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的使用新意——以《岳阳楼记》为例

2011-03-20 20:28贾长峰
文教资料 2011年30期
关键词:岳阳楼记范仲淹文学

贾长峰

(东海县桃林中学,江苏 东海 222334)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自叶圣陶先生以来已有半个多世纪。如今我们天天呼吁进行教学改革,有些老师甚至连丝毫都没有变化——课堂步骤与人家出于一辙:仍然是“讲课文之前,先介绍作者……”。

介绍作者,我认为本身并无可厚非。两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这实在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好办法:了解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所做的特定的事,考察其成败得失、心理感受,对我们后人实在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的。然而,我认为这种方法在教学上实施阶段安排在开头是有很大的弊端的:如果过于依赖这些背景资料,一旦我们不能或者没有条件占有这些资料,则我们是否还能准确地把握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内容,还能正确地解读文本?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指出要从作品自身去解读和考察,即“披文入情”。“披文入情”与“知人论世”是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向。《知音》篇列举了著名的“六观”:“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提出从作品体制风格、章句安排、承继创新、表现手法乃至声律音韵等各个方面来探索情理,却没有观生平、观时代之举,完全不提“知人论世”的观点,却正和我们今天提出的重视文本的观点相符。文本者,即文学之本身。我们今天提出这个名词,正是要人们立足于文学本身去探究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这个探究过程,是一个感悟、印证和提高的过程,是一个熏染情操、丰富精神境界、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简而言之,是一个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

新大纲提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以我们绝不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那么对教材中的文学篇目,又有什么理由不把它当成文学?我们上这样的课,正应该重感悟与体会,切切实实把学生和文本就放到读者与作品的位置上去。如果我们先介绍作者,再介绍作者写作文本的背景、目的,那么下面的作品你还怎么讲?你会说,掌握思想所决定所浸透的情绪和观念是一回事,但掌握有关于他们的思想又是另一回事。但还要告诉你,具有思想和理智的观念是一回事,但知道哪些印象、情感和他们相对应又是另一回事。学生跟我们学的,绝不是死记硬背什么事情什么景物说明什么情感什么思想,而是这种事情如何表达了和为什么表达了这种情感。那种把文本中哪句话有什么样的含义不经思考而是动员学生去查资料、背资料,或者老师念教参,学生记教参、背教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的提升真的有作用、有效果吗?我是持怀疑甚而至于是否定态度的。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要获得一种情感上、心灵上、精神上的愉悦,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达到一种文化心理的构建,绝不是要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什么是什么”、“谁是谁”之类没用的死知识。

当然,我不是在否定“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我的意思是,在中学语文文学教学中,师生必须把自己的整个心灵,包括我们的生活和体验,思想和感情,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集中灌注到文本中去,与之契合,与之拥抱,激发起我们相应的情感体验,在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交感中,获得思维的磨砺、精神的启悟、审美的愉悦,而不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研究,去看景,去做一个看客。“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留到高等学府里做学问时再用岂不更好?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文本对生活真实模样的描述中体悟出那一点点的生活本质,而体悟这一点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把自己的精神投入文本中去,做一个情感上的参与者。

以《岳阳楼记》为例。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 《岳阳楼记》全篇的学习了解“文”和“人”的统一,还可以扩展至范仲淹的《渔家傲》,也可以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人与文进行比较阅读。把对文的理解和对人的了解统一结合了解。我们要把握住这样的原则,对范仲淹和文章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水乳交融、水到渠成的。研究性学习要求提供给学生以研究学习的材料,基于这一点,组织以下的材料可以补充范仲淹年谱中对范仲淹的介绍,那个是文言形式,可以出示史书资料记载。

《宋名臣言行录》记载:(出示以上两篇古文,可以引发出学生探究读其书想见其人的兴趣。这个资料,本身就是文言文,采用这个方法,了解内容,对于理解范仲淹比单纯白话材料作用要大得多。)

材料1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1]

范仲淹去世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可以见其在思想、人格魅力上的影响深远。

还可以增加范仲淹的《渔家傲》从多个角度理解范仲淹,理解《岳阳楼记》,教师可以高屋建瓴,有机穿插。其中可以针对性地探究范仲淹的人格文化。

材料2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材料3

宋代范公偁《过庭录》中关于《岳阳楼记》写作背景之说: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2]

材料4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材料5

《范仲淹传》秉公去私、廉洁自守。

据《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记载:

公(范仲淹)在淄州长白山僧舍读书,一夕见白鼠入穴中,探之,乃银一瓮,遂密掩覆。后公显贵,寺僧修造,遣人欲求于公,但以空书复之。初,僧怏然失所望。及开缄,使于某处取此藏。僧如公言,果得白银一瓮。

另据史料记载,范仲淹在南京(商丘)应天府书院读书期间,生活艰苦,“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范仲淹传》)。“留守有子居学,见公食粥,归告其父,以公厨食馈,公不食。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故遗以食物,而不下箸,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謝曰:‘非不感厚意,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这时的范仲淹还是一介读书的儒生,虽然生活贫寒,但对身外之财,他却分文不取;为了日后经得起清贫、清淡生活的考验,对别人馈赠的盛馔,亦无动于衷,其律己之严,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结合范仲淹的人生实践,可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他的人格思想。

一是独立精神——无奴气,有志气。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这就是“断齑划粥”。

二是理性精神——实事求是,按原则办事。“不为物喜”,就是不随波逐流,这种对独立的人格追求,仍然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

三是牺牲精神——为官不滑,为人不奸。“不以己悲”就是抛却个人利益,敢于牺牲,不患得患失。怎样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是判断一个人的道德高下的最基本标准。范后来为他写《岳阳楼记》,本身就是一种对朋友、对正义事业的支持,而这是要冒风险、付代价的。在文章中他叹道:“微斯人,吾谁与归。”他愿意和志同道合的战友一起去为事业牺牲。

总而言之,我认为“知人论世”是一种搞研究、做学问的方法,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不一定就要放在开头。其实,文如其人,可以结合文章的理解逐步落实 “知人论世”。观察课堂,几乎每篇课例都介绍了范仲淹这个人,但是都是在开头,这是一个误区。范仲淹的人格魅力都被提到,放在“作者简介”里,设计者确实也花费心思查找了资料,有的用多媒体显示史书资料中对范仲淹的身世记叙,有的是学案形式,但是要想到:“放在这个环节展示给学生,到底能给学生留下多少体验?”

[1]宋史.范仲淹传[A].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VOL314.

[2]转引自江立中.岳阳楼记.一朵迁谪文学的奇葩[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9,(3):56-57.

猜你喜欢
岳阳楼记范仲淹文学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我们需要文学
拥有一种“超能力”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的影响
我与文学三十年
八面观音 色相俱足——天一阁藏文徽明小楷《岳阳楼记》解析
范仲淹教子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