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诊治体会

2011-04-07 07:49奚鹏山倪浩东唐庆生周训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诊断率肾盂尿路

奚鹏山,倪浩东,唐庆生,周训荣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江苏 东台 224200)

在临床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是比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特别是原发性的输尿管癌。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临床主要表现是肾积水,腰痛或者血尿。这种病一方面是早期诊断困难,另一方面输尿管壁非常薄,很容易向外转移或者浸润,预后也比较差。本文对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病人诊断及治疗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病人资料,其中10例女患者,26例男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上腹部包块,尿痛,尿急,小便次数多,高血压,轻、中度贫血,腰部钝痛,肾绞痛,条索样血块,血尿,消瘦或者是体重下降,发热。19例输尿管癌,10例患者在右侧,9例患者在左侧。17例肾盂癌,12例患者左侧,5例患者右侧。

1.2 检查及治疗方法

尿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输尿管癌和肾盂癌共4例,MRI检查输尿管癌8例,CT检查输尿管癌和肾盂癌共32例,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10例,手术前进行B超检查输尿管癌和肾盂癌共22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输尿管癌和肾盂癌共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共32例。4例输尿管癌患者因为心肺功能不好,加上年龄比较大未实施手术。所有患者均行肾输尿管全切+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术后进行常规药物灌注,并定期进行膀胱镜复查。之后对实施手术的32例患者中30例进行回访,平均回访期是3个月到2年。

2 结果

3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CT检查检出32例,诊断率88.9%,IVP检查检出6例,诊断率16.7%,B超检查检出22例,诊断率61.1%,IVP结合B超检查检出26例,诊断率72.2%。17例肾盂癌中,CT明确诊断12例,IVP明确诊断4例,B超检查明确诊断10例,B超结合IVP检查检出11例,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相互结合定性诊断率为64.7%。对实施手术的32例患者中30例进行回访,平均回访期是3个月到2年。对手术后半年到3年出现膀胱肿瘤的2例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膀胱灌注化疗。其他患者没有远处转移或者局部复发现象,肾功能也都正常。

3 讨论

一般认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发生癌变的致癌物来自于人体尿液中的某一种致癌物质,实则不然,那是从肾盏到尿道近端三分之一的尿路都被覆盖住从而转移到上皮细胞,膀胱的储尿功能及膀胱大小又允许其长时间和大面积地接触致癌物,所以其发生癌变的几率很高,这种病中老年人中多见,尤其是男性患者多些。由于上尿路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每个人都不同,有时还常常被误诊为膀胱癌,并且由于肾盂、输尿管壁很薄,又有非常丰富的淋巴细管,肿瘤很容易向远处转移或者局部浸润,预后也很差。临床误诊、漏诊率高,现在临床上尿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究其根本原因可能和环境因素或者临床诊断水平等都有关系。所以说提高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生存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近几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特别是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使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通过本组36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资料可以看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这种病的临床表现每个人都不相同,个体特征差异很大。疼痛和血尿这两种症状最为常见,但两种症状的程度又不完全一样,少数一部分病人有肾绞痛,多数病人表现为腰部钝痛或都是胀痛,还有一部分病人因肿瘤浸润已经延伸到了膀胱三角区的输尿管下段肌肉,从而出现膀胱被刺激的症状。有些患者在进行体检时发现肾积水又进一步检查或者是在手术过程中才发现患有这种病。由此可见,平时有只要有肾积水,腰区疼痛或者是任何解释不清原因的血尿的年龄大的病人都要引起警惕[1]。

临床上对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初步检查都是通过影像学进行检查的。上尿路肿瘤常常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尿路梗阻。而B超对诊断尿路积水则是非常的敏感,对病变区定位准确率也很高。不过当肿瘤还很小且没有尿路积水时,B超对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诊断没有太大意义。静脉肾盂造影(IVP)则一直被认为是诊断上尿路疾病的不错的方法。本组中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后都显示的是肾积水,病人肾不显影的占50%,在肾盂癌确诊率为23.5%,因而可以这样说,静脉肾盂造影检查除了在早期肿瘤小或者是漏诊方面外,由于肿瘤导致尿路严重阻塞致其显影差,在病灶定位或诊断率上也会降低[3]。本组结果中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相互结合,定性诊断率为64.7%,证明B超检查和静脉肾盂造影相互结合能提高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疾病的诊断率,可以选择作为临床首选方法[4]。不管是哪一种的影像学检查,它显示的只是病灶形态上的改变,对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病的确诊还是要靠组织病理的检查。治疗方法多数采用手术,本组选择也是一样。近几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内窥镜被应用到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疾病中,并且治疗的效果良好[5-6]。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特点是不但种植性强,而且复发性和多发性都比较高。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进行肾输尿管部分切除后,残留端的输尿管癌的复发生率在10%到58%之间,对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病人其中一部分肾盂输尿管采取切除手术后,剩余的残端长度和残端癌成正比关系,这也许和淋巴回流相关。不过肾盂移行细胞癌手术后,再发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率可高达36%,因而每年定期到医院进行膀胱镜复查,或者是常规下膀胱内进行药物灌注,有助于预防再发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对再发膀胱移行细胞癌一些症状还能及早发现。

[1] 田 兵,荆孝东.上尿路移行细胞癌2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 (11) :2 617-2 618.

[2] 宣建新.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X线与CT对比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03).

[3] 谢 辉.肾盂癌的诊断和治疗(47例回顾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01).

[4] 刘京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06).

[5] 金 雷.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临床疗效比较[D].第四军医大学,2009,(02).

[6] 秦荣良,张 更,邵 晨,等.上尿路移行细胞癌12例误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05).

猜你喜欢
诊断率肾盂尿路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