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超,高松岩,张成德,戚 焕
(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2.天津财经大学 学工部,天津 300222)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外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研究
梁慧超1,高松岩1,张成德1,戚 焕2
(1.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2.天津财经大学 学工部,天津 300222)
中外高校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特点。通过对中外高校学生工作的工作目标、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几个方面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有助于丰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中外高校;学生工作;比较;启示
国外高校学生工作通常被称为学生事务,是指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对学生事务的计划、组织和领导。高校通过学生事务及其管理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达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1]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离不开高效的学生事务工作系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沿袭和管理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又使各国家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课题组在对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选取了美国和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分析结果来看,各国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是也存在着共同之处。
(一)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目标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发现其潜能并且成为有责任感的、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合格公民。英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目的。目前,英国高校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氛围。这种大的背景直接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目标第一步是培养大学生的智力,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学生事务工作要排除一切干扰,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除了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素养的培养外,还要鼓励学生才能和技艺的发展;然后,通过给学生提供条件实现学生自由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模式
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随着大学这种社会组织的出现而出现的。目前学界一般认为,现代大学发轫于西方,最早产生于12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中世纪后期通过各种途径逐渐传播到欧洲和其他地区。[2]例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就是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大学之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英国,随着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等不断进步,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模式内容也在不断发展,美国也逐渐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这一阶段,国外学生事务工作从无到有,经历了“替代父母模式”、“从学生人事管理模式到学生发展模式”,然后走上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它不仅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支持。
1.替代父母模式
“替代父母模式”是指学校代替父母行使职责,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进行管理,通过精神、肉体等手段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的培养和学识的提高。[3]一般来说,早期大学教师承担了学生教育和成长的各方面职责,教师和学生住在一起,采用讨论式教学,讨论的范围既包括知识性问题,也包括道德问题。当时的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都采用这样的方式,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遵守纪律和教师随时引导学生。美国的哈弗大学刚刚建立时,也采用这种模式,以对学生信仰和精神引导为主要内容、以培养政治和宗教领袖为主要目标的精英教育,因此学校代替父母行使职责,对学生活动进行管教约束。这一时期,高校内部的学术事务与学生事务工作没有进行区分,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2.学生人事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得学生事务工作在高校成为独立工作,促进了高校其他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发展。在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使得美国高校的规模迅速扩大,从而导致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逐渐分离,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作领域出现。20世纪初,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强调约束学生,如纪律、健康、住房、职业指导等,主要是受当时管理思想的影响。同一时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工业,也成为学生事务工作中使用的主要工具。
3.服务主导模式
英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管理经验。随着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在英国凡是与学生个人发展有关的工作都属于学生事务管理,都有学生个人的导师和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遵照一定的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来为其提供服务。二战后,美国高校学生构成发生变化,学生学习的目的由研究变为生存,各高校努力改善对学生的服务,为学生创造适应成长的环境。也就在这一时期形成学生服务主导的模式。
4.学生发展模式
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的学生发展思想及其实践产生于美国,是在学生人事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学生事务工作的新模式,学生事务工作不再单纯的为了服务提供服务,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美国大学生在正规学习之余还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例如,美国的高校体育活动相当频繁,大学生们热衷于校内的篮球赛、橄榄球赛等,校园里的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这类活动不仅起到娱乐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特殊才能和合作精神。在美国的高校中,有部分学生事务工作由学生自治组织来完成,为学生提供丰富阅历、增长才干的机会,也成为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途径。
从国外高校学生事务模式的变化分析来看,学生事务工作要以为学生服务为使命,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满足学生各种各样需求的服务工作,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三)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方法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注重多方面考虑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要,重视平等,尊重学生的权益,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工作。斯坦福大学早在1921年就实行了“荣誉制度”,新生入学要在该制度的誓词上签字,因而该校任何考试均不设监考教师。该校荣誉制度主席科尔认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增强自我意识,同时建立了学生和教师间的相互信任。[4]这种做法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同时,许多大学也给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通过参加学生组织,促进学生与学生事务工作各部门的合作,增强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词很少出现,但并不是国外学生事务工作就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国外对意识形态的渗透无处不在,效果也十分显著。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课堂灌输法、社团活动、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学生资助、就业指导、义工和慈善活动等等。例如,美国高校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开始强调传授就业技能,开始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二者有机地构成就业指导工作;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目的认识的逐渐深入,咨询服务在美国高校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经历了从没有独立的工作人员和部门、伴随学校政治工作而存在,到改革开放后全面深入进行学生工作改革的历程,在工作目标和方法、运行机制和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工具取向,本着为新中国建设输送专门人才的宗旨,各高校实行了统招统分制度,在培养急需人才、合理使用现有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较新中国成立之初更加丰富和系统。党的八大以后,制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校的学生工作也面临新的工作形势,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迁,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也有所调整,在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基础上,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服务也成为学生工作的新诉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才和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首要目标,高校学生工作也必须着眼于新形势,把握时代特征,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开拓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模式
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历程中,高校学生工作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客观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受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影响,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三种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高校学生工作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一些新的学生工作模式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中,给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1.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时期,各高校学生工作主要融于政治教育和与政治有关的活动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
2.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工作日渐突出,学生管理作为服务学生教育的一种手段而存在,同时具有实现学生教育目标的工具价值。
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
