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多元评价尝试

2011-04-01 15:42武汉市朱公瑾名师工作室胡杏芝
成才 2011年6期
关键词:美术评价发展

■武汉市朱公瑾名师工作室 胡杏芝

中学美术教学多元评价尝试

■武汉市朱公瑾名师工作室 胡杏芝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教育评价注入了新的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熟悉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中学美术教学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标准单一,以技能评价为唯一标准,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评价方式单一,过分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评价内容单一,只重结果评价,不重过程评价;评价对象单一,只有教师评价,没有学生发言权和自主体验,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这些弊端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也严重削弱了美术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极大地妨碍美术课程教育功能的发挥。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全新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真正激发起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问题。我同一些同行一起在美术教学中尝试运用了以“多元化”的人本理念来实施美术课堂的评价方法,努力使评价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中学美术教学评价应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目标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应更注重人性和情感因素,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表现的评价、多种方式的评价,体现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

一、评价方法与形式的多元化

评价可使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从多个纬度、多个方面、针对多种能力综合进行,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灵活地加以运用。在选择评价的方法上,应充分考虑这种评价方法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能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操作。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恰当、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1.评价的形式

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采用表格形式,由美术科代表协助做好每位学生的学习评价记录。记录项目有:(1)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表现;(2)学生参加美术竞赛活动情况;(3)学生课堂作业成绩;(4)学生作品获奖情况。评价表记录着学生整个学习发展过程,并作为学期、学年成绩综合评价的参考,它符合美术教学的实际,便于操作运用,对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激励作用,可成为全面评价学生美术课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

2.评价的方法

(1)学生自评法。主要通过对学生自我陈述或学生习作的判断进行评价。通过自评,不仅激发了自信心,而且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同时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生互评法。让学生开展互评,将评价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交流和提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全面地熟悉自我,培养独立性、自主性,提升学生自我发展、与人合作的能力。

(3)分层共评法。教师的评定对学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可针对学生作品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正确评估其发展潜力和方向,尝试采用分层评价,效果会更好。对优等生的精彩作品,运用“赞美式”评价,作业等级为“太阳”级,每堂课前进行表扬与展示;对普通生的认真表现,运用“肯定式”评价,作业等级为“月亮”级,大力对他们进行鼓励与赞许;对美术能力确实较差的学生作品,运用“移情式”评价,作业等级为“星星”级,多以宽容的微笑和真诚的帮助。

(4)家长评价法。让家长参与评价,一方面可以引导家长更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可使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如七年级《我们的节日》有贺卡的学习,老师都可以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让学生们每人把在课堂中制作的贺卡连同自己的节日祝福一起带回家交给自己的妈妈,并观察妈妈的表情与语言反馈,如果妈表现出喜悦或满意的,作业即可得“太阳”级。

二、评价范围与内容的多元化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评价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给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也就是说,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时各方面素质的评价。

1.评价范围的多元

(1)学习态度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情况进行评价。一般包括美术工具准备情况、课前查阅资料预习情况、上课纪律情况的评价。

(2)实践能力的评价。对基本技法、工具学习的评价方法。

(3)创新精神(个性的展现)的评价:对乐于想象、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方面的评价。

(4)完善情感(人格的完善)的评价。它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把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人的智能发展是多元的,且拥有各自的优势,蕴藏着发展的潜能,学习过程评价要在发展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在因人施评这个方面多下功夫。

(5)合作能力的评价。对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具备责任性的评价。美术课程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内容。有的同学擅长绘画,但是思路较窄;有的同学表现力强,有表演才能;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强,做事细心。分工合作正好可以弥补自身能力上的不足,取长补短。

2.评价内容的多元

(1)绘画课。评价内容可设计为:构图好、立体感强、线条生动、有创意等。如《绘画中的空间表现》、《用线条生动地描绘物象》等。

(2)设计课。评价内容设计为:装饰性强、创意新、色彩合理等。如《设计吉祥物》、《布置理想的家居》、《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

(3)工艺课。评价内容设计为:做工精细、工艺好、有进步、装饰性强等。像《纸雕塑》、《纸板的联想》、《一版多版画色》等。

(4)欣赏课。评价内容设计为:审美高雅、感悟独到、观点明确、表述清晰、拓展丰富等。如《格尔尼卡》、《春》、《捣练图》等。

集体完成的作业还增加了最佳合作奖、集体贡献奖、积极投入奖等。例如在《趣味版画》一课的评价方法上,我运用“师生分层共评”的评价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完成的版画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先组织小组代表发言讲述本组的作品创意和创作过程,然后师生共同评议,评出速度最快小组、最佳合作小组、作品最有创意小组。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在激烈讨论中得到碰撞,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提高。

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把握好评价的基本理念,选择最有效、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美术评价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