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2011-03-06 08:46陈兰崔云鹏陈芳
河北医药 2011年11期
关键词:抗抑郁神经功能脑梗死

陈兰 崔云鹏 陈芳

脑卒中后患者生活状态发生巨大变化,加上神经机能障碍并发症及其功能缺损等负性因素,引起患者社会和家庭的角色转变,导致社会生活能力削弱[1],从而诱发抑郁,称为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2]。本组研究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PSD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早期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均无意识障碍,无听理解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测定评分情况。其中,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3.4±3.7)岁;病程(9.4±2.1)d;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按照HAMD评分标准:轻中度抑郁22例,重度抑郁8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3.4±2.9)岁;病程(10.7 ±2.9)d;脑梗死23例,脑出血7例;按照HAMD评分标准:轻中度抑郁21例,重度抑郁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同时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如在心理康复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20 mg·kg-1·d-1治疗,同时应用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案,每天均由资深康复治疗师进行45 min治疗,治疗频率为6次/周。根据病程进展情况,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一定强度的心理干预,1次/d,20 min/次,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配合,指导并鼓励患者宣泄心中苦闷,在行康复训练同时培养患者多方面兴趣,陶冶情操,放松身心。

1.3 疗效评定标准[3]治疗前后,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价患者运动功能;以HAMD的降低率评价抗抑郁效果:减少率>75%为痊愈,显效>50%,有效≥25%,无效<25%。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显效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P<0.05)。治疗后,2组HAMD、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试验组治疗后UPDRS、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4周前后UPDRS及HAMD评分比较n=30,分,±s

表1 2组治疗4周前后UPDRS及HAMD评分比较n=30,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UPDR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HAMD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5.0±6.9 58.7±5.2* 22.9±4.1 13.1±2.7*试验组 64.8±6.7 47.9±5.4#△ 23.4±3.6 9.8±2.1#△

3 讨论

目前一般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发病数天后开始机体功能恢复[4,5],其中,3个月以前恢复速度最快,3个月后,因继发性功能障碍如误用综合征、废用综合征等而使恢复速度放缓,因此尽早行PSD干预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机体功能恢复速度[6]。心理康复疗法包括的主要项目有认知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时评价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情况,关注患者心理问题并采用相应的合理心理康复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甚至消除患者负性不良情绪,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其保持积极向上心态,主动配合训练,进一步增强肢体康复效果[7]。

本研究中,试验组在采取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基础上,早期给予心理干预及抗抑郁治疗4周后 UPDRS评分、HAMD评分开始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抗抑郁治疗疗程长短目前并无统一结论,笔者治疗过程中体会到,早期应用抗抑郁剂后,抑郁症状改善快,改善程度较好的患者,其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进步速度也明显加强,预后残疾程度也减轻,发生率较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1 董青,王智樱,李焰生.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598-600.

2 丁旭东,肖红琼.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及焦虑抑郁的疗效分析.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3:246-247.

3 蒋亚斌,李国成.脑卒中后抑郁及抗抑郁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8:6829-6831.

4 姜丹,定正超,罗利俊,等.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程度对ADL恢复的影响.现代康复,2000,4:1792.

5 任丽艳,刘丽.脑卒中后抑郁93例特征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8:84-85.

6 龙振钊.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脑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状况及治疗相关性.中国临床康复,2004,8:4593-4594.

7 罗碧华,曹和安.自我效能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现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45-47.

猜你喜欢
抗抑郁神经功能脑梗死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