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县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与发展的探讨

2011-03-31 12:21刘殿伟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阅览室管理人员服务

刘殿伟

(永平县图书馆,云南永平 672600)

贫困地区县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与发展的探讨

刘殿伟

(永平县图书馆,云南永平 672600)

对本地区县、乡共享工程所建设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发展分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①目前的现状,②存在的问题,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功能,④共享工程的作用。要使此项工作能够健康、持续的开展,必须在人、财、物三个方面加大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实行规范化管理。

共享工程建设;电子阅览室;管理与发展

近3年来,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已投入了大量资金,共同组织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是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重点文化创新工程。文化共享工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以互联网、政务外网、卫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光盘、移动存储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创新,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全面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点,努力实现“村村通”〔1〕。

一、基本情况

就我州而言,截止2010年6月,全州12县市的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已全部完成,全州有110个乡镇,乡镇基层服务点建设已完成83个,建设面已达75.5%,到2011年6月,乡镇基层服务点建设基本上已全部完成。足见中央对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是很重视的,投入是巨大的。而地方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应认清共享工程建设的目的意义、功能作用。提高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投入,规范管理。

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的功能与作用

(一)情报文献信息检索

电子阅览室不仅可以提供馆内各种电子数据库的信息,又可通过因特网进行全球范围信息检索,为读者提供快捷、方便、高质量的信息检索服务。

(二)因特网服务

电子阅览室是上网的好场所,读者可以通过多种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可以进行文档收发,文件传输,接受远程教育,开展网络会话,参加电子会议,浏览国内外新闻,能及时从网上了解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从网上获取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如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商贸、交通运输、日常生活常识,可以给农民带来财富。因此,电子阅览室已成为读者了解世界的窗口。

(三)绿色网吧功能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网络信息通过服务器过滤,内容是积极健康的,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上机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在此查阅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料和文化知识。

(四)培训功能

网络信息时代的读者要想更好地获取知识信息,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图书馆要承担起辅导、培训读者,提高计箅机知识的责任,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了计算机上机实习的机会,通过计算机教学软件和教师指导培训,能较快地掌握和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能力,并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五)文化娱乐服务

电子阅览室有完善的多媒体视听设备和软件,读者可以在学习、工作之余,来此欣赏丰富多彩的电影、电视、文学名著、音乐、美术、动画、各项体育活动等,从而培养自已的业余兴趣爱好,达到发展兴趣,陶冶情操,娱乐休闲的目的。

(六)其他服务功能

电子阅览室还能为读者提供诸如文件编辑打印,文献资料打印,电子载体文献下载及文件拷贝等多方面的文献信息服务。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运转困难

电子阅览室的上网费、电费、设施维护费等,很多县政府都没有打入财政预算,靠单位东拼西凑解决,设备坏了无法修理,花线的事不能做,电子阅览室难以正常运转,难以充分发挥功能作用,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这方面乡镇基层服务点更为突出,有的甚至为了省钱,减少电子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减少、甚至不搞网络培训活动。

(二)人员配备不合理,未能满足计算机维护及读者信息服务需求

在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服务中,读者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往往需要计算机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指导解决,要能提供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信息资源随时更新,整合利用。另一方面是,对地方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工艺、文物古迹等不能有效的挖掘、整理、数据上传,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对设备要随时进行维护,排除故障。而与此相矛盾的是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及服务岗位仅依靠一般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缺乏计算机专业技术和工作责任心较强的管理人员。何谈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这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乡镇基层服务点配备的管理人员更是如此,随意安排文化站的一般办事人员进行管理,仍缺乏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现有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服务“三农”,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功能体现不出来。

(三)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具体表现在:首先,未能建立针对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制度》中《计算机维护责任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使得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计算机系统故障进行处理,故障得不到根本解决,读者在使用中问题不断,对电子阅览室的用机环境十分不满。其次,由于图书馆长期以来的用人机制体现的是能者多劳,少有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制定的激励机制往往存在制度不健全或力度不够,造成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维护管理中形成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局面出现,严重打击了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管理能力。最后,管理人员缺乏危机感,安于现状,阻碍了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很大一部分乡镇基层服务点的管理更令人担优,没有什么管理制度、措施可言,文化站工作人员经常被乡政府安排去搞其它工作,电子阅览室有时间就开,无时间就关,且经常是关门闭户,未定时、按时开放,设备成了一种摆设,信息资源更是得不到合理利用,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

