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视野下的农村文化资源整合探讨

2011-03-20 09:39周德新
武陵学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农村建设

周德新

(湖南文理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常德 415000)

发展视野下的农村文化资源整合探讨

周德新

(湖南文理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常德 415000)

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不仅在于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更在于通过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即实现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但当前农村文化的多元现状不利于这一功能的发挥。为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就必须对农村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将其整合到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是农村文化资源顺利整合的思想保障和方向保证。

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发展视野;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就必须落实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所提出的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1],以文化为抓手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除了作为主流文化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外,还存在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有些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有不少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这些文化资源不仅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反而严重干扰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针对农村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大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农村大众化实现力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另一方面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整合功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识别功能、引领功能,坚决抵御腐朽落后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冲击,同时将各类优秀文化资源整合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合力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多元文化的农村争夺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统领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政府的既定方针,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除马克思主义文化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马克思主义文化。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由于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监管缺位,导致农村文化建设中色情文化传播、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有所增加,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呈现着多元、混乱的现象。”[2]农村文化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

1.马克思主义文化逐步成为农民认同的主流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农村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小康时代的来临,使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使农民认识到了党的政策的科学性,认识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广大农民在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的同时,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认同度也不断提高。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连续发了7个一号文件都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表明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也表明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特别是2006年党和政府决定取消在中国延续了2 600多年的农业税,使农民真正体会到了党的惠农、富农政策所带来的现实好处,使农民更加认同党的方针、农村政策和执政理念,进而认同了与之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农民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认同,为党和国家开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但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农村的认同并没有使农村地区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一元独存,多元文化并存依然是当前农村文化的现实写照。

2.宗教文化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所上升,信教群众数量呈上升态势。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地区,特别是相对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宗教或各类披着宗教外衣的伪宗教、甚至是邪教不断向农村渗透,融入到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政府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为居民的信仰选择提供了一种宽松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宗教,特别是伪宗教和邪教本质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农村居民不能很好地识别他们的非科学性、欺骗性,为其所蒙骗。另外,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旧有平衡格局的打破,新的平衡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各类社会问题在农村地区积聚,干扰着农村居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态势并形成一种理性预期,因此很容易使农民倒向宗教或披着宗教外衣的伪宗教、邪教,寻找一种精神的自我安慰,逃避社会压力。

3.封建迷信盛行。迷信消费严重干扰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没有使农民同步地改善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封建迷信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并有不断蔓延之势,迷信消费在农村不断扩张。在部分农村,无论是修造、出行,还是生病和红白喜事,村民都习惯请神汉、神婆或者道士“指点”,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相互攀比的现象,更有甚者,基层政府的干部也参与其中,越发助长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蔓延。

4.博彩文化广为流行。一方面由于农民的闲暇时间增多,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另一方面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人们希望一夜暴富的心理作怪,致使赌博、地下六合彩(也叫私彩,农民称为“买码”)在不少农村地区盛行,虽然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加以整治,但依然难以禁绝,并逐步形成了农村地区所特有的博彩文化。博彩文化的繁衍,不仅导致了农村大量资金流失,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也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干扰了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宗族文化的迅速复兴。宗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农民的血缘关系和区域居住关系,对维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解放后本来已经淡化的宗族文化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复苏。建宗祠、修族谱、选族长,宗族文化又逐渐回归到农村社会之中。宗族文化的回归,使一些地区出现了族长与村主任两个权力中心并存、宗祠与村部两个活动中心同在的现象,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族长权力凌驾于村主任之上的状况,对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多元文化并存,特别是一些腐朽落后的非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存在,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在农村地区存在的多元文化,特别是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都在努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希望通过融入农村居民的生活而影响其文化认同,并进而影响农村社会发展。文化多元导致了认同多元,认同的多元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不少农村地区族权对乡村政权的干预及多权力中心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现象。农村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相去甚远,无法使农村文化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农村有序健康发展。

