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思考

2011-04-01 15:42童淑兰
成才 2011年6期
关键词:思品品德课思想品德

■童淑兰

初中思品课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思考

■童淑兰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最基础性的目标就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也就是说,新课标把对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在思想品德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这一过程又不可能自发完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只有在社会生活的实际中体验,在实践中探究,领悟人生的意义,明辨是非,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思品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引导和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在课堂上附和教师喊喊口号,但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学生却不多。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不仅仅是指教师在规定的教学内,按照教学计划,把知识用通俗、简练的浯言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看是否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道德素养的提升发挥积极而长远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的落实要体现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方向、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全局。新课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传统的课程观念于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的功能,从而把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局限于狭窄单调的认知框框中。这种缺乏情感内涵、充满理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与单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新课程将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赋予其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目标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目标。但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它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具有生命力。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必须依托于某种形式,采取一定的方法。教学案的使用,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过程中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培养了协作精神、分享意识、表达能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声像、动画特征,用图形、动画、文字、声音等形式,清楚直观地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增强了课堂容量、教学条理性和形象性。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静态方式动态化,使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教学案的使用,可以促进课堂上师生的活动交流;多媒体的介入,更是充分激发了师生的情感共鸣;明理导行,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之中更显教育的功效。充满情趣、智趣和乐趣的思课课堂教学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起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学生从形动、心动到行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在每一次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入,得到落实。

二、教学目标的落实要“小课堂”体现“大德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性和要求。然而,实际教学中,《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往往让位于单纯的传授社会科学知识,德育与实际脱离、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难融合,导致学生也缺乏学习兴趣。

基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有效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就责无旁贷了。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需要,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顾及学生的内心感受。要让学生通过一节思品课的学习,发生一些改变,这里面的变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知识学会一点、道理懂得一点、思考得到一点、行动改变一点。为了现实这样的变化,单凭课堂上的45分钟是不够的,单靠老师一己之力更是不行的。将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联合家长、同伴、社会等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构建强大的教育网络体系,让“小课堂”成就“大德育”。

(作者单位:武汉市南湖学校)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思品品德课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