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天培与广东

2011-03-20 13:12邓小群
文教资料 2011年14期
关键词:水师炮台虎门

邓小群

(东莞展览馆,广东 东莞 523888)

民族英雄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南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县)人,行伍出身。1803年,23岁时考取武庠生,后历任把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等军职。1826年任太湖营水师副将,同年督押海运漕米船自吴淞到天津,途中虽遇惊涛骇浪,仍能安全抵达,因而受到特别嘉奖。次年提升为江南苏松镇总兵。1833年署江南提督,1834年授广东水师提督。

在广东,关天培战斗了六年。在这六年中,他在海防建设、收缴鸦片、抗击外敌入侵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虎门海防的总设计师、人类禁毒的大功臣和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

一、筹划海防,殚精竭虑

关天培调任广东水师提督的1834年,正是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率兵船蛮横闯入广东省河之后,为了加强海防,清政府调他到当时是全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唯一口岸广州任职。关天培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为了专心致志搞好海防,先令妻子奉老母归里,自己带着三个家丁到广州赴任。就任后,他“亲历重洋,遍观厄塞”,根据虎门的险要形势,进行严密设防,设置了三重门户:以沙角、大角两炮台为第一重门户;南山、镇远、横档三炮台为第二重门户,并将其中的南山炮台加以改建,加筑石基,增设月台,弥补炮位过高的缺点,改称为威远炮台;狮子洋口的大虎门炮台为第三重门户。这三重门户也就是三条防线,紧紧地把守住珠江口的南大门。他一方面在第二、三防线之间,威远、镇远与横档的适当地段设置大铁链和木排,以阻拦敌闯入内洋。另一方面又亲自监督铸造大炮八千斤、六千斤者四十尊,六千斤以下者数百尊,分置各炮台,以加强防守力量。与此同时,他加紧训练水师部队,亲自驻扎在虎门督军操练,每年二月末、八月初,“分饬本标将备,率亲兵五百余名,分赴威远、镇远、横档、大浇、永安、巩固六处,练习炮准,其大角、沙角炮台等处,共兵六百四十名。每次操练可十日为度”。他整顿将领,严肃军纪,严格训练,提高了水师的战斗力,在反击劳军武装挑衅中经受住了考验。他还将建设虎门要塞的经验和汇集的有关资料,编成《筹海初集》四卷,并附有许多详细的地图和训练图、表等,以资参考。

二、督收烟土,尽心尽力

1839年春天,林则徐到了广州。关天培竭心尽力地投入禁烟斗争。1839年4月11日,林则徐、邓廷桢到虎门正式收缴英商鸦片趸船的烟土,关天培督率将领,分带各营兵船,在外国鸦片贩子面前示威。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具体组织及保护现场由关天培担任。

在虎门销烟后,由于英国领事义律拒绝林则徐要外商具结保证永不夹带鸦片的要求,英国的印度总督又派军舰到澳门,因而广州湾上战云日浓。林则徐、邓廷桢多次到海口炮台视察防御工事,关天培根据林则徐的意图,积极备战,有力地促进了收缴和销毁鸦片工作的顺利推进。1839年10月2日,林则徐为祝贺关天培母亲寿辰题诗,诗中赞他“一品斑衣捧寿卮,九旬慈母六旬儿。功高靖海长城倚,心切循陔老圃知。浥露英含堂北树,傲霜花艳岭南枝”。过了两天,林则徐赠诗邓廷桢,描写他们和关天培于中秋月夜登临沙角炮台,察看关天培的备战情况。诗中写道:“是时战舰多貔貅,相随大树撼蚍蜉,炮声裂山杂鼓角,樯影醮水扬旌斿,楼船将军肃钤律,云台主帅精运筹……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林则徐在这里把关天培比作汉武帝征南越时任命的楼船将军,对关天培整顿防务表示满意。关天培因禁烟有功而被道光帝赏加一级。

