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天三七醇提物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2011-02-28 08:43张彦霞乔海霞单永强刘文娟刘佐霞
关键词:提物念珠菌菌液

张彦霞,乔海霞,单永强,刘文娟,刘佐霞,康 蒙

(1.河北北方学院病原生物研究所,河北 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系2007级,河北 张家口075000)

景天三七 (Sedum aizoon L.)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别名土三七、费菜、血散、养心草、吐血草,中医认为景天三七有散瘀止痛、补气摄血的功效,故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等.本品还可防治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用鲜全草炖猪心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烦躁不安等[1-3].有报道显示景天三七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4],但景天三七醇提物的抑菌作用未见报道,因此对景天三七醇提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1 材 料

1.1 药 材

野生土三七采自河北省张家口市区,黄连购自张家口市中医院.

1.2 菌 种

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志贺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炭疽杆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均购自北京生物制品检定所.

1.3 培养基

1.3.1 液体培养基:Mueller-Hinton (MH)肉汤

1.3.2 固体培养基:Mueller-Hinton(MH)琼脂,沙氏培养基

1.4 仪 器

721分光光度计,37℃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超净工作台.

2 方 法

2.1 景天三七醇提物的制备

参照陈奇的方法[5]进行,浓缩成含生药1 g/m L的药液,灭菌后备用.

2.2 菌液的制备

2.2.1 0.5麦氏比浊比浊管配置:操作参考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6].

2.2.2 景天三七菌液制备:将实验所用14种菌的培养物 (菌落)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液,浓度相当于0.5麦氏比浊.配成比浊液相当于5×(107~108CFU/m L).

2.3 实验方法

稀释法:取无菌小试管5支作为一组,第一管加无菌肉汤0.4 m L其余五管加肉汤0.5 m L,再依次加药液,第一管和第二管加药液0.5 m L,从第二管开始倍比稀释.然后第二至第五支试管各加肉汤0.4 m L,同样方法制备14组试管.每组试管景天三七醇提物的最终稀释度依次为:0.5 g/m L,0.25 g/m L,0.125 g/m L,0.0625 g/m L,0.03125 g/m L.实验时将14种实验菌液分别加入14组含药液培养基的试管中,每管0.1 m L菌液,同时设培养基、药液和菌液对照管.所有试管放置温箱内37℃,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在对照管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将各实验管的培养物接种至相应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确定是否有细菌生长.37℃,24 h观察结果,以琼脂平板上完全无细菌生长的药物最高稀释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3 结 果

3.1 对照组黄连的抑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3.2 景天三七醇提物对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见表2.

表2 景天三七醇提物对14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表1结果显示: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 g/m L、0.5 g/m L,重复实验,结果一致.

表2结果显示:景天三七醇提物对球菌的抑菌效果强于杆菌.对无芽孢细菌的抑菌作用强于有芽孢细菌.对真菌的抑菌作用较弱,对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的MIC均大于0.5 g/m L.

4 讨 论

实验结果表明景天三七醇提物有体外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的MIC为0.125 g/m L,与对照黄连的最低抑菌浓度相同,提示景天三七可能在治疗一般化脓性炎症和肠道传染病等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本次实验预示了此药可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特别是耐药患者,在使用大量抗生素后产生耐药性菌株,是否可以联合此药来进行有效的治疗?若配伍使用,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还将增强其抗菌作用,是否可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在体外进行,在体内能否达到有效抗菌浓度,控制感染,有待继续探讨.

[1] 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 [M].第2版 (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79-80

[2] 林水金.心脏病患者的良药-费菜 [J].中国花卉盆景,1997,(11):6

[3] 陈伟超.新鲜景天三七治疗中风 [J].中国民间疗法,2000,8(09):46

[4] 谭苹,姚丽芳,彭承秀.40种秦岭 “七药”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06):484-485

[5] 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 [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7-261

[6] 张玉妥,季建军.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

猜你喜欢
提物念珠菌菌液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飞龙掌血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葫芦钻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急性毒性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黄瓜生长和抗病虫性效应研究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