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的改进意见

2011-03-14 07:43戴镇潮
商品混凝土 2011年3期
关键词:抗渗水灰比规程

戴镇潮

(高级工程师,武警水电第二总队)

《名称》部分

1 “配合比”建议改为“配合”

“配合比”是过去按体积计遗留下来的术语。现在都按单位体积重量计,不再存在“比”,应称为“配合量”或“配合成分”、“成分配合”,可简称“配合”。所以建议将“配合比”改为“配合”。

2 “规程”建议改为“推荐方法”或“建议方法”

“规程”是必须遵守的。混凝土配合设计可有多种方法和程序,用“规程”规定,不利于改进和提高。

《总则》部分

3 第1.0.2条的适用范围建议扩大为所有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指干密度为2000~2800kg/m3、不同流动度的水泥混凝土。该规程似乎仅适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应该扩大范围。

《术语、符号》部分

4 术语的2.1.1-2.1.10是普通混凝土的分类,建议取消

因为这些混凝土都属于普通混凝土,只是某一方面要求突出一些。若按此分类,还可分许多种混凝土,太复杂。

《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部分

5 这一节应改为“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条件”和“试验资料准备”两节

混凝土配合设计首先要依据“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条件”。“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条件”包括工程设计方面提出的质量要求,如强度、抗冻、抗侵蚀等;施工条件包括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方法,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气候条件等。

6 混凝土配制强度是混凝土配合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应根据工程质量要求加以确定。故应放在后面。

第3.0.1条以式(3.0.1) fcu,0≥ fcu,k+ 1.645σ计算得的配制强度等同于设计强度平均值,是偏低的。详见参考文献[1]。

7 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参数应以有关的试验资料来确定。这样才能获得既符合技术要求,而又经济的混凝土配合,还可提高设计效率。当然,试验采用的各种材料应与工程实用的相同。主要的试验内容有:

(1)各种组成材料的基本性能,如水泥强度、细度、密度等,矿物掺合料细度、密度等,骨料的比重、吸水率、含泥量等,砂子的细度模数等;

(2)强度与灰水比的关系,求得强度经验式;

(3)矿物掺合料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强度、流动度及其它性能的影响;

(4)外加剂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强度、流动度、含气量等的影响;

(5)不同骨料最大粒径、不同级配,不同流动度的单位用水量和最佳砂率;

(6)砂率与砂子细度模数的关系。

量小、零星的混凝土,没有条件进行上述试验的,可参考有关资料选择各种参数。因这些资料并不完全准确适用于实际工程,所以将需做多次试拌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配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部分

8 根据“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条件”和“试验资料”确定

(1)确定配制强度 fcu,0

配制强度 fcu,0由参考文献[1]按下式计算得:

[1]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4期。

式中 fcu,k——设计强度标准值(MPa);

σ——强度标准差(MPa),参照历史资料确定,或据施工条件评估得;

n——强度检验抽取的试件组数;

tα——与抽样检验的第Ⅰ类错误α相应的正态偏差;

t1−β——与抽样检验功效1-β相应的正态偏差,β为抽样检验的第Ⅱ类错误。

n、α、β是检验强度的抽样方案的主要参数,应依据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条件按有关规定加以确定。

(2)是否掺加矿物掺合料,掺量多大。

(3)水灰比(水胶比)

按所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将掺加矿物掺合料后的水泥当作实际使用的水泥(胶凝材料)。再将它的强度和配制强度代入由试验获得的混凝土强度经验式,就可计算得水灰比(或称水胶比)。

(5)骨料最大粒径Dmax和级配(Dmax不限于40mm,Dmax<40mm可不分级,Dmax≥40mm必须要分级,就有级配要求,规程不提此要求是不全面的,也说明只适用于工民建)。

(6)流动度或稠度大小。(7)砂率。

(8)单位用水量。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部分

这一节建议简化。因为都是普通混凝土,只是某一方面有较高要求,其它都相同,不能因此增加混凝土品种。

《抗渗混凝土》

建议取消。因为普通混凝土都具有很高的抗渗性。渗水主要是由于不密实和裂缝,及建筑缝防渗处理不当造成的。

为得到防渗的混凝土配合,只需限制水灰比即可。限制了水灰比,抗渗要求定能达到,也就没有必要再作抗渗试验。

提倡掺加粉煤灰。掺加粉煤灰可显著提高混凝土后期抗渗性,见下表。

注:1.江西水泥厂525号水泥,赣江砂卵石;2.上饶电厂粉煤灰,0.08mm筛余7%;3.水灰比0.55;4.相对渗透系数按《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第5.0.12条测得。

条文中规定“宜采用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缺乏依据,是不恰当的。没有试验结果证明,不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凝土和Dmax>40mm的混凝土抗渗性降低。

详见参考文献[2]。

《抗冻混凝土》

只需要求: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限制水灰比;掺加引气剂。

条文中规定“宜选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不恰当。没有试验结果表明,不连续(间断)级配骨料制成的混凝土抗冻性差。

《高强混凝土》

亦可取消。

高强混凝土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和较小的水灰比就可配制得。

条文限制骨料的最大粒径,缺乏依据。

《泵送混凝土》

主要由于输送管径限制了骨料最大粒径;此外则要求有较好的可泵性,即水灰比不宜过大,砂子不宜过粗。

《大体积混凝土》

主要只需规定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采用热胀系数低的骨料。

条文规定“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不恰当。采用恰当的不连续(间断)级配倒可降低水泥用量。

[1]戴镇潮.混凝土配制强度和验收强度的确定方法[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戴镇潮.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渗要求[J].商品混凝土,2010,(1):18~22.

猜你喜欢
抗渗水灰比规程
大型熔铝炉用特种抗渗高铝砖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水灰比和粉煤灰对静态破碎剂反应温度影响研究
氯盐和碳化双重腐蚀对钢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1)
浅述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
水灰比对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影响试验的研究
碾压式土石坝抗渗与深层滑动破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