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走出保护性衰败与建设性破坏困境之路

2011-04-01 09:49
城市观察 2011年3期
关键词:老城城市更新有机

◎ 徐 琴

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走出保护性衰败与建设性破坏困境之路

◎ 徐 琴

历史文化名城或城市的历史街区经常陷于保护性衰败或建设性破坏两大文化和社会困境之中.两大困境的突破之路在于通过有机更新实现城市的文脉延续、文化传承、文化再生与城市复兴.有机更新就是集物质更新、生活改善、文化再生和社会活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更新.有机更新要求以谨慎的渐进式更新取代草率的激进式更新,以"自下而上"的自愿式更新取代"自上而下"的指令式更新,以多个主体的合作行动取代强势集团的单边行动.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街区 有机更新 城市更新

今天,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已经在理念层面得到了国人的普遍重视,城市历史街区的急速更新与文化依存的顿然消逝,都会引来一片痛心疾首和扼腕叹息.但每当进入实践层面,面对汹涌的城市化大潮,面对老城破败的建筑和街景,面对老城居民局促的居住空间和残破的基础设施,面对改善民生、美化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的政绩压力,文化保护、文化传承的位置总是被自觉或不自觉地边缘化.如何走出一条城市物质更新与文化保护兼容共生的路子,依然在不断地挑战着当代人的智慧.

一、城市更新面临的文化与社会难题

由于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持续不断的更新是任何城市得以存在并不断获得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与此前任何一个时代那漫长而缓慢的城市发展进程不同,现代的城市更新在速度、规模和影响面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城市更新所遇到的技术性障碍不断被突破,而面临的文化与社会难题则愈益复杂.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矛盾尤为突出.

历史文化名城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拥有长期积淀的、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有各类物质形态的城市设施:诸如建筑、广场、桥梁、园林、街区等;也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包括习俗、礼仪、节庆、历史事件、传说、工具、工艺、技能等①.就城市更新而言,主要涉及的是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分布一般集中于两类地区:一是各个城市的风景名胜区,二是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对于位于风景名胜区、或者已经被辟为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言,各地一般都进行了较为持续的、专门化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并不直接面临城市更新的冲击.目前遭遇困境最大的、矛盾最为尖锐的、面临的文化与社会难题最深刻的,是城市中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街区.

城市历史街区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经济社会特征.首先,区位条件优越.历史街区一般都是一个城市早期发展的起源地,是城市的中心地区.历史上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商贸中心,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扩张,商贸中心会有所变化,但多数历史街区,依然地处城市的中心商贸圈,或者紧邻现代的商贸中心.其次,交通便利,这与历史街区地处城市中心区位是密切相关的.第三,人口密集,人口构成复杂.由于历史原因,历史街区长期以来都是城市中人口密度较高的街区,多数城市历史街区的人口密度都明显高于整个城市市区的平均人口密度.这里不仅密集地居住着可以上溯几代人的本地居民,而且还因其优越的位置、便利发达的交通以及低廉的房租(因为多为老旧住房),成为外来人口集聚的地区.第四,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为低下.很多历史街区由于长期失修,住房质量、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不良,在住房商品化时代,高收入群体和中上阶层都已经逐步搬离了这类街区,在此沉淀下来的主要是无力搬迁的、低收入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

正因为上述特点,历史街区既是级差地租的高端,又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低谷,并且与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的压力相交织,导致城市的历史街区普遍陷入两大文化与社会困境:一是保护性衰败.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由于其历史文化价值较高,长期以来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并限制开发.但在这种保护多为静态保护,政府和居民都很少给予投入,很少对其建筑、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与更新,以至于此类街区虽然被列入保护名册,但却急速地衰败下去.房屋年久失修、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差、公共空间不足,生活与其间的居民要么逃离,要么忍耐,导致人口老龄化和阶层弱势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物质和社会的衰败相叠加.二是建设性破坏.由于历史街区的高地产价值,不可避免地成为市场主体竞相角逐的稀缺性空间资源.而在静态保护下的加速衰败,又不断加剧着城市政府在改善城市设施与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美化城市形象、增强投资吸引力等方面的政绩压力.在市场驱动和政绩压力的双边挤压下,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虽然经过多年的保护,最终还是难以抵御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轰鸣的推土机声中化为瓦砾,被高耸入云的现代摩天大楼取代.南京的门东门西地区就是一个从保护性衰败迅速走向建设性破坏的历史街区,目前门东地区已经拆除完毕.而集聚了大量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的门西地区,此前一直是列为整体保护的历史街区,也已经被成片地拆除,虽然还零散地保留了一些文物建筑,但整体保护已经不可能了②,具有城市文脉和地标价值的历史街区风貌特征将难觅踪迹.

