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分析的介入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

2011-03-20 13:12姚文阳
文教资料 2011年14期
关键词:宾客代词用法

姚文阳

(德清县新市镇士林中学,浙江 德清 313200)

常常听到学生们感叹,在学习语文时有三怕:作文、周树人和文言文,尤其是文言文。究其原因,文言文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凝练而又深刻,但离我们太过久远,甚至远过外语,连字词句的意思都不能了解,哪里还谈得上来体会文中的道?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文言文呢?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来表情达意的,是有它独特的系统的,如果学生掌握了其中的系统法则,不就能一通百通了吗?这个系统就是该语言的语法。因此,语法分析的运用在文言文阅读中是相当关键的。语法分析在文言文阅读中该如何运用呢?

一、通过分析词与词的组合,辨明其用法,理解其词义

文言文中的字词跟我们现在的字词还是有很多想通的地方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替代法”来解决。虽然有些词义项繁多,但一般而言,它们在意思上还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而且它在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基本是单一的。所以在解释文言词语时,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确定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即了解这个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它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意义。

如:“邑人”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孤立地看这句中的“宾客”,许多学生是很容易草率地回答“客人”的。“宾客”是有这个意义,但我们的目光如果放宽一点,就会发现,“宾客”是支配“其父”的,与“其父”构成动宾短语,译为“客人他的父亲”显然是不通的。邑人到底是怎么他的父亲呢?结合“宾客”的“客人”这一意义,联系一下“其父”,学生是不难想出“宾客”是当动词用的,而意思又与“客人”的意思有联系,这样学生应该能理解这里的“宾客”是“当宾客来招待”的意思,再联系到要用来支配“其父”,所以改解释为“以宾客之礼来相待”。

又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句中的“鼓”字,如果单独地来看,作名词解释也无不可,联系“填然”这个拟声词就讲不通了,通过语法分析,不难看出这里的“鼓”是动词。但是,确定了“鼓”是动词后,学生就很容易把“鼓”字错误地理解为“击、敲打”,为何?“鼓”后有代词“之”。这句话中的“之”真是代词吗?我们还是要从“鼓”字的语法分析入手,“鼓”在该句中用作动词,意思跟“战鼓”有关,所以应该解释为“击鼓”较为准确,那么如果“之”是代词的话,应该代的是“战鼓”,这样不是重复了吗?因而该句中的“之”不能作代词来解释,作助词来解释较为准确。

像上面这样的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活用词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临时性,而这一点是受一定的语言环境限制的,在分析时要注意活用词前后的修饰成分以及它们的结构关系。如果我们平时只是告诉学生,它本来是什么词,现在活用为什么词,意即什么什么,学生是难以理解透彻,也是难以记住的。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分析前后词的组合关系,再讲活用现象,学生就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记忆也一定能保持得持久些。而且,学生如果养成了这种分析的习惯,有些东西也就无须死记硬背了。

“而”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作连词,表并列或转折等关系,在阅读文言文时,有时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而”的这种作用来帮助分析“而”字所连的字词的语法上的运用,进而来理解其含义。

如:北救赵而西却秦。(《信陵君窃符救赵》)

该句中的“却”的意思,一时很难得出,那么我们就可以来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句中“而”两边很对称,可以看出两边的结构相同,左边“北”是“向北”,那么“西”也就该是“向西”的意思了;左边的“救”是动词“解救”的意思,右边的“却”也就该是动词的用法,联系上下文该不难看出是“阻止、击退”的意思。

二、通过成分的分析,把握句式特点,理解语义

如《爱莲说》中的一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讲解这个句子,我们一般总是问学生:句中“之”是什么用法?然后强调:这个“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学生听了记了,过后也忘了。后来,我从语法分析入手,叫学生先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并提醒他们可以从“爱”字入手。学生很快就划分好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爱的是什么,是“莲”还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行,再思考“之”字的用法,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再如《卖柑者言》中的一句:

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这个句子,直接就句式提问也未尝不可,但总有些“突兀”之感。明白的,你问了个无效的问题;不明白的,你同样问了个无效的问题。如果从成分分析入手,先问学生: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 (你),谓语动词呢?(察)“察”的对象呢?(是)之后再来引导学生与现代汉语作一番比较,这时学生就能很快说出该句的句式特点,从而明白“之”的提宾的用法,进而准确地把该句翻译出来。

成分的界定,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句式,理解词义,而且有时对我们的思维起着积极的作用,使我们的翻译规范而不随意。如《伤仲永》中的一句: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这个句子有同学就翻译为:“最终他沦为了平常人,那是因为他后天受到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从句意看,这样也可以。但严格地说,这样翻译不准确,“之”是“卒”的音节助词,应该看作一个整体,译作“最终”,而不是“最终他”。因此该句准确地应译作:“最终(他)沦为了平常人,那是因为他后天受到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两个翻译,虽然只是一个括号的差别,但是后句更规范更严谨。

三、通过分析句子间的关系,理解句意,确定词义

同词的组合一样,一段话中的句子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缀起来的。而这“一定的顺序”又反过来制约着我们的言语行为,规定着你说了“因为”,就得说“所以”;前面有个“如果”,后面就应该有个“那么”。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句与句的关系分析,推断词句的意义。

在文言文的阅读中,准确地解读和推断文言词句,对于阅读者来说,既是阅读必备的综合能力之一,又是一个难点之所在。但它却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前提,是关键。

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的一句: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末句译为“怎么知道鱼很快乐”还是“哪里知道鱼很快乐”呢?孤立地看这一句,似乎都通。但我们联系文末:“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一句就会发现问题。因为文末庄子在与惠子辩论时偷换概念,把“安”应解释为表反问的“怎么”强行解释为表一般的疑问的“哪里”,所以把“安知鱼之乐”解释为“哪里知道鱼很快乐”较为自然。

再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句话: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其中的“虽”的解释也值得探讨。在初中的文言文中,但凡出现“虽”,无非两种解释,即虽然、即使。而这两种解释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如果“虽”字后面所涉及的事情是“已发生的”就应作“虽然”解,反之亦然。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曹操,《龟虽寿》)该句中的“虽”应作“虽然”解,又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该句中的“虽”该解为“即使”,因为愚公不会跟智叟讲:“我虽然已经死了,但是我的儿子还在。”你人都死了,还怎么跟人讲话啊?所以,上面关于“虽”的解释根据后面的情况的是否已经发生来辨别是可行的。因此,我们现在以此来解释“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也应该是可以的。首先我们来确定“我”是否愚,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作者来验证。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这样的人能算愚吗?当然不能。那么,句中的“虽”该作“即使”来解释:所以我即使愚钝,最终学得了不少。宋濂不愚钝,当然是可以也应该能学好的,而且,本文写作的目的是要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因此,解释为“即使”讲不通。那么到底该怎么解释呢?这里还是应该解释为“虽然”。宋濂本就不愚,为什么自己要说愚呢?因为他谦虚,而且能更好地说明学习需勤奋。

又如《捕蛇者说》中的一句: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初读之下“犹信”很容易被翻译为“才相信”,但它还可以译为“还是真的”,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呢?我们看前面一句:现在从蒋氏一家的遭遇来看——下面该接什么呢?不妨再举一些相近的例子:

这件事,现在看来,

这件事,从你这个角度来看,

它们的下面应该接什么句子?应该接说话人对“看”的对象的评价性的话,表示说话人的看法。因此,“犹信”的主语应该是承前省略了的“孔子的话”,谓语是“信”。此句应译成:现在从蒋氏一家的遭遇来看,(这句话)还是真的。

语法、词汇是读懂文言文的工具,但文言文阅读的目的绝不止于“读懂”,重要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面对比重大、任务重的文言文阅读,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内在因素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最终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宾客代词用法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代词(一)
代词(二)
“作”与“做”的用法
名利如“宾客”
刘宾客常论医 信方传世
特殊用法
“遍赞宾客”句解
“撞车”、“撞衫”及其流行中的三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