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医疗初探

2011-04-02 02:18葛丕文成
当代医学 2011年27期
关键词:痛苦输液我院

葛丕 文成

传统观念认为,人只要有病,或要进行疾病的检查、治疗,痛苦都是在所难免的,现在不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大多数人还是持此观点的。无痛医疗是否必要,是否可行,病人是否认可,如何施行,就此进行探讨。

1 无痛医疗,医务工作者已不能漠然置之

这里所说的痛苦是指人的身体的疼痛和由此引起的精神的苦楚,即ache、pain、suffering等。人对于病痛的记忆都是灰色的,有大量的形容词来描述人们的痛苦,如切肤之痛、痛不欲生等。应该说,疼痛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会有疼痛的体验,所以人们大多也会认为其不可避免。可以说疼痛会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患病和治病就是与疼痛抗争的过程。也有患者讳疾忌医,主要是对就医时的疼痛非常的恐惧。有的人看到血和针就会晕厥,有的小儿走进医院、看到医务人员就会吓得发抖或大哭不止,极端的例子是病人选择自杀死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英雄好汉,都可以刮骨疗毒而面无惧色,我们应该理解和允许病人的“懦弱”和“胆怯”,更应该发挥我们的专业特长为解除及缓解患者的痛苦做点什么,那就是开展无痛医疗。无痛医疗是医院优质服务的一个方面,会赢得医院好的口碑[1]。这在儿科更为重要和迫切,患儿家长和医师已经不能容忍让孩子们幼小的生命来承载哪怕是一丁点的苦痛了。

2 颠覆旧的观念,重新认识疼痛与镇痛

2.1 医学科学和社会文明发展催生了新的无痛观念

所谓无痛医疗应有两层意思:一是让病人原有的病痛通过治疗减轻或消失;二是医务人员把就诊、检查及治疗过程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减低到最低的程度。一直以来,医师觉得第一点才是他们的责任,而后一点是难以避免的,也是不以为意的,而这种观念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对医务工作者宣传和灌输新的关于疼痛的观念。1986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提出了疼痛的定义[2-3],认为“疼痛与真正或潜在组织损伤有关,或用损伤来描述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这里把疼痛与人的感觉、情绪联系起来。1995年,美国有学者提出“疼痛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他们认为“如果将疼痛与其它的生命体征提高到同等位置,它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治疗。”本世纪初又有学者进一步提出,“消除疼痛是基本的人权”。应该说,这样的认知是医学科学发展进步的结果,这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结果。我们医务人员有义务、有责任使广大患者免受疾病本身的疼痛折磨和诊治疾病时带来的疼痛折磨。

2.2 病人的要求促使对疼痛的认识的转变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诊疗质量、生存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就医过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医院不仅要治好病,还要享受到相对无痛苦的、更加舒适的和舒心的医疗服务。无痛医疗是让病人在没有痛苦、没有恐惧的环境下就诊、检查及治疗,能够享受到相对舒适无痛、轻松愉快的诊疗过程。

2.3 无痛医疗是医院为病人提供的全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减轻病人的疼痛,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的核心与关键。随着医学理念的更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即在无痛条件下从事各种诊断、治疗、护理行为,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不论是创建等级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平安医院创建等等,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医疗质量。制度的执行、操作的规范、硬件的升级、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可这也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消除和减轻痛苦。

3 医学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追求无痛的启迪和动力

纵观医学发展史,人类一直在与痛苦做斗争,追求无痛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过,可以说,医学史就是一部与“疼痛”抗争的历史。随着一次次“无痛”的技术突破,医学一次次地产生大的飞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地寻找减除创伤或疾病疼痛的药物和方法。中国的古老医学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虽然有不少传说的成份,但也有证据证明以扁鹊(公元前4~5世纪)、华佗(公元141~203年)、孙思邈(公元652年)、李时珍(公元1596年)等为代表的中国杰出的医生对药物、包括手术方法的诊疗的探索和医学实践,曾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84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牙医Dr.William和Dr.Morton在麻省总医院给病人施以乙醚吸入麻醉,由著名外科医生Dr.John和Dr.Warrn从病人下颌部成功切除一个肿瘤,标志着现代麻醉学的开端。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在微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巨大贡献,使人类战胜传染病成为可能。亚历山大·弗莱明1921年发现的青霉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窥镜的使用、X光、超声波等微创、无创技术的开展也使无痛成为可能。医学前辈在科技水平远不如现在的情况下依然孜孜不倦地寻求突破,这也启迪我们,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技术、设备和方法,我们要在无痛观念的引领下,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4 打破常规思维定式,无痛医疗并非遥不可及