二、历史文化名城有机更新的实践

为了突破保护性衰败和建设性破坏的文化与社会困境,将城市文化整体性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追求社区综合发展、试图实现文化再生和城市复兴的"有机更新"理念,逐步取代消极的静态保护和单纯的物质更新,在国内外很多城市的更新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并且确实使许多深陷于保护性衰败的历史街区避免了建设性破坏的劫数,使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有机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并且成为现代城市中最富魅力的街区.

新加坡河沿岸地带的整治和更新,可以说是城市中心区有机更新、文化再生和城市复兴的经典案例.尽管新加坡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与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相比,其开埠历史可以说是短暂的,城市的文化积淀并不深厚.但今天的新加坡,不仅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赢得"花园城市"的美誉,同时也以各具特色的历史街区、古建筑、风俗民情等展示着多元文化的风采.新加坡河沿岸地带,紧邻现在的CBD,历史上曾经是码头、货栈、商行云集的区域,保留着典型的南洋风格建筑群.1990年代初期,市区重建局对新加坡河沿岸滨水地带,主要是驳船码头和克拉码头,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市区重建局对这一历史地段的整治目标不是静态的维修和保护,而是动态的保护和开发,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古建筑群的维修更新与为商业发展提供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治理新加坡河的水质,使其达到观赏水的标准;同时建设既可以观光又可以通行的滨水人行道,布置绿地广场;系统地布置了环境灯光和绿色景观;将沿河的历史建筑依照原貌进行修复,按可以作为商业服务的功能要求全面更新内部设施.更新以后的新加坡河沿岸,历经风雨的历史建筑焕然一新,但传统风貌十分浓郁, CBD的摩天大楼建筑群作为背景,现代与传统形成对照与呼应;新加坡河中游船荡漾,驳船码头和克拉码头被打造成一个世界水准的、魅力无限的户外游览和休闲场所,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

"上海新天地"是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成功范例."上海新天地"紧邻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淮海路,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遗址纪念馆.新中国成立前曾是法租界,主要建筑物是上海特有的石库门房屋,是一片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独特住宅建筑群.总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和许多城市的旧城区一样,这一地段也曾经是建筑陈旧,设施落后,交通和居住拥挤.境外开发商投资对这一地段进行了全面更新,环境和建筑的更新改造,依据的是国际上城市更新的最新设计概念和整体规划思路.经过更新的"上海新天地",不仅完整保护了这一地段独特的历史建筑风貌,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有意义的是,这一地段的更新和环境改造不仅保留了优美的空间形态,而且延续和复苏了富有特色的海派城市文化,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激发了社会活力.现在新天地已经成为上海一个知名度极高的新景点,是中外游客游览上海、体味海派文化的必游之地;这里的酒吧、咖啡馆和餐馆更是上海市民和在沪工作学习的国际人士重要的社交休闲场所.

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是一个有800多年历史的城市,历经了多次火灾、瘟疫、战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慕尼黑内城更是遭到了重创.但今天的慕尼黑内城,依然保持着六七百年前的基本形态,成为一座历史积淀深厚、古典气息浓郁并且充满现代生活活力的魅力城市.这主要归功于二战以后慕尼黑的城市重建依循了有机更新的思路.围绕着如何进行重建,慕尼黑各界人士包括普通市民,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了大多数人赞成的共识:重建老城,在保持传统城市空间特色、街道网络的基础上,利用重建的契机,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结构,为城市的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内城建筑物的修复或重建,都保留了传统的建筑元素、尺度和细部设计.而老城外的其他地区,则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要求,建设新的道路系统、开敞空间,但其设计风格则与传统内城保持协调.依据这些有机更新的原则,慕尼黑的重建成为一个文化再生和城市复兴的过程.一方面,按照战前形态修复或重建了一系列代表性的空间、建筑和设施,例如城门、教堂、市政厅、博物馆等;对城市整体格局、重要区域、历史场所、视线廊道等城市历史遗存的关键要素进行了严格的保护.另一方面,将内城环境的整体保护、城市的更新和发展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综合考虑,营造出历史感与现代性有机结合的现代城市生活空间.

