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2011-04-01 15:42廖颖慧
成才 2011年6期
关键词:臭虫跑步写字

■廖颖慧

一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廖颖慧

刚教一年级,原以为自己是有备而来,却还是被孩子们“雷”倒了:

“这节课是语文课,请同学们拿出语文书。”许多孩子“哗”地一下把书包里的书都抱出来,吵吵嚷嚷:“老师,哪个是语文书啊?”

望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眸子,我不得不再次思考:如何才能带着他们一起快乐地遨游语文殿堂。在不断研读郭思乐、薛瑞萍、韩兴娥等名师的教育著作后,我确立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这条路上不断摸索,快乐行走。

【案例一:换成自己名字来读一读】

第一节课,是学前教育。《乐乐上学》里呈现了许多有意义的句子,都是用乐乐的口吻说的,如“我是乐乐,今天我上学了”。带着孩子们认真看图、读句子后,我说:“这都是乐乐说的,你们能不能把句子里的‘乐乐’和‘我’换成自己的名字来读一读啊?”于是,摇头晃脑一片,孩子们依依呀呀地读开啦!自由读后,我点了个读得好的涂婳起来读给大家听。她乐滋滋地读起来:“我是涂婳,今天我上学了。见到老师,涂婳说:‘老师好!’课堂上,老师夸涂婳坐得好。涂婳很喜欢读课文。涂婳认认真真地写字。……”同学们听得新鲜又开心。我笑眯眯地说:“很好,回去就这样,每位同学读给爸爸妈妈听!”家长反馈,孩子们开始有点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读出了自豪和一种使命感。感谢乐乐的让位,让孩子们以主人公的身份来读,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案例二:我的名字里有这个“木”】

学到《乐园二》,讲了象形字“木”。杜然一直高举小手,说:“老师,我的名字里有这个‘木’字!但我名字里的‘木’字最后的一笔不是捺,而是点。”多棒啊,我暗暗赞叹。我把他的“杜”写到了黑板上,说:“杜然同学真会发现!同学们,仔细看看,谁知道为什么‘杜’的‘木’字最后的一笔不是捺,而是点呢?”“因为旁边还有一个‘土’,他们在一起太挤啦!”同学们七嘴八舌,竟答出了基本正确的答案。“对啊,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可以舒展身体。如果和别人组合在一起,就要互相谦让啦!”接着,我板书了“好、跑、秋”。没等我问,孩子们就抢着告诉我他们的发现:“女”、“足”、“禾”的最后一笔都变了。我竖起大拇指,说:“呵呵,同学们,学会了一个后就能按这样的方法自己学会类似的知识,这就叫做‘举一反三’,你们真棒,真是会学习的小朋友啊!”

【案例三:我很快乐】

第10课《我很快乐》是一首小诗,原文是:

我是小铃铛,

我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很快乐。

我是小鸟,

我会在空中飞翔,

我很快乐。

我是小学生,

我会朗读,跑步,

我很快乐。

我们三个都很快乐!

孩子们学完后,我让他们模模仿原文,仿写两节小诗,尽量写和别人不一样的。开始写了,柯文杰问我:“老师,‘臭’怎么写?”我写在了黑板上。他笑嘻嘻地低头就写,没过一会,他就兴高采烈地交本子过来给我看。他写的是:“我是臭虫,我会咬人,我很快乐。我是蚊子,我会吸血,我很快乐。”

我觉得有趣又好笑。他平时一贯思维活跃,很有自己的见解,在我的语文课上颇有市场。今天写出这样的句子,怎么办呢?夸奖他不合适,否则以后会丧失基本是非观念而只求语出惊人。批评也不对,他写得没错,站在蚊子臭虫的角度来说是对的,而且的确有创意。于是,我说:“写得很好,但蚊子臭虫的快乐都是建立在我们的痛苦之上的。所以,老师帮你加一节:“我是柯文杰,我会消灭蚊子和臭虫,我很快乐!”柯文杰大喜,会意而去。

【案例四:这样读词更有效】

每篇课文的第二课时,老师们都要带领孩子们复习第一节课学习的词语。在《丁一小写字》的第二课时,我出示了这样的三行词语,让学生分行来读:

姐姐对了东西什么明白

写来写去纸不好笔不好

端端正正一笔一笔认真

师:谁读第一行?谁发现了这一行词语有什么特点?全是轻声?对!大家一起读一读。

师:谁会读第二行?这一行是写谁的?

生:写丁一小的。

师:读读第三行,这一行又是写谁的?

生:写姐姐的。

师:是啊,姐姐写字真认真。可是,只是写姐姐的吗?

生(恍然大悟):是写丁一小改正了以后的。

师(指着词语):没错,丁一小喜欢写字,可开始写来写去就是写不好,后来他终于也写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课文。

个人感觉,这样分类读词,不仅仅是单纯的字音复习,还巧妙地地梳理了课文,发展了学生思维,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益处的。

【案例五:你更喜欢哪句话】

第一册终于学完了,最后一篇“我的作品”是写《我的优点》。例句是:“我会认很多字。”让学生先模仿例句自由说一说。在巡视观察中我听到了二个句子,一个学生说:“我会写字。”另一个学生说:“我会认认真真地写字。”我把这两句话都板书到黑板上。“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你们更喜欢哪句话呀?”毫无疑问,大家都喜欢第二句,还主动说明了是因为第二句更具体更有感情。很好,我又板书了一句:“我会跑步。”“这一句,我们可以加上什么呢?”果然,惊喜无限。“我会像子弹一样跑步。”“我会像刘翔哥哥一样跑步。”“我会像风一样跑步。”……接下来,不需提醒,一个个漂亮的句子诞生啦。这次,“我的作品”完成得十分圆满,孩子们对文字的兴趣愈来愈浓!

以上五个案例,让我认识到,教学中一定不要匆忙,不要急躁,要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走,这样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作者单位:武汉市青山区钢城一小)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臭虫跑步写字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红黑床单易招臭虫
人类的吸血鬼室友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发现最古老臭虫
带表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