第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存在的非马克思主义文化不仅争夺乡村的政治资源,也在极力蚕食农村的经济资源,特别是对农村货币资源的掠夺。深入农村考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村民因为捐钱修建道观庙宇而不得不减少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因在私彩上耗费了大量金钱而使村民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因迷信消费过度而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活。“文化以生产力为基础,总是反映特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文化。”[3]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无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腐朽落后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存在的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对农村经济的掠夺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

第三,干扰了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设成就的外在体现,也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精神层面的要求。乡风文明的核心是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农村地区存在的腐朽落后文化对乡风文明建设形成了直接冲击:封建迷信等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严重干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于宗族血缘的农村族群划分不利于村民间的团结。

二 在甄别基础上将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到推动农村发展的轨道上来

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多元文化存在的情况下,若能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则文化能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或直接以文化生产力的形式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社会发展,或通过形成广泛的文化认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支撑。但若不能很好地对多元文化进行有效管理,则多元文化必将因为争夺文化市场而陷入争斗之中,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加大社会发展的成本,阻碍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必须以有效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对农村多元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合力。

坚持对农村多元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基于对当前农村文化生态现状的理性思考。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一些落后甚至腐朽的文化还能够找到生存的土壤,由于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消除其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运动的方式加以消除,而只能通过改善其生存土壤,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来逐步消除其对人们的消极影响,换言之,现阶段我们还必须面对他们的现实存在和短时期不能消除他们的现实;另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真正大众化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在农村,不仅部分地区未能有效地普及马克思主义文化,个别地区还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被排挤的现象。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普及之前,在人们真正完全认同马克思主义文化之前,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来填补农村文化市场,从而造就了农村文化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环境。

但承认农村地区多元文化的现实,并非肯定所有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要辩证地看待。对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文化,我们要加以肯定和正确引导;而对于那些腐朽落后、干扰和阻碍农村发展的文化,我们要运用各种手段加以消灭和根除。针对多元文化有可能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干扰,我们必须加大管理力度,使各种文化资源有效地整合到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1.以“发展”为终极价值,形成一种广泛的社会认同,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心理环境。坚持以“发展”为目标和价值基础,这是整合农村多元文化必须坚持的第一个原则。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可以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一种合力来推动经济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中,人们会自觉地将主要精力用在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上,社会各阶层都会尽最大的努力聚合所能聚合的力量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稳定也可以节省大量的社会成本,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中,国家权力机关的规模将会降到最低水平,政府用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支出降低以后,大量政府资本将会投向经济建设领域,从而形成“稳定红利”[4]。农村地区的多元文化都有着自身的价值基础,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现阶段我们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消灭。但我们必须让相信非主流文化的人明白:当代中国社会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发展,如果这些文化不能融入到推动发展的轨道上来,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完全偏离了发展轨道,成为一种不利于发展和阻碍发展的力量,则社会很难给其提供生存的土壤。

2.以文化多样性展示为范式,将部分文化资源融入到文化产业发展的轨道上来,在为其提供舞台的同时有效地规范其发展,有效地管理其影响力。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消亡同样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强制地消灭一种文化是不足取的。因此,针对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多元文化,特别是一些明显不合时宜但又暂时无法消灭的文化,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以文化多样性展示为其提供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文化建设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分,在文化事业的范畴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范畴中,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其引导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轨道上来,但同时我们又要承认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现实。一些落后甚至腐朽的文化,在价值取向上也许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而言,从文化形态的展示而言,是有其特定的文化价值的。保存好这些特定的文化形态,为世人和后人提供活的文化教案,同样是当代中国社会的责任。因此,对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我们一方面要防范其对农村社会稳定、农村主流价值体系的形成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又要为其存在提供一定的空间,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而“疏”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融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通过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融入到文化多样性的展示和表演之中,这样既为这些文化提供了一定的活动场所,也为相关人士的生活及文化的存续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以“社会化”为目标,将多元文化整合到推动农村和农民社会化、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发展视野下,城乡差距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导致城乡差距的原因既有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对立,也有农村居民自身素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城乡二元对立是导致城乡差距的根源;但从现实来看,特别是在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城乡二元对立、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城乡之间的差距除了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外,与农村居民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农村居民对现代化的认同和现代生产方式的认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5]。考察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到这种观念对立在农村居民身上的体现:以经济交往、工作交往为纽带的现代人际关系在农村地区不断遭遇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的挑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实施之后社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不断遭到以家庭为核心的小农生产方式的挑战;现代民主政治发展所需要的民众独立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遭到农村宗法势力的挑战……,这些挑战在不同的层面上阻碍了农村的社会化发展。为了发展,我们既要让农村居民明白社会化、现代化不可逆的趋势,也要引导他们根据时代的需要从封闭保守中走出来,并帮助持有落后文化观念的群体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序列中。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