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痛苦,我们责无旁贷。树立无痛医院品牌,开展无痛医疗也不是遥不可及,关键还是打破常规思维定式,就是从不做到可以做、再到开始去做。我们要明确,无痛概念体现的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一种治疗观念的变革,医护人员在诊治过程中,所站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只看见病症不管病人的感受,转变为不仅要看到病症,还要考虑到如何选择减轻病人痛苦的操作,研究减少病人痛苦的治疗方案。从现在的技术手段,还不可能真正做到无痛,但我们可以做到减轻疼痛,在有的诊疗项目上可以达到无痛。我们确信,最终彻底无痛一定会成为可能。

5 我院开展无痛医疗探索的体会

开展无痛医疗,我院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的。就医环境、服务流程、新技术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5.1 通过人性关怀和周到服务,缓解患儿的恐惧情绪

比如我院在门诊大厅正中间设立了花瓣形的导医台,缩短了医院与患儿的距离;扶手电梯栏上,有多幅活泼快乐的卡通图案;输液室的天花板布置得像海底世界一样色彩斑斓、充满传奇;儿童乐园有音乐摇椅等一些大型玩具。乐园式诊疗区域的建立,营造了宽松的医疗环境,让许多孩子减轻或忘却了病痛。开展“小勇士”活动,凡是打针不哭的孩子每人会得到一个小小的物质奖励,比如小卡通人物贴在前额上。这些做法的确减轻了患儿对疼痛的感受,受到家长的首肯。

5.2 通过服务流程的改造,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对门诊输液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改造,建立注射穿刺置留室,减轻门诊输液孩子的恐惧感。以前,我院是采取身边穿刺的方式。护士拿着药瓶来到孩子身边,其他正在等待穿刺的孩子看到后也惊恐、害怕,不断将紧张和恐惧的情绪放大、传播开来,输液室里哭声一片。现在我院在门诊输液室专门设置了穿刺室,对每一个准备输液的孩子单独穿刺,孩子完成穿刺后等待一会,返回到输液大厅时,疼痛已好一些,其他孩子也不会被“传染”了。

5.3 通过新技术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缓解孩子看病就医过程中的痛苦

现代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无痛检查和治疗变得方便易行。我院部分的辅助检查开展了镇静下、麻醉下进行。先后在放射科、B超室对部分患儿开展了镇静下进行检查。使孩子在熟睡的状态下完成检查,检查时更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看病时间,也使检查治疗更准确、更及时。我们使用了激光无痛采血仪,由于是非接触式的采血方法,没有针刺过程,大大减低了患儿恐惧感,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可以听话地配合穿刺,也进一步降低了采血引起的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我们还在穿刺、导尿、插管、牙科、骨折复位、换药、拆线、介入治疗、骨折整复固定、术后镇痛、内窥镜检查等诊疗过程中注意无痛技术的推广使用。

通过我院的尝试、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无痛医疗是满足病人需求的有效举措,是医院提高服务质量的具体体现,是现代医学模式的有力注脚,彰显了医学的崇高境界,即对患者生命的尊重,顺应了医学科学和社会文明发展趋势,很好地展示了医学的人文关怀[4],反映了社会认知的进步。我们应大力开展无痛医疗工作。

[1]徐英.以诚信赢得信赖用服务打造品牌[J].现代医院,2007,7(10):107.

[2]IASP.Subcommittee on taxonomy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pain[J].Pain Supple,1986,3:216-221.

[3]Patrzck D Wall.疼痛学[M].赵宝晶,崔秀云,译.3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19-227.

[4]张亚斌,石凯,黄义玲,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对策探讨[J].社科纵横,2010,25:277.

猜你喜欢
痛苦输液我院
谁痛苦,谁改变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分担痛苦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痛苦力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颈枕输液袋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