(四)管理人员对读者管理无力,未能为读者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

管理人员在读者利用电子阅览室的过程中,未能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认真执行。电子阅览室存在下列问题:室内空气污浊,电磁辐射大,环境污染严重;室内卫生差,设备与电脑桌布满灰尘;青少年读者嘻戏打闹、高声喧哗;随意上机玩游戏,而不是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不自觉的读者随意插拔插头、开关计算机,设备损坏严重。

(五)宣传力度不够,电子阅览室建设的目的意义不明确

由于图书馆自身忽视了对社会的宣传引导,一些民众误把电子阅览室等同于个体商家经营的网吧,甚至不予理解。

四、电子阅览室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从运转经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电子阅览室管理等方面进行强化,加以落实到位,使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工作正常有效的开展。

(一)运转经费问题

必须由中央或省、州人民政府每年拨给每个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4-5万元的运作经费,拨给每个乡镇基层服务点0.5-1万元的运作经费,这样统筹安排,才能保证县、乡两级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工作正常、有效的开展。因为目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贫困县的财政都比较吃紧,而且城乡差距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再加之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县都难以解决经费问题。

(二)计算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问题

要安排本单位有计算机专业技术、并且有很强工作责任心的人员承担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工作,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不仅要具备图书馆学知识、外语知识、还要通晓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本单位若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要进行引进,人才是关键,乡镇基层服务点的管理人员也必须如此。另外,省、州文化主管部门也要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地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仅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还要对设施设备、网络系统进行维护,使其安全运行,这样才能做好电子阅览室的整体服务工作。

(三)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科学管理

电子阅览室以其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方式,广阔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图书馆一块先进的服务阵地。然而,电子阅览室的安全运行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人员,也直接影响着电子阅览室服务工作的开展,所以,需要建立一整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作为科学管理的保障。乡镇基层服务点也要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要专一,规定出符合地方特点的开放时间,按时开放。另外,根据乡镇的规模,可将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合并为一室,或者两室相邻,由一人专门负责管理,这样,既便于管理,也节约了人力财力,两室也互为联动。

(四)制定严格的读者管理制度,加强读者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读者管理制度主要是用来规范读者行为的,如《读者须知》等。电子阅览室里存放的都是计算机和各种辅助设备,因而对读者的要求除有一般的行为规范外,还应有使用设备的规范,如未经许可读者不能擅自安装和使用自带光盘和软件等的管理制度的制定,使读者都按章操作和管理。同时,要加强读者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加强读者的道德修养和安全意识,认识到违规操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配合管理人员管理,养成正确操作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通过日常辅导、讲座、宣传栏等形式,对读者进行网络知识、计算机检索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使读者掌握正确的检索技能和方法,减少因缺乏经验而导致的误操作。还要教育读者爱护电子阅览室的一切设施,不可损坏。爱护室内环境卫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扩大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做好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个体商家经营的网吧有着本质的区别,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提供的服务是无偿的、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它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它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建立这样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县、乡两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电子阅览室的功能才能够充分发挥,真正服务“三农”,为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信息支持。也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电子阅览室成为本地区文化信息资源的中心,国家大量建设资金的投入才有意义。

〔1〕王红.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4(1):48.

Discussion about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haring Project of County and Township Cultural Informational Resources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LIU Dianwei
(Yongping County Library,Yongping,Yunnan 672600,China)

The author discusses in detail about the construction,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in local county from four aspects: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existing problems,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this project.To make this work can be developed healthily and constantly,we must invest increasingly in three areas of human,finance and material,as well as introduce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alents,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and implement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sharing project;electronic reading room;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G250.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2345(2011)10-0073-03

2011-08-15

刘殿伟,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责任编辑 董 杰)

猜你喜欢
阅览室管理人员服务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