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三级目标模式在冠脉介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1-02-26 08:25吕晓春王爱红赵新娜任翠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信念冠心病实验组

吕晓春 王爱红 赵新娜 任翠仙

山西省汾阳医院,山西 汾阳 032200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对在山西省汾阳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16例冠脉介入 (PCI)患者采用“知、信、行”三级目标模式进行健康教育,以期为寻找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按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术患者116例,其中男72例 ,女44例;年龄28~76岁,平均(54.36±5.28)岁;所有患者既往无冠心病介入诊疗史,同意参加本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根据健康教育“知、信、行”三级目标的理论模式,在术前2天开始对患者进行认知重建、信念培养和行为干预。具体方法:①疾病相关知识教育:于手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冠心病与心脏介入手术知识讲座、发放宣教手册、典型病例示范、观看手术视频等,详细讲解相关知识。②健康信念的培养,由于PCI手术是一项新兴技术,部分患者不认为该手术是诊断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部分患者对手术存在风险及术后康复过度担忧,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给患者真诚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疑问给予耐心客观详细的回答,消除心理顾虑。③健康行为的支持,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行为、服药行为、心理调试行为训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帮助其发现自身的不良行为,有计划性地开展行为干预。

1.3 评价方法 ①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②根据健康教育“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结合临床实际制定PCI手术健康评价指标项目表。内容为患者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3个方面的19项指标和4个效果等级。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前进行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说明调查目的及问卷填写要求。发放问卷116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两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对健康教育满意程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信念、行为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信念、行为比较

内容 实验组 对照组P明确 比较明确 不够明确 不明确 明确 比较明确 不够明确 不明确能清晰表达自我感受6 28 15 9 2 12 31 13 <0.05主动寻求手术知识意愿 13 27 11 7 5 10 29 14 <0.05对手术及治疗有信心 19 28 6 5 1 20 29 8 <0.01控制危险因素可延缓病情进展 25 23 10 0 18 20 18 2 <0.05定期监测病情是必要的 19 27 10 2 10 21 11 6 <0.05愿意长期甚至终身治疗 17 27 11 3 9 17 18 11 <0.05行为参与制定术后康复计划 12 25 20 1 5 22 22 9 <0.05保持平稳乐观情绪面对疾病 16 21 18 3 7 15 30 6 <0.05术后戒烟戒酒 15 22 14 7 13 17 17 11 <0.05术后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17 28 9 4 10 14 24 10 <0.05术后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运动 12 29 8 9 9 15 26 8<0.05术后坚持长期服药 11 34 11 2 8 20 18 12 <0.05术后定期监测血压血脂8 17 28 5 3 9 32 14 <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诊断、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有许多冠心病患者对介入治疗知识不够了解或认识偏差,不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从而延误了冠心病诊断治疗的最佳时机。或者手术后不进行二级预防,导致再次发病。

“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即知识—信念—行为。知 (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 (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1]。人从接受信息到行为改变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行为改变都会受阻。人类行为的形成受到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制约,人们的知、信、行并不会完全协调,因此,要运用健康教育理论分析了解人们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帮助患者树立信念,自觉采纳健康行为[2]。依照以患者“知、信 、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的转变 ,即知道健康信息、健康信念认同、健康信息转变、采纳健康行为的改变,可用来衡量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3]。

本研究根据“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对PCI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介入手术有正确、清楚的认识,建立积极的健康信念,行为上更好地配合治疗。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大多数条目优于对照组(P<0.05)。

表1显示,实验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成功治疗疾病的关键,在对患者传授健康知识、纠正信念、指导健康行为的过程中,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助于患者健康信念的培养和健康行为的形成,使知、信、行处于良性循环中。

[1]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12-223.

[2]刘纯艳.于美渝.赵艳利,等.运用信念模式评价1215名妇女乳腺癌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83-686.

[3]陈红宇.倪利蓉.刘桃英,等.医院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0-921.

猜你喜欢
信念冠心病实验组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为了信念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发光的信念
警惕冠心病
信念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