,自我评价,带教老师评价、床边考核等。(3)培训安排:新毕业护士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均缺乏,先从务实基础护理知识入手,加强基础护理操作指导,再进行专科护理培训。轮转入科护士有一定临床护理基础,但他们来自不同的临床科室,有着不同的护理理念。老年科与其他临床科室工作性质和特点有明显的不同,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现在科室与原科室相似与区别之处,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再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指导。每个环节严格规范培训。逐步掌握相关的护理、治疗、抢救技术等,直至能独立承担各项护理工作。(4)培训时间:依据培训内容和工作要求合理安排,礼仪、护患沟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工作程序等培训时间1个月,专科知识、专科技能、专科急救技术等培训时间1~2个月,每个阶段试行一对一带教与集体讲课相结合严格规范培训。

1.2.3 考核方式 首先行入科前教育,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及考试,要求全部合格进入病房,入科后由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带教老师组成的科室考核小组定时对新入护士进行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综合能力评价3个部分考核。理论与操作考核内容均为培训计划中内容,按照严格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80分以上为合格,不合格者继续进行培训,直到合格为止。综合能力考核采取带教老师和医生评分,调查病人满意度等。包括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讲课和护理查房的质量,语言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独立工作时是否严谨、认真等。综合能力按优、良、及格、不及格进行考评,不合格者针对薄弱环节强化训练,直到合格为止。

2 结果

52名新入护士均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各项培训项目。理论考试成绩>85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0分,综合能力考评均为良以上,能安全地进行各项操作,医护配合默契,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经考核能胜任老年科临床护理工作。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的教育准备、专业化程度和终身持续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而长期以来,护理专业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2]。临床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专业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它有利于护理队伍的人才培养,提高护理水平。以往对新护士的培训方法是由一名高年资护士带教,新护士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要点后,即担任相应班次的工作,新护士掌握的知识显然不够全面系统,发生在新护士身上的护理缺陷增多,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医护之间、护士之间配合不协调,患者对新护士工作满意度低,诸多矛盾更增加新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不 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规范化培训改变了这些不足,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3.1 提升新护士的人文素质

护理人员人文素质丰厚与否,直接决定着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护患沟通上[3]。老年科的特点是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基础疾病多,听力、视力及对外界事务反应力下降,自理能力差,对医疗护理要求高,这就要求护士转变观念,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待患者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等,通过规范化的仪表、语言及动作,以及实际场景的护患沟通实践,让他们掌握与老年患者沟通交流技巧,提高新护士的护患沟通与交流能力,加强对患者的关爱,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2 基本技能培训

内容涵盖了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判断能力、护理急救技术及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查房等基本技能的各个方面。带教老师讲解基本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化操作步骤,再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互为老师,如以前在儿科工作的护士讲解静脉穿刺成功的要素,监护室来的护士讲解心肺复苏及吸痰的操作技巧,外科来的护士讲解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内科护士负责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护理文件书写等内容的教学,使他们对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印象深刻,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与学相互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他们的基本技能得到普遍提高。

3.3 强化专科技能培训

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新入护士能否尽快独立担任临床护理工作。《新护士培训指南》使新护士的培训都有明确的培训内容和考核项目,同时给带教老师提供了带教标准和依据,带教老师按计划要求严格规范培训,逐项考核,使新护士扎实掌握专科护理知识。让他们熟悉病房收治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引导他们细微观察,深入思考,认真总结。复习以前学习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学习老年疾病的护理常规,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急性心肌梗死、低血糖昏迷、消化道大出血等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急救措施等。针对特殊病案组织院内护理查房,相关科室的护理骨干讨论、指导让新入护士了解相关疾病护理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专科常用药物的掌握有利于护士准确、及时的完成治疗任务,并能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要求每位新入护士掌握科内各种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便在抢救患者时做到有条不紊。

3.4 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情变化快,要求护士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敏捷的应对能力。在培训中,带教老师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沉着冷静应对突发事件,对各种困难临危不惧,对各种突发事件泰然处之[4],克服紧张焦虑情绪,遇事处变不惊,在工作中提高观察和预警能力,积极有效地配合危重症抢救,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总之,规范化培训让新入护士能全面系统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及专科护理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尽快独立胜任老年科临床护理工作,成为我科护理工作中的新生力量。

[1]姜安丽,王建荣,朱京慈,等.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展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9):1.

[2]张志祥.基于就业能力标准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1(6):48~49.

[3]王建荣,王玉玲.新形势下医院护士专业化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33~35.

[4]魏红云,冯现刚.急诊急救带教体会[J].现代护理,2006,12(6):579.

猜你喜欢
新入专科科室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