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迁,高校学生工作的“政治为主”的模式也与日益变化的环境不相适应,面对这种情况,人们提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不再是凌驾于学校工作之上的“特权”。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变化,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也逐步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工作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一系列前所未有或过去不以为然的学生事务变得格外引人注目,如学生心理咨询、新校区管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学生资助、勤工助学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等。这一时期学生工作的涵义和模式逐渐丰富,在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的同时,注重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在强调控制、约束和规范学生的同时加入指导学生和为学生提供服务。这一时期的学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针对性和实践性。总之,这一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积极转型,适应新时代的变迁,既总结和思考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又直面新的挑战,寻求创新,孕育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新的模式。
(三)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学生工作内容以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为主,随着近年来服务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工作理念的逐渐成熟,学生服务和学生工作系统自身建设成为学生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传统的学生工作方法也与新的学生工作内容不相适应,满足不了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5]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课堂灌输法、活动体验法、交流谈心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网络辐射法等等。面对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需求、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动态等方面的需求,往往是由学生工作者即辅导员来全面应对,同时由于方法的简单或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辅导员并不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所有需求,导致我们的学生工作成效并不明显。
(一)中外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沿袭、管理模式和工作理念的不同,各个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
1.学生工作理念上的差异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就强调要尊重学生,突出对学生的服务即“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提供服务。同时,除了教授知识、开发智力之外,还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的队伍中。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学生工作以“德育为先”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强调德育即思想政治工作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导向与动力。[6]为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不仅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内容统一,在管理上也基本相同,要求学生服从组织安排。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确实培养出了大批有道德、有知识、会做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工作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创造力不能充分锻炼和发挥,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
2.工作职能和目的上的差异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把服务作为首要的职能,管理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除了在日常道德教育、宿舍管理和学籍管理等学生管理工作、文体活动、就业指导等方面与我国基本相同以外,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服务、生活服务、成长咨询与心理辅导、助学服务、素质拓展服务等方面,使学生事务工作更加深入而细致。
我国高校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高校学生工作以教育和管理为主要内容,很少涉及学生服务。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培养,学生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7]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进,学分制的逐渐推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也逐步建立起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但是仍然以规范学生行为等管理手段为主,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和服务并不多。
3.学生工作队伍在专业化程度上的差异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很高。在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培养学生事务硕士专业,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事务人员。但专业化并不是专指从事学生事务的人员全都是学习学生事务专业的,因为学生事务涉及范围很广,需要多种专业的从业人员,其中不乏心理学、法学、医学和理工科的博士或专家。在美国,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人把学生事务管理作为一项事业来做,同时,学生事务管理也被视为具有竞争力的职业。国外高校卓有成效的学生事务管理是与它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队伍分不开的。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学历普遍偏低,以本科为主,硕士和博士的数量相对较少。尽管我国已经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许多高校学生工作者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或训练,缺少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系统的知识,专业化程度较低,工作时很多人主要依靠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辅导员的数量相对不足,还出现了一些学生兼职辅导员。由于很多辅导员没有把这份工作作为终身职业的准备,致使学生工作者的流动性比较大,也很难形成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队伍。
(二)国外高校学生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成功的经验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应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在借鉴国外高校学生工作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提升专业化水平。
1.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内涵十分丰富,且有良好的制度保障,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提供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进入21世纪,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间的竞争也集中在国家创新能力的建设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因此,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遵循“适性发展”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型创造良好条件。
2.为学生成才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学生的心理问题、贫困资助问题、学业困惑、就业问题等日益凸显,借鉴国外社会团体和专业机构参与到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来,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有益补充尤为迫切。国外学生事务工作从组织机构设立、运行管理模式到学生活动条件的提供等具有相应的保障机制,有的甚至还受法律保护,这些无疑对顺利开展学生工作、发挥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制度上的保障、专业化的服务、专门人员的指导有助于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提供优质服务,有助于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培养,有助于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造就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打造专业化和职业化教师队伍
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工作的组织保证,建设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加强学生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改变我国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轻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工作人员非专业化现状,更应该借鉴国外对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职业化建设的经验:建立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制定相应的从业条件;明确学生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岗位职责,规范职业素养要求;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完善保障机制,保证从业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引导从业人员重视学生工作的理论研究,避免凭经验和感觉开展工作,实现学生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1]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3):65.
[2]侯慧君.高校学生工作内容与机制系统设计 [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09:76.
[3]赵炬明.现代大学与院校研究(上)[J].高等教育研究,2003(3):38.
[4]卢铁光,付强,付强,等.美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及启示 [J].高等农业教育,2002(11):90-91.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2.
[6]方宏建,张宇.高校学生工作概论 [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2.
[7]王文科.中美高校学生工作比较及启示 [J].中国青年研究,2005:78.
A Contrastive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LIANG Hui-chao1,GAO Song-yan1,ZHANG Cheng-de1,QI Huan2
(1.HebeiUniversity of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2.StudentAffairs Depart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ianjin 300222,China)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in foreign universities are featured by specialization,norm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Through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ork goals,work models and work approaches for Sino-Western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this paper intends to offer more insights to Chinese universities.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college affairs management;contrastive study;insights
G64
A
1674-7356(2011)03-0001-06
2011-04-21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号:JYGH2010035)
梁慧超(1968-),女,山西文水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