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地区番茄树的高产栽培技术

2011-03-22 05:09黄渊军
长江蔬菜 2011年15期
关键词:供液网架营养液

黄渊军

长江下游地区番茄树的高产栽培技术

黄渊军

近年农业观光旅游在我国各大城市的近郊悄然兴起,形成一股热潮,尤其是色彩鲜艳,含糖量高的迷你番茄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为此,设计一套一株结1万~2万个小果型番茄的番茄树,每667 m2栽8~ 10株。

1 设施的建造

要求大型连栋大棚,最好夏季有外遮阳、排风机设施,冬季有补光、保温及加温设施。

1.1 营养液罐(储液池)

主要是配制和储存营养液。可选用塑料罐或砖砌成,要求密封性好,不漏水。容积根据定植的株数而定,每10株番茄需2~4 m2。

1.2 栽培箱的设计

栽培箱设在大棚或温室的中心位置,用红砖按等距间隔砌成1.5 m见方,深40 cm,箱内衬黑色薄膜,在箱底部中间薄膜上平放一根与箱体等长,直径7.5 cm的半圆形PVC管,作为排液管。并在排液灌管上每隔3 cm打两排3 mm的孔,用于透气和排液,然后铺一层10 cm的陶粒,把表面平整后再铺一层防虫网,再填充栽培基质。

1.3 供液设施

供液主管道可用直径3.2 cm的PVC管或3.2 cm的PE管,把水泵、定时器、电磁阀、过滤器、供液主管及支管和滴头连接起来,每个栽培箱均匀放置16~20个滴头。

1.4 栽培网架设计

网架高1.8~2.5 m,用直径5 cm圆型钢管或方钢作成栽培架,然后再用直径12 mm的细钢丝绳在顶部纵横的拉紧,网格大小为25 cm×25 cm。

2 栽培基质的选配

栽培基质用草炭∶珍珠岩∶蛭石2∶3∶3配制而成,每1 m3加苗菌敌100 g,石灰粉2 kg。由于番茄树生长周期长,为了防止基质透气性下降,尽量保持基质不积水,并在基质中加入一份直径5~10 mm的陶粒,装基质时切勿踩踏栽培箱,以免影响透气性。

3 番茄育苗

3.1 品种选择

要选择耐高低温及弱光,抗病性强,分枝旺盛,根系发达,持续结果良好的无限生长品种,一般以果皮厚,耐储存,口感风味佳的樱桃番茄为主,如京丹6号、黑珍珠、黄金珠、绿宝石、粉娘等。

3.2 播种育苗

以保护地加遮阳网、防虫网育苗为主,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冬季和夏秋育苗为主,冬季11月上旬、秋季6月底7月初最好,8月上中旬定植。育苗基质的配比为草炭∶珍珠岩∶蛭石3∶1∶1,每1 m3加硫酸钾复合肥1.5 kg,苗菌敌100 g,pH值为6.5左右,拌匀后含水量为65%,装入50孔的穴盘,每穴播1粒种子,播完后覆盖0.5 cm左右的蛭石,浇透水。冬季畦面覆盖白色的地膜,秋季覆盖遮阳网。发芽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为宜,当有60%种子出土时及时揭去遮阳网。

3.3 苗期管理

选择晴天上午浇水,尽量保持见干见湿,当苗有6叶1心时移入直径20 cm塑料花盆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叶片之间会相互遮蔽,可适当移稀花盆,尽量使苗子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如果条件容许,尽量多移动几次花盆,苗高30 cm即可定植。

4 定植与管理

4.1 营养液的配方

每1 m3水加硝酸钙950 g、硝酸钾810 g、磷酸二氢钾155 g、硫酸镁500 g、EDTA-铁钠盐15 g、硼酸3 g、硫酸锰2 g、硫酸锌0.22 g、硫酸铜0.08 g、钼酸铵0.02 g,微量元素另配,配制营养液时为防止沉淀,把称量好的硝酸钙先放在一只桶中溶解,然后把大量元素依次称好放在另一只桶中溶解,先把硝酸钙溶液倒入池中充分的搅拌,过10 min再把另一只桶的营养液倒入水池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微量元素,EC值为2.8~3.0 mS/cm,再调整pH值到6.5左右。

4.2 营养液的供给与管理

将配好的营养液用水泵输送到栽培槽,使之循环。调好定时器,白天每隔50 min供液一次,每次供液10 min,但回液管要有营养液流出。要经常测试回液的pH值和EC值,并及时把pH值调整到6.5左右,EC值在2.8~3.0 mS/cm。夏季由于高温蒸发量大,营养液的浓度会不断的变化,使水中的EC值增大,因此必须要对基质的养分进行检测和补充。定期用清水淋洗栽培基质,使EC值回到正常。

