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体系

2011-03-20 20:28包有或戴智勇
文教资料 2011年30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理论课实效性

包有或 戴智勇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体系

包有或 戴智勇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伴随着自由主义、人文主义的复兴和全球化的不断演进,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多元文化的背景,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了较之以往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也使研究构建适应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凸显。

多元文化背景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评价体系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多元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方面,多元文化呈现出的较多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理性判断力和创新精神,能启发和提高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容易造成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弱化,容易使高职学生出现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和心理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带来冲击和挑战,影响高职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多元文化的背景,使研究构建适应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凸显。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内容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和高校师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多元文化背景和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特性,考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进行测量、分析、比较,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伴随着自由主义、人文主义的复兴和全球化的不断演进,社会日益多元,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趋势也进一步增强。较之一元文化不同的是,多元文化呈现出较多开放性和包容性,讲求思想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和充分交流。而一元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是受到禁锢的,在我国这种一元文化与皇权相对应;在西方,这种一元文化与神权相对应。皇权下禁锢的主要是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等人文思想,对民众实际需要考虑少,更关注政策的推行,士人“言必称孔孟”;神权下禁锢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思想,宣扬信仰高于一切。奥古斯丁直言不讳:“我信仰而后才理解。”那些推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信条、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人则受到思想禁锢。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多元与文化多样不同,文化多样是同一性质的文化体系中,可以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态,如儒家学说中的古文学派、今文学派、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等等,而文化多元是建立在不同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美学观等基础上的不同文化形态。

当前,中华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及其他类型的民族国家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总态势下,各擅其长,各有其位。与此同时,尽管民主、法制、人权、平等等经过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检验并已成为人类基本精神的普世价值得到更多认同,尽管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依然凭借其发达的技术和成熟的大众文化制作经验横扫全球,凸显其文化强势,不断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内容的教学带来冲击,容易使高职学生出现信仰危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应考察高职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并内化为自己道德行为准则的情况。

还要看到的是,高职生受到来自社会上鄙薄高职教育的观念和就业现实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加上自身素质相对较低,自我定位存在的偏移,自卑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时刻缠绕着他们,在多元文化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容易出现道德失范和心理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增强学生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能力,抵制腐朽落后文化思想侵蚀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实效,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了新要求。评价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就应考察教师按照教学对象的思想、行为和发展特点,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的状况。

另外,高职教育具有的职业性、应用性和面向地方性的特点,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与普通高校一样强化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教学内容外,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要在高职教育“必需,够用”原则的基础上,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三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在追求理论深度上下工夫;特别是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让学生走出“象牙塔”,主动贴近社会,涉足不同行业,深入企事业单位,通过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地方发展。因而,评价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还应考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在推动高职学生各项活动开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情况。

在对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行评价时,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对教学对象接受教学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从横向的角度对教学对象和未接受教学的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但主要还是应从教学主客体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内容来进行。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目标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和言论自由,各种思想观念、文化相互激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愈显重要。在教育领域,我们耳熟能详的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高职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要角色,以他们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发展就应该成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目标。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他们的责任。从事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高职院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就需要他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有好的发展。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备职业技能、职场应变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则是历史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不仅如此,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评价目标还应强调对教师影响高职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进行审视、分析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建立起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等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能够进行自我激励并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和得到帮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使学生都有成就感、责任心,都有上进的欲望、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培养创造精神,不断发展自己。

三、建立适应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的主体地位提高,需求也各有不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在保证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同时,应明确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和保持教学对象个性的多样化,改变依靠教师的业绩和能力来评价教师和采用考试、考核、测验来评价学生的传统方式,以全面的评价原则、合理的评价方法、创新的评价机制共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适合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应严格遵循评价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动态性与静态性等相结合的评价原则。既要使评价体系构建、评价方案制订、评价活动开展符合高职教育特性和高职师生身心发展规律,具备科学性,又要使评价指标可测评、方法可操作,体现可操作性;既要对教师有步骤开展教学状况、高职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政治观点并内化为自己道德行为准则情况、高职学生各项活动开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情况的整体认识,得出一个定性的结论,又要对教师的业绩和学生的成绩进行数值量化评价;既要有对教学实效性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静态描述,又要有对教学实效性过去、现在情况的了解,并研究分析未来趋势,在纵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

其次,建立适合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还应采用立足过程评价,坚持全面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提倡多次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时既要有某个时期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又要有平时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理想道德和遵纪守法情况,以及平时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方面的形成性评价;既要有教师业绩和学生成绩的评价,又要有教师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成绩和学生自身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评价。除此之外,应淡化评比与排队,可以通过纵向比较,从师生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进行评价,还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应该看到的是,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高校教师,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而皮格马利翁效应和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教学中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成绩的提高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要让学生都树立一个信念:“我能行!”另外,当学生对测试成绩不满意申请重考时,教师可推迟判断,多次评价,把重考分数记入成绩表,使每一位学生都领略成功的喜悦。

最后,建立适合多元文化背景要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评价体系,应构建把师生的自我评价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及学术中介评价机构等社会力量的评价有机统一起来的开放、综合的整体评价机制。在评价时,应鼓励师生自主提交评价材料,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师生对自身存在的优势、不足和进步形成清晰的认识,提高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切实发挥评价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听取汇报、访谈、观摩、考察、阅读原始档案等方法全面客观了解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状况,指导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推动考试制度改革,杜绝考试出偏题、怪题,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负担,重视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考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区别不同评价对象、明确各类评价目标、有着严格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及具备动态专家库的非政府性的学术中介评价机构则应推动建立,并通过立法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使社会各界广泛地参与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活动中来,确保评价客观、公正、科学。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刘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的评价标准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4).

[4]李伟东.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J].茂名学院学报,2008,(05).

[5]任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分析[N].光明日报,2010.

本文为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A10408S,课题主持人:包有或。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理论课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