三、穿鼻御侮,大义凛然

关天培在广东沿海的严密布防,使英国侵略者在这个时期的挑衅与袭击都未能得逞。1839年9月4日,义律率兵船两艘、货船三艘行至九龙山口岸,以索食为名,突发炮火,进行挑衅活动,遭到大鹏营参将赖恩爵率领的水师猛烈反击,狼狈逃跑。11月3日,义律又阻挡英国商船具结,破坏中英正常贸易,挑起鸦片战争的前哨战——穿鼻海战。当时,两艘英国商船准备报请具结入口,义律亲率两艘英舰在穿鼻洋面阻拦,竟先行向正在巡逻的中国师船开炮袭击。关天培当即下令回击。挺立桅前,拔刀督阵,尽管关天培的指挥船受到了英舰的重点攻击,密集的炮火在关天培身边、头上呼啸,桅帆被炮火剥落一层,关天培的手部被敌方炮弹削落的桅木击伤,伤口流血,但他仍然持刀屹立,镇定自若地指挥水师反击。在他的指挥下,师船炮火首先击断英舰船头,别船炮火又击毁敌舰舵楼,被打得旗落帆斜的英舰不得不逃走。从11月3日至13日,在关天培的指挥下,水师官兵连续六次打退英军的进攻,粉碎了英军夺占官涌,以穿鼻洋为战船聚集基地的企图。战后,关天培得到清政府的嘉奖,道光帝在上谕里写道:“此次攻击夷船,提督关天培奋勇直前,身先士卒,可嘉之至!著赏‘法福灵阿巴图鲁’名号。”并下令“交部从优议叙,以示奖励”。

四、坐镇帅台,力战殉国

1840年12月,琦善以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的身份抵达广州,一反林则徐之所为,遣散兵勇,尽撤海防,将关天培数年来辛苦经营的虎门三道防线并木排铁链全数加以毁弃。关天培为此感到十分痛心,一再要求琦善采取抵抗的积极措施,都遭到拒绝。1841年1月,英军乘虚而入,攻陷沙角、大角两炮台,守军三江协副将陈连升父子和营兵数百人战死。但琦善却无耻地将二角炮台失陷归罪于关天培,因而道光帝便以“平时督率无方,临时又苍黄失措”的罪名,革去关天培的顶戴,“令带罪立功”。大角、沙角炮台失陷后,虎门失去屏障,形势万分危急。关天培坐镇前线,向琦善请求增援。可是,琦善唯恐防碍“议和”,不敢增援一兵一卒。关天培极为愤恨,决定死守。他拿出自己的银钱补充军饷,鼓励将士英勇杀敌,又将数枚脱落的牙齿和几件旧衣寄给家眷,表示了与炮台共存亡的决心。

1841年2月26日,珠江海口潮水大涨,英军乘机出动十六艘战舰,向虎门诸炮台大举进攻。横档、永安、巩固三炮台相继失守。当英国舰队开始袭击时,关天培便冒着敌人炮火,与游击麦廷章登上镇远炮台督战,并身先士卒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多次打退登陆的英军。眼看横档炮台行将陷落,他亲自点燃八千斤大炮轰击敌人。激战中炮身炸裂,一名随从大呼事不可为,劝关天培弃台逃跑。此时,关天培已负伤数十处,血汗淋漓,衣甲尽湿。就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他仍不忘国体,命令跟随他几十年的仆人孙长庆立即突围,把自己的官印送回省府。孙长庆大哭不去,坚持要背关天培下山,一起突围。关天培大怒,拔刀驱赶说:“吾上负皇上,下负老母,虽死犹晚也。汝不去,今斩汝矣!”孙长庆只得拿了提督印号泣而去。关天培率众与英军血战到底,最后壮烈牺牲,终年六十二岁。当时的著名诗人朱琦以悲愤地心情写下了《关将军挽歌》:“将军徒手犹搏战,自言力竭孤国恩。可怜裹尸无马革,巨炮一震成烟尘。”

关天培为国捐躯了,他苦心经营六年的虎门要塞也被英国侵略军攻占了,中国的南大门被骤然打开,但他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就连英国侵略军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称之为“最杰出的”元帅,并鸣枪致敬。当时尚在广州,已被革职的林则徐闻讯后,悲痛地写下了一副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既鞭鞑了自毁长城的琦善之流的卑劣行径,又讴歌了关天培等爱国志士的崇高民族气节。现如今,这副挽联仍然悬挂在江苏淮安“关公节忠祠”的楹柱上。

猜你喜欢
水师炮台虎门
故宫藏三册清代广州炮台图识读及其他
清代福建内外洋考
广州大黄滘炮台考论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虎门大桥路灯LED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虎门二桥BIM建养一体化建设
虎门长洲要塞佚名炮台考
戚继光建设与运用水师的卓越才能
湘軍水师的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