在发展的视野下对农村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这是时代的需要。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在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一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虽然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文化还未能完全普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未能完全实现,但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我们必须在文化思想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二是由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所决定的,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具有革命性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导,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本质,能够帮助人们科学地批判各种腐朽落后文化;三是由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特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既是批判的文化,也是包容的文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和价值原则,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方法论和价值原则。在尊重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马克思主义文化既能够坚持其自身的科学性和革命的批判性,也能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为其它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空间,科学合理地吸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优秀元素,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使马克思主义文化和地区文化、民族文化结合,并使之时代化、大众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做到:

1.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甄别功能。农村文化多元并存,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在农村地区有一定的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居民缺乏文化甄别能力,无法识别一些腐朽落后文化的本质,从而为其所谓的“真善美”迷惑,不自觉地滑入这些文化所构筑的陷阱之中。针对农村居民文化甄别能力欠缺的现象,我们要加大马克思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力度,坚持不懈地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推介给农村居民。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广大的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自觉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地辨别和抵制各种歪理邪说,增强文化的免疫力。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导向功能。一些腐朽落后文化之所以在农村地区有一定的市场,也与农村居民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有关。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们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把握也越来越需要理性的思维支撑。但并非每一个民众都具有历史的理性思维,这就为一些歪理邪说提供了生存土壤。要引导人们自觉地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需要我们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人民,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引导人们科学认识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并科学地指出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使人民在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前,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导向功能,就是“要提高文化消费者的文化自觉,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袭,远离腐朽落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自觉走进和接受社会主义文化”[6],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自觉。只有当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之下,理性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那些打着灾异旗号恐吓民众归顺自己的腐朽落后文化才会彻底丧失市场,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3.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批判功能、净化功能。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革命性特征还要求我们在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批判功能。对于腐朽落后的文化,一方面我们要开启民智,以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民智的开启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批判功能,揭露腐朽落后文化的腐朽、落后本质,向人民揭示这些腐朽落后文化在农村传播的目的和对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不良影响。通过批判腐朽落后文化,削弱它们在农村的影响力,逐步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村地区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体系。

4.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发展功能。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其影响渗透到“硬实力”中,比较而言,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文化通过生产力的诸要素对生产力产生影响,形成文化生产力,使软实力转化为“硬实力”,从而达到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对农村文化资源进行甄别、批判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发展农村文化,一方面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我们要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充分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中国化的需求,需要将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发展功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大众化,使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要求,推动农村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生芽开花结果,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适合中国社会的实际,适合中国文化的实际。”[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正确理论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思想。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主导下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化解多元文化并存带来的文化认同差异与潜在的文化冲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农村的认同度,形成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合力。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01).

[2]黄向阳.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政府作用[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

[3]周正刚.文化繁荣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10-117.

[4]黄向阳.文化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4-106.

[5]张群喜.农民主体性的觉识与农民的解放[J].武陵学刊,2010(1):50-53.

[6]彭培兰,等.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成果共享的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8-22.

[7]孙熙国,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条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41-46.

2010-12-16

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委托项目“湖南省农村居民社会化发展研究”;湖南省科技厅2010年软科学项目“湖南乡土文化产业化研究”(2010ZK3118)。

周德新(1968-),男,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村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G120;G127

A

1674-9014(2011)01-0048-05

张群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