4.3 植株调控

当苗高30 cm时即可定植,每个栽培箱中心栽种一株,然后再用尼龙绳把主蔓吊到网架上,使所吊的蔓成倒三角形,吊蔓应选择晴天上午,以免防止折断株植,株高达到1 m左右时开始预留枝条,可采用3枝6杈12分枝的整枝方式,等长到网架时留20~ 25个以上枝条,网架以上保留200个枝条,然后采用连续打尖多秆整枝法,促使长满整个栽培架,把长枝条均匀的拉向四周,再把短的枝条拉向中间部位,使整个网面均匀的布满枝条,剪除网架上下多余的侧枝和黄老病叶,以有效改善通风透光,合理的利用光能。整枝后为防止伤口感染,涂抹70%甲基托布津15~20倍液的浆糊。

4.4 保花留果

长枝条上架后2 m以内不要留果,保证有足够的营养供枝条生长,当花穗形成后应及时的牵拉到网下,为避免折断花穗,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有少量花朵开放或半开放时,当天上午用25~30 mg/L的坐果灵喷花,当有大部的花朵开放时,间隔2天喷花一次。根据大棚、温室的环境条件、季节、观赏目标以及植株的长势情况来确定留果数,每年的3~6月和9~11月可多留些果,夏季和冬季不能留果太多,否则很容易造成植株的早衰。

5 环境的调控

5.1 温度的管理

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2~28℃,夜间温度控制在15~18℃,昼夜温差控制在10℃范围内,夏季高温季节重点是遮阳、排风、降温,确保安全度夏。冬春季节白天温度保持在22~28℃,晚间温度控制在12~18℃,最低温度应在12℃以上,当白天温度低于20℃、晚间低于12℃时开始加温。

5.2 根际温度管理

栽培箱内铺设一根200 W的电热线,最好铺在基质的中部,用控温仪将温度控制在21℃左右,以保持根部温度的稳定。

5.3 光照的管理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秋季10月中下旬,天气逐渐转凉,光照也逐渐减弱,处于结果时期的番茄树不能正常结果,此时应采取补光措施,把植株冠层的光照度补充到3 500~5 000 lx,光照时间延长到12~14 h。阴雨雪天白天也应补光,晴天早晚进行。夏季8:00左右要拉开外遮阳,16:00后再收起外遮阳。

6 采摘

当各个品种成熟后,网架下挂满五颜六色的小果,游客们喜欢自己采摘品尝,但要告知游客不要损伤果枝以及采摘没成熟的果实,最好能串采。

7 病虫害的防治

树番茄的病害以防为主,要确保根基部的干爽,不能把水肥直接浇到主干基部,而且根基周围覆盖的基质不能超过子叶节位以上。在主干根系增粗后,扒开基质裸露根茎部晾干,用海绵或无纺布覆盖在根茎部,如果发现根茎表皮有变色、流胶、萎缩等现象,要及时的用刀片削去病部至健康组织,伤口用1 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消毒;然后再用30~50倍液的杀毒矾浆糊涂抹。另外注意防治病毒病 、灰霉病、青枯病、早疫病,粉虱、蚜虫、斑潜蝇等病虫害。病毒病主要发生在秋季的苗期,尽量选用防虫网育苗,用20%病毒A 500倍液,每7~10天防治1次;灰霉病用50%速克灵600倍液防治;青枯病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防治;早疫病用72%克露(霜脲·锰锌)600倍液防治。粉虱、蚜虫、斑潜蝇可在棚室内张挂黄板或用36%啶虫脒3 000倍液防治。

致谢:本文承蒙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李式军教授修改,在此表示致谢!

黄渊军,江苏常州市春燕蔬菜专业合作社,常州武进邹区蔬菜产业园,213148,电话0519-83580028,E-mail:huangyuanjun_2008@yahoo.cn

周超广,上海实满丰种业有限有限公司

2011-6-20

猜你喜欢
供液网架营养液
综采工作面长距离供液技术研究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液压支架用乳化液泵站同步供液方案的优化
大跨度不等矢高螺栓球网架安装技术
屋顶大型钢网架球节点测量应用研究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网架结构设计软件对比分析
某网架杆件弯曲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加温器减轻外周静脉输注高渗营养液所致局部刺激症状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