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服务对策思考

2011-03-18 06:52季燕菊
图书馆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儿童

季燕菊

(景德镇市图书馆,江西 景德镇 333000)

随着建设书香社会理念的提出与践行,阅读被提高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少年儿童阅读更是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2011年的6月24日,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公共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书馆界人士共同谋求推动少年儿童阅读事业发展。可见少年儿童阅读已不仅仅是教师和家长关注的话题,更是图书馆工作者关心的重要问题。

1 我国少年儿童阅读的现状

1.1 阅读量少

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曾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少年儿童阅读调查,调查显示:每天阅读课外书的少年儿童只占70%,其中每周阅读1小时以下的为18.2%,1~2小时的为36.3%,3~4小时的为22.8%,5小时以上的为22.5%,平均每周阅读时间为2.5小时。2010年9月启动的全国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0~8周岁未成年人阅读量为4.78本,9~13周岁未成年人阅读量为6.32本,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书的阅读量最大,为9.99本,平均阅读量为7.03本,远低于法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美国伊利诺大学阅读研究中心主任里查德·安德森教授主要从事儿童阅读研究,他曾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少年儿童的课外阅读并与美国的少年儿童阅读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少年儿童的阅读量仅为美国少年儿童阅读量的六分之一。

1.2 儿童早期阅读缺乏正确引导

人的阅读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即阅读技巧的学习和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方法的学习。一般来说,8岁以前的儿童需要学会阅读技巧,这样他们在以后就可以通过阅读去学习各学科的知识,这种阅读技巧的掌握需要父母师长的正确引导。我国少年儿童早期阅读有以下两点不足:一父母陪读少。2011年2月至3月,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借助《幼儿画报》等幼儿杂志平台,对全国正在养育幼儿的家庭进行了一次家庭阅读调查,数据表明,有65%以上的父母很少陪孩子阅读,只有11%的父母每天都陪孩子阅读,超过65%的孩子只能独自阅读;二认为阅读只是为了增加知识。据 《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统计,大多数家长不能理解儿童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对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阅读会帮助认识各种事物,帮助识字、学数字等,持这一看法的家长占83%。专家认为,在阅读方面,越是在幼儿阶段,越应当以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为主要目的。这表明我国家长对儿童阅读的观念有待转变。

1.3 阅读内容浅显、功利性强

城市的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往往被各种辅导班占据,可以自主利用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天的生活紧张而枯燥,精神和情感常常处于一种压抑状态,所以他们喜欢选择一些轻松、有趣、无需费力思考的读物来宣泄和释放心里的苦闷。《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只有8.8%的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9~17岁青少年中有40.6%喜欢阅读“文学艺术/青春文学”类期刊;有三成以上喜欢阅读“流行时尚/明星八卦”类期刊,阅读内容完全偏离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这些广受中小学生欢迎的图书不需要细细揣摩和体味,没有个人化的思想和感情,学生难以通过这种阅读以获取知识,拓展思维,提升品位,增加修养,陶冶情操。

迫于学业的压力及家长的监督,有一半的少年儿童课外选择“作文类”、“学习辅导类”的图书阅读。在全国人均购书中,有八成是课本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中,教材参考、考试辅导类的书籍占了很大的比重。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认为:我国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像一根指挥棒,剥夺了中小学生可以让心灵闲逛的阅读时间,而将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引向了对具有学习功能的书籍的阅读。阅读目的功利化、阅读选择功利化、阅读手段功利化的状况,最终导致学生无法体会阅读的快乐。

1.4 传统阅读受到现代信息手段的冲击

当今新兴科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印刷型、视听型、声像型文献与现代的数字型文献、网络型文献的并存,传统的图书出版物已经不再是少年儿童接受信息的唯一渠道,利用手机、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上网查询资料已越来越普遍。据统计,2010年我国9~13周岁未成年人上网率为37.7%,14~17周岁未成年人上网率为77.0%。综合以上两个年龄段,9~17周岁未成年人的上网率为53.6%。一些学生家中有磁带、光盘的总数比图书还要多,它们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信息量大,声情并茂,大大超过了传统阅读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

1.5 享受的阅读服务不均等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因其经济条件及地域环境相对优越于农村的孩子,能够享受阅读的机会就比较多。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30%的城市孩子拥有88%的少年儿童图书。

2 图书馆为少年儿童阅读服务的优势

2.1 馆藏资源优势

图书馆的藏书学科齐全、品种丰富,能满足不同兴趣、不同个性、不同阅读水平的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这是家庭藏书无法比拟的。文献资源经过采访人员的遴选,色情、暴力、意识形态方面不健康的读物被摈弃于馆藏之外,图书馆收藏的读物来源正当、内容健康,具备让少年儿童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基本条件。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发现42.7%的少年儿童愿意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特别是学校、家庭离图书馆比较近的少年儿童,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成为了他们获取图书的首选。

