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1-03-19 23:32王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护生积极性理论

王艳

(烟台护士学校,山东烟台264000)

激励理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王艳

(烟台护士学校,山东烟台264000)

激励理论;护理学;实践教学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学科,而护理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生动手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我们将教育管理学的激励理论运用到护理实践教学中。

激励(motivation)也常常被译为动机,是一种心理的力量。它决定了人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方向、努力和持久工作程度。换句话说,激励的3个基本方面是努力、持续性和意愿方向。激励在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可以用来解释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1]。在激励理论中,人们的需要和动机是中心。激励理论研究者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找出可以增强和鼓励人们得到满足的因素方面,激励的目的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理论非常丰富,包括麦格雷戈(D.McGregor)在1960年提出的X理论和Y理论,以及Ouchi在1981年提出的Z理论。我们运用这3种理论指导护理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1 X理论及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X理论建立在人类特性的普通观点的基础上。它认为普通人通常是懒惰的,不积极的,没有责任感的,大部分人不是真正喜欢工作,而且也不关心诸如制定团体发展目标这一类事情,而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工作而工作,大部分人逃避任何附加的责任。如果没有严格的规定条例和处罚制度,大部分人将会上班迟到,浪费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工作马虎。在人类特性观点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工作真正完成,管理者必须指导和控制员工,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惩罚制度,确切告诉员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为了及时发现错误,严密的监督也是必要的。这种激励是通过惩罚完成的,如果谁不遵守规则,将会被严责、罚款或者解雇。

护理是一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职业,必须让护生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与义务。因此,在具体的护理实践教学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护生,一丝不苟地给护生示范,让护生按照护理操作程序练习,直到达到目标为止。教师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大环境,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理实践教学中,使护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如严格强调注射部位皮肤消毒次数和范围,如果护生练习中消毒范围不够,必须重新消毒,不准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涂抹,不允许消毒部位出现重复和遗漏。我们认为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行为,对刚刚认识、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护生来讲是必需且有益的。如果护生连最基本的操作都不规范,最基本的护理要求都不了解,是不可能做好本职工作的。当然运用X理论也不能偏颇,如对护生操作中出现的小失误冷嘲热讽,而不积极、主动引导,就会给护生造成负面影响,使其学习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护理操作技能学习。

2 Y理论及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Y理论,在X理论中所描述的行为不是人类固有的特性,是在被控制和被惩罚的管理下所产生的一种结果。工作的消极不是责任的逃避,而是对缺乏管理才能的同情,是人们被认可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

Y理论认为,工作本身是能被激励的,人们对工作能产生热情,并拥护团体制定的目标。人们同样能被信任,并将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完成本职工作。管理者如果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普通成员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Y理论中,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为员工提供机会,而没必要进行大量外部控制,因为人们能在Y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

在护理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多赞扬,少批评,努力发现护生优点。人人都需要赞扬,赞扬意味着对一个人的肯定和承认,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赞扬。每个学生都有长处,赞美学生的长处,就是一种激励。有的护生护理理论知识学习很一般,但其动手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强。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让这名护生为全班学生进行操作示教,完整而熟练的操作完成以后,他可以看到同学佩服的眼光和教师赞许的目光。这时,教师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该护生,希望全班学生向他学习。下课后,找该护生单独谈话,先表扬他操作完成的非常好,并婉转说如果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他将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护生。从此,这位护生开始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教师的激励使该护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经常启发、教育护生,培养其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其学习热情。

3 Z理论及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Ouchi在Y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民主的管理方法,称为Z理论。与Y理论一样,Z理论也有人道主义观点。其重点是寻找更好的方法激励人们。管理者不能满足员工的所有要求,但能提供一个可以满足他们需要的环境。作为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护理实践教学中,除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之外,还要从教学环境、操作过程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护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高雅的教学艺术。如在护理技能操作课上,让护生充当“老师”,然后由教师和其他护生指出其不足,共同改进。在教学中,除学习操作技术外,还应向护生介绍名医、名家故事,讲解各项操作所针对的不同病例等,让护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激励,增长知识。

综上所述,激励理论的目的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麦格雷戈主张,积极的Y理论远比消极的X理论更有意义,能表现更高层次的激励。因此,他建议管理过程中,让员工参与决策,为他们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护理教师应了解并正确应用激励理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注重运用丰富的经验和生动的实例,使单纯的操作技能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并融入大量人文元素,生动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将机械的操作转化为工作任务,使护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增强责任心、爱伤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

[1]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G40-058

B

1671-1246(2011)05-0083-02

猜你喜欢
护生积极性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