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发展过程的思考

2011-03-31 05:53
关键词:理论研究

王 宏

(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发展过程的思考

王 宏

(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理论是伴随着其革命实践活动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萌芽、形成、完善和系统化、丰富和发展几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发展;过程

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一贯重视、提倡并且身体力行调查研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缔造我们党的最初年代开始,就一直提倡和实行对社会客观情况的调查研究,就一直同理论脱离实际、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一切从本本出发和上级指示出发而不联系具体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1](P114-115)在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中,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最多;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毛泽东同志专门论述调查研究的著作也最多。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形成、完善、丰富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萌芽阶段

青年时期,毛泽东就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向社会学习。他在《讲堂录》中说:“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而已。”[2](P49)他认为不仅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社会。在1917年夏至1918年夏的一年中,毛泽东曾三次以“游学”方式考察了长沙附近和洞庭湖畔的广大农村;1918年冬至1919年春,又曾两次到北京近郊长辛店铁路工厂进行调查。这个时期的调查,其主要对象有农民、工人,社会上的名流,寺庙里的佛教徒,以及在衙门当门房的老人等。调查的内容包括山川自然条件,名胜古迹,民间风俗习惯,民众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官府的黑暗腐朽,以及国内外各种主义和学说等等。通过这些调查得到了最初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感性认识。

除实地考察外,毛泽东还非常重视通过报纸了解社会情况。他说:“1911年到1927年我上井冈山为止,我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3](P32)青年时代毛泽东还注意外国革命经验的研究。他说:“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4](P96)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组织许多新民学会会员到法国勤工俭学,调查研究外国的社会情况和革命经验。但是毛泽东自己没有出国,他说:“我觉得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得不够,我把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5](P126)

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社会调查思想和实践,使他能够经常接触社会实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务实的精神。毛泽东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出发,把调查研究作为认识社会,揭示真理,帮助寻找中国出路的重要方法,这在我党历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

二、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形成阶段

二十年代中期和三十年代早期是毛泽东社会调查实践最活跃、调研成果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阶级等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写出了许多重要的论著和报告。1925年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927年为支持农民运动,驳斥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初步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思想。毛泽东还先后撰写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报告为我党制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路线和农村的阶级政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毛泽东不仅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实地调查,而且在社会调查的理论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29年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明确提出把调查研究作为纠正主观主义的方法。他指出:“因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6](P91)“使全党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坠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6](P92)这些论述明确指出了调查研究对于形成党的斗争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意义。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第一次做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6](P109)的著名论断,这部著作还对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调查方法和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长期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系统论述社会调查问题的第一部专著。

三、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完善和系统化阶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社会调查理论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进行了艰巨的理论创造工作和把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指导工作。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和《矛盾论》,集中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同时也为毛泽东的社会调查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此外,在这一时期,毛泽东还发表了《(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关于农村调查》、《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并领导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等中央文件。毛泽东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从转变党的思想作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高度,系统阐述了调查研究的意义、目的、态度和方法,使调查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的结合起来,赋予调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从而使我党的调查研究理论更加完备和系统。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的社会调查理论已逐渐为全党所认识和接受。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大力倡导和具体组织下,全党逐渐形成了调查研究之风。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相比,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已经由他个人直接深入实际、深入社会,转向推动全党同志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同时,调查研究的理论也被广泛地运用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和土地改革中去,因而使我党的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实践中,调查研究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四、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以及1961年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和党中央曾多次强调和阐述调查研究工作对于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反复号召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与此同时,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多次巡视祖国大江南北,调查各地的情况,倾听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并组织和领导全党同志在各条战线上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工作。这些调查研究活动对于我们党正确地制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纠正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克服困难,取得各方面的伟大成就,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在调查研究的理论上,毛泽东根据我们党进行调查研究的历史环境、任务和具体条件所发生的变化和特点,对调查研究的新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和总结,进一步阐述了调查研究的认识论意义,提出了“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两种调查方法;强调调查研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深刻阐述了调查研究、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三者的一致性;反对各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所谓的调查研究,从而深化和丰富、发展了他的调查研究理论。

遗憾的是,在毛泽东晚年的实践活动中,忽视了正确的调查研究,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工作指导方针上发生了某些重大失误,但他在调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仍然是无法否认的。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李锐.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3]〔美〕埃德加·斯诺.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M].吴亮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周士钊.湘江的怒吼-“五四”前后毛泽东在湖南[A].载《五四时期的社团》第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吴亮平,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79.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王宏(1968-),男,硕士,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