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自我批改方法

2011-04-01 15:42王红霞
成才 2011年6期
关键词:课外习作作文

■王红霞

学生作文自我批改方法

■王红霞

传统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和讲评让差不多都是由教师一人包办,学生几乎没有操作权和发言权。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作文教学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的全过程尤其是批改和讲评的过程中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教师》里说:“学生作文,无论如何,总有他们的思路,看这样说法合不合理,是一个标准。看这样说法能不能使人明白,又是一个标准。”因此,评改作文时,“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予一定的评论和指点,让他们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从而使学生养成习惯,学会作文,达到能自改作文而不待教师改的境界。徐特立先生则提出了“自订、共订、互订、膝下、薄上”等五种作文批改的方法。其中,他认为“自订”和“互订”能够“使生徒思考绵密”,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显然,前辈大师们所表现出的是一种远见卓识,与今天的教育背景、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是相融合的。新的7~9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写作目标强调:“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学生作文自我批改,必须讲求一定的方法。

一、教给学生修改的内容和方法

一般说来,学生作文常见弊病有十种情况:主题不鲜明,中心不突出;选材不恰当,堆砌材料且详略不分或材料无新意;段落层次不清晰,过渡不自然;胡编乱造,无真情实感;生造词语,文理不通或用词不当,词不达意;句子成分残缺或随意增补,语句不畅;表达方式不符合要求;错别字问题;标点使用不当;书写不工整,格式不正确等。修改方法主要是多看多念。修改之前,要反复地大声朗读,凡是觉得不顺口的立即画上记号,再视情况删、增、调、换。

让学生正式独立修改之前,教师可先把几篇未经修改的习作印发给每位学生,师生一同会诊。可先从简单的项目,如格式、错别字、标点、病句等方面进行会诊,让学生觉得批改文章并不难。等到这几条熟练掌握了,再逐渐过渡到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会诊和批改。

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修改活动

第一步:课外自改自评。一篇作文写完以后,给一天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外自改。为了不让这种课外自改流于形式,教师可要求每位学生在文末写上自改心得,即自评。内容包括:一是这篇文章有什么优点,哪些地方值得别人学习;二是在修改时发现了什么问题,分条陈述修改的意见;三是通过修改,自己有什么新的认识,或者对以后的作文有什么希望等。

第二步:课内互改互评。这一步是在自改自评的基础上合作进行的。首先分好组。每组四人,按作文水平的好中差搭配,名单在一个学期内基本上固定下来,并且每组还任命一位作文水平较高、能力较强、认真负责的小组长。组内成员坐在一起,按照修改作文的内容和方法逐篇将作文进行宣读、讨论、交流。这一环节很重要,教师一定要试着突破那些传统的纪律观念,要试着放弃那不苟言笑、严肃安静的纪律规范,把生动活泼留给学生,让学生能无拘无束,自由讨论。接下来,组长将集体评改意见打好草稿,交写作者阅读并取得认可后,填写到自评意见的下面。

在整个互改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进行不厌其烦的巡视指导。对学生评改时争论不休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如果发现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面向全班进行讲解。同时,还应该发现学生中有无典型的作品,可以请小组长推荐,以便下次作“朗读讲评”。互改互评结束之后,作文收上来,教师可以“扫描”之后再有选择有重点地批阅十几份作文,并签署自己的意见。

第三步:习作讲评。可采用“朗读讲评”的方式,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优秀习作、精彩段落、生动语句,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指责苛求,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遇到较差习作中存在的较为严重且又必须在全班讲评的问题,则绝对要隐去其名,以平和的语气、关心的态度来朗读来点评,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作文评改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由幕后走向台前,让学生在自我尝试和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由被动的配角变为主角,帮助学生树立写作时的读者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南区陡埠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课外习作作文
小满课外班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