正是在有机更新理念的支持下,慕尼黑内城虽然规模不大,并且历经世事沧桑,但今天依然是一个活力充沛的"城市心脏",既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鲜活载体,又是当代市民生活的魅力空间;在这个空间上,源于地方人民生活的各种传统活动,包括啤酒节、音乐节、狂欢节等,共同展示了慕尼黑城市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底蕴.传统与现代、繁华与宁静、都市与田园,相互映衬又和谐交融,这一切都使慕尼黑的居民对自己的城市充满了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荣耀感,也给每一位外来客留下了独特的美好印象.

南京梅园新村是市中心地区的一处历史街区,紧邻著名的文物景点总统府和梅园新村纪念馆.这一历史街区集聚着大量民国时期的民居,是文化价值极高的民国建筑风貌区.与许多历史文化街区一样,虽然被作为需保护的街区,但长期以来只保不护、只用不养,以至于房屋破损、墙体歪裂、街景破败;居民住房拥挤,卫生设施不配套,乱搭乱建的亭棚简屋随处可见.2006年,梅园新村作为南京市"民国建筑保护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进行出新改造.最初的改造设想是"保护和开发利用相平衡",但实际勘测表明,两者无法平衡,允许开发,恢复民国建筑风貌区的设想将成泡影.因此,当地政府决定"放弃开发","不动迁一户居民,不搞一处商业开发,不让居民掏一分钱,全部资金由政府承担",原汁原味地再现民国时期的街区风貌.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所有民国建筑全部按照文物修复标准设计施工,结构、功能、风格不变,整个街区都要具有十足的民国时期的城市韵味.对于居民住宅内部,在改造出新过程中,既考虑到设法扩大住宅面积,同时配建了卫生设施,每户都增加了数平方米的使用面积,拥有了独立的卫生间.街道上的路灯设计、街道家具配置等各个细节,都体现了民国风貌,历史的厚重感得以充分展现.更新之后的梅园新村,青砖黛瓦,梧桐婆娑,两相映衬,一派浓郁的民国风情;街角处的随意搭建已变身为精致的小花园,成为居民休闲交往的好去处;夜色之中,六面体的铁艺仿民国路灯洒下悠然静谧的光线,置身其间,仿佛回到半个多世纪.

扬州市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约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内,有484座历史价值很高的建筑物,以及传统庭院围合而成的1~2层的古老宅院,其中大多数建筑依然在使用,老城的基本风貌、肌理和格局得以较好地保存.然而,与中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历史街区的建筑、基础设施和环境严重破损,在"保护性衰败"中挣扎,难以承载现代城市生活.

为探索走出"保护性衰败"的道路, 2006年10月,一项名为"可持续的老城更新"的国际合作项目,在扬州古城的核心地区--双东街道文化里实施.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和原则为:(1)保存旧城的文化资产;(2)保护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3)让居民留在旧城,避免重新安置;(4)使扬州旧城成为一个活的文化遗产;(5)改善生活条件,进一步发展旧城,使之成为整个城市社会和经济生活发展的一个活跃地区.具体的项目实施,全过程地采用了"公众参与"机制,并通过"社区行动计划",让每一个居民自始至终地参与更新项目,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并直接而具体地参与到改造过程中.

由于该项目旨在探求老城的保护、整治、更新和复兴一体化的途径,综合性地解决老城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有效地结合了政府和居民的意愿和力量,更新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庭院、街区的道路和建筑经过修旧如旧的整治后,环境得以净化和美化,整洁宜人,传统风貌凸显;每户都新增了独立的厨卫空间和设施,居住质量和舒适度极大地提高;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公共空间获得拓展和丰富;老城的邻里和社会网络得以保存;老城居民从备受同情的弱势者变成了令人羡慕的获益者,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得以重塑和增强.