2.2 场地环境优势

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91个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建筑面积176 000m2,其中书库面积25 000m2,阅览室50 000m2,书刊阅览室34 000m2,电子阅览室7 000m2。此外,多数公共图书馆都设有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部门。随着近几年政府部门对图书馆重视程度的提高,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很多地区都建了新馆,图书馆的场地优势更加明显。

2.3 设施设备优势

随着现代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等已成为图书馆主要的服务手段。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不只是文字,而且有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图书馆配备的设备及网络资源,如:互联网、数据库、电脑终端、电子文献阅读器等,这些都为少年儿童阅读提供了便利。

2.4 人力资源优势

图书馆拥有专业的少年儿童服务队伍,他们在思想上重视少年儿童读者,能够保持良好的态度和耐心,有全心全意为少年儿童服务的意识,并具有专业的业务知识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了解儿童的阅读倾向,知道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据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统计,有43.9%的少年儿童读者选书时具有盲目性,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书阅读,专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指导阅读,把各种优秀的作品推荐给不同阅读能力的少年儿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及有效利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56.1%的少年儿童读者认为在图书馆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读物。

2.5 均等服务优势

作为个体读者,因其经济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拥有所有需要的文献。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对所有读者一视同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家庭经济条件差异造成的少年儿童阅读环境的差距。

3 吸引少年儿童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的思考

针对我国少年儿童阅读的现状和图书馆开展少年儿童阅读服务所具有的优势,要想吸引少年儿童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图书馆必须注重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3.1 宣传图书馆,使少年儿童认识图书馆

少年儿童对图书馆的了解越多,利用就会越主动,阅读兴趣越广泛,文献需求越多样。图书馆应积极做好自身的宣传、介绍,让少年儿童认识图书馆,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景德镇市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针对少年儿童读者群,制作了一些图片到校园展览,用简洁、活泼的语言加以介绍,配以生动的漫画插图,让少年儿童像看漫画书一样轻松地了解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同时,还举办“图书馆利用技能基本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方法,有效地塑造图书馆的良好形象,提高了认知度。

3.2 营造良好阅读环境,让少年儿童喜欢图书馆

优雅的读书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能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利用图书馆。我馆根据少年儿童读者年龄层次设置为低幼儿童活动室及青少年借阅室。低幼儿童活动室面对的是0~6岁的小读者,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活泼、天真、好动,因此,低幼儿童活动室的环境布置可以说是以“动”为主,书架不拘一格,被打造成为各种装饰造型,阅览桌椅的色彩鲜艳明亮,图书的摆放也偏向于视觉上的美感,不局限于按特定的规则排架,另外还专门设有儿童活动区域,地面铺有软软的泡沫垫,配有滑梯、跳马以及积木、拼图等益智玩具。

相比之下,青少年来馆的主要目的是借阅图书,因此借阅室的布置就以“静”为主,内设有专门的阅览区域,宽大的阅览桌椅安放整齐有序,墙上张贴名人格言,每个书架边放有绿色植物,室内温度适宜,同时有饮用水供应。舒适安静的读书环境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更能激发少年儿童读者的读书热情。

3.3 开展阅读指导服务,促进少年儿童健康阅读

少年儿童自主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尤其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缺乏选择最佳信息的能力,甚至有些少年儿童迷恋上了一些低级趣味的网络资源。图书馆要科学、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进行健康的阅读,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我馆通过《新书推荐》、同学校一起制订《中小学生百部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等方式,引导少年儿童阅读经典著作,完善他们的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思维。我馆在网络阅读指导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电子阅览室设置宣传栏对少年儿童进行必要的信息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让读者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意识,并在纷繁芜杂的网站中选取内容积极健康、知识更新及时、适合少年儿童浏览的部分网站进行推介和引导。

3.4 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少年儿童快乐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活泼好动、爱玩耍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我馆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比如每年六一节组织少年儿童讲故事比赛;每逢春节举办“谜语竞猜”等活动,奖品有借书证、名著读物等;元旦组织一些有才艺的儿童进行表演,小观众们还可以一起参加游戏的互动;每逢节假日,在报告厅放映一些少年儿童喜欢的动画片、电影;在学校寒、暑假期间,我馆还专门组织“小图书管理员”,参与到图书的上架,排架,借还图书这些日常的工作中,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图书馆。为了加强少年儿童的道德规范,2011年8月,我馆举办的“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以图片巡展的方式传输文明礼仪知识,在净化少年儿童心灵的同时,提升了我馆的社会地位,少年儿童读者在欢乐、轻松的活动中也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少年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建立,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多方的关注。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采取积极措施,为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做出贡献。

[1]杨柳.对少年儿童阅读调查及测评工作的研究与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106-109.

[2]丁文袆.中国少年儿童阅读现状及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2):16-21.

[3]杜朝东,胡军,杨艳.我国少年儿童公共图书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2011(1):65-67.

[4]林运卓,林翠贤.图书馆利用技能与实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儿童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去图书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