三、城市有机更新的目标与实施机制

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实现文化再生和城市复兴的出路在于有机更新,已经为各国各地区的城市更新实践所证明.有机更新之所以能够使历史文化名城走出保护性衰败和建设性破坏的困境,在于其综合性的目标与人本主义的实施机制.

有机更新突破了物质中心主义时代单一的城市更新目标,其目标包括四个层面:(1)物质更新:着重解决城市建筑、设施、环境、景观的更新改造,这是所有城市更新的基本目标.(2)生活改善:着力改善旧城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3)文化再生:通过城市物质载体和相关空间环境的保护性修复和更新改造,保留城市记忆,再现城市历史,延续并传承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更为重要的,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使其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在这个意义上,城市更新升华为城市文化建设活动."城市文化建设担当着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重任.城市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承载和延续着城市文化,也赋予人们归属感与认同感.城市文化建设要依托历史,坚守、继承和传播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减少商业化开发和不恰当利用对文化遗产和文化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成功的城市是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的城市."③(4)社会活化:通过更新活动,维系并再造老城社区的邻里关系与社会网络,改善居民的生计状况,激发社区活力,强化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社区的综合发展.

简而言之,有机更新追求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街区的持久活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前文述及的各个更新案例,尽管其历史起源与现实功能迥异,具体的运作方式有所不同,街区更新后的用途也各有差异,既有新加坡河沿岸地带以商业休闲活动和旅游开发为主的历史街区,也有南京梅园新村和扬州双东街道文化里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历史街区,还有慕尼黑的内城整体更新和综合城市功能再造,但都追求着同一个目标,就是历史街区和老城的物质更新、文化再生、生活改善、活力再造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目标,反映了有机更新建立在全新的价值理念之上,即以社会生态化取代物质现代化的价值理念.物质现代化无疑应当是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但问题在于,由于物质层面的更新能够被直观地感知并且被客观地测评,长期被误认为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并渐渐演变为城市更新的价值取向,以至于城市中的人以及人的需求、经济活动、社会联系以及蕴含于老城居民和街区的历史文脉和特色文化则极大地被忽视.社会生态化则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社会生态化的价值取向中,城市不是一个物质聚合体,而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有机体.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维护居民的生计模式并提升其经济能力、保护老城中成熟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延续老城的历史文脉、激发老城的活力是老城更新的目标.物质现代化,是必要的措施,但不是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但不是取代上述目标的.社会生态化既是一个价值取向,也是一个实践指南,以此为导向,诸多老城未来的命运可能不是被铲除和自然衰败,而是复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充分的经济创造力、稳固的社会凝聚力和强烈的文化吸引力.

有机更新的实现还需要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城市更新机制.

首先,放弃推土机崇拜,以谨慎的渐进式更新取代草率的激进式更新.激进式更新的主要特点是更新项目的大型化和高速化.在中国目前急速推进的城市化浪潮中,激进式更新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有着无可替代的魅力:能够取得极高的效率和辉煌的成绩,短时间内能够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状况迅速改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道路宽广通畅,大片的绿地广场令人心旷神怡.然而,激进式更新由于过于追求高效、巨大和宏伟的巴洛克式效果,往往难以协调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特别是老城居民的切身利益无法顾及,所积累的社会问题,日后可能需要支付极为高昂的社会治理成本.相比之下,渐进式更新的优势日益彰显.渐进式更新主要以谨慎的、分阶段的、小规模的更新改造为主,更适宜"人的尺度",更适宜城市的承载能力.适量地疏解老城过密的人口,但避免大规模的拆除和人口外迁.同时谨慎地维护老城现有的经济活动,并且有限度地、逐步地、以老城居民能够承受的力度进行提升,新的商业开发活动同样也是适度的和小规模的.在扬州文化里片区的改造中,与文化里相邻的街区内原有的小型商业网点得以保留,并且按照与老城传统建筑风貌和谐的要求进行了重新整治,老城的特色和魅力得以持久.

其次,有机更新需要以多个主体的合作行动取代单一主体的单边行动.城市更新无一例外地都会涉及多个利益主体,政府、开发商和居民往往是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在物质中心主义的城市更新中,一般都以强势集团作为主导者,最常见的是政府和开发商为主的强势群体主导着城市更新的导向和整个过程.政府提出规划和实施方案,市场主体往往成为直接受益者.居民往往除了服从之外别无选择.但在有机更新中,居民的利益和需求被置于重要位置,被密切关注.而居民更成为城市更新的全场参与者.扬州的更新案例中,居民从提出问题,到改造更新的具体要求、实施方案、责任和费用分担方案的提出等各个环节,居民始终处于中心和主体地位,甚至对街区内有限场所的绿化、公共活动空间的设置也来自于居民的创意.居民从被动的、消极的、服从的、对立的角色转化为主动的、积极的、主导的和参与的角色,积极性和能动性被充分调和发挥.即使是完全由政府承担改造资金的更新项目,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理解、支持和有力配合也是影响更新进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城市更新成为近年来中国城市社会冲突的重要诱因,其根源多在于忽视了多个主体的合作行动.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参与形成的合作行动,是消除各方对立,实现和谐更新的重要途径.并且,合作行动也是培育居民的主动性、责任感以及公民意识的良好机制.

再次,从决策路径看,有机更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愿式更新.当前中国的城市更新,无疑还是以"自上而下"的指令式为主.政府对于城市形象、土地增值和政绩的强烈诉求是城市更新、建设和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而居民的生活习俗、生计模式、社会网络等社会有机成分被忽视,这也导致城市居民与政府之间沟通与合作基础的丧失.自上而下路径的弊端,在西方的城市更新实践中也早已被充分证明:政府由于视角和立场的偏差,实施的项目经常是投资巨大、成本过高、项目内容与居民的现实需求无法对接、对于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改善收效甚微.

相反,"自下而上"的路径主要是来自草根层的公众参与,往往能够充分地揭示城市居民的真实需求,对于城市街区的整治成为居民的自愿行动,因而获得广泛的认可,目前是西方城市更新的主要路径."自下而上"的自愿式更新,其基本的逻辑是,以居民的利益诉求和对街区改造的建议为基础,再经过专家的系统分析和整理,在技术、资金和实施机制等方面与居民共同制订计划,政府、市场主体和居民都作为利益相关者承担各自的职责,最后进入实施.在此过程中,居民的利益诉求得到较为充分的尊重,提出的更新方案更为务实,成本较低,可行性好,城市更新的实施也较顺利.因此,逐步以"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决策路径,取代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决策路径,应当成为未来城市更新的重要决策机制.

注释:

①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明确定义了三类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并且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升到全人类精神财富的高度,认为保护文化遗产是整个国际社会的责任.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进一步扩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即那些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类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非物质形态的、但对于某一群体或个人而言是有文化价值的.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③《北京城市文化宣言》,2007年.

[1]程大林,张京祥.城市更新:超越物质规划的行动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4,(2):70-73.

[2]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

[3]黄科宏.新加坡的城市保护[J].国外城市规划,2001,4.

[4]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59.

[5]徐琴.论可持续的老城更新--扬州市老城更新的实践与启示[J].城市,2008(6):55-58.

[6]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459.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8.

[8]赵夏.慕尼黑内城的发展演变和保护更新[J].城市问题,2007,180,(7):92-96.

The Way Out of the Dilemma between Protective Decay and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Xu Qin

Historical cultural cities and historical streets always fall in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dilemma between protective decay and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The way out is through organized renovation to achieve the extension of cultural context, inheritance and regeneration of culture, and urban revival. Organized renovation is one that features with updated material, elevated living standards, cultural regeneration and social activation. It prefers a progressive, voluntary and multilaterally cooperative pattern instead of a radical, directive and unilateral one.

historical cultural city; historical street; organized renovation; urban renewal

TU984.2

徐琴,博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化、城乡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

(责任编辑:卢小文)

猜你喜欢
老城城市更新有机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老城旧影·和平路
老城活力
TOD/城市更新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