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全方位展示*
——评赵炎秋等著《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

2011-04-07 19:44李中华
关键词:叙事学文学理论

李中华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全方位展示*
——评赵炎秋等著《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

李中华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赵炎秋、李作霖、熊江梅合著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借鉴西方经典叙事学理论,在当代叙事学研究中第一次全面立体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发展演进历程。它十分注意从中国独特的叙事经验及其理论总结出发,同时兼有宏阔的理论视野与自觉的比较意识以及丰富多样、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与引述,是中国叙事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本土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

赵炎秋;古代叙事思想;叙事学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c western narrative theories,professor ZhaoYanQiu,Li ZuoLin and Xiong JiangMei collaborated Research of Chinese Ancient Narrative Thoughts,which first comprehensively and all- dimensionally display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ourse of Chinese ancient narrative thoughts in the contemporary study of narration.It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China’s unique narrative experience and its theoretical summary.It also has broad theoretical horizons,conscious comparative awareness and rich variety,intensive text analysis and quote narration.This works is a breakthrough in China’s narrative research and grea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ocal narrative theory research.

Key words:Zhao Yanqiu;Chinese ancient narrative thoughts,narrative theory

中国一向被视为诗的国度,抒情文学十分发达,文学的抒情本质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与诠释。但实际上,中国同样是一个叙事文学生产与消费大国,从远古神话、史传文学、六朝志人志怪,到唐朝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一直到现当代的白话小说、影视剧,源远流长,甚为可观。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关照与阐释。由于本土叙事理论的缺乏,所以,自80年代西方叙事学传入我国之后,西方叙事学理论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学习与借鉴。然而,由于西方叙事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叙事文学实践基础上,对于中国叙事文学的阐释难免“水土不服”,因而,建构适合中国本土叙事文学的中国本土叙事理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与急切。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学者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上来看,还属于起步阶段。今读到由赵炎秋教授领衔,与李作霖博士、熊江梅博士合著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深觉其“在中国叙事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有利地促进了我国本土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全国社科办的鉴定意见)。

一 全面立体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演进历程

借鉴西方经典叙事学理论,以文本分析为中心,根据中国叙事本身的发展规律,将中国叙事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两汉叙事思想、魏晋至宋元叙事思想、明清近代叙事思想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借此全方位地、立体地展示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发展演进历程,是本书的突出成就和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部分在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同时,又各有特点与可观之处。比如,在先秦两汉叙事思想部分(作者:熊江梅),作者主要研究了中国神话叙事的“弱叙述性”、史传的“实录”叙事思想、杂史杂传中隐含的叙事思想、汉乐府等叙事诗的叙事思想及其对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影响等问题。本部分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史传“实录”叙事理念进行的辨析,它既强调了中国古代史传“史有诗心、文心”的“虚实杂糅”特征,解答了标举“实录”的史传何以能孕育出虚构性叙事的问题;同时又辨析了“客观叙述者”的主观性本质,从而澄清了长期以来对“实录”叙事理念的误读。在魏晋至宋元叙事思想部分(作者:李作霖),作者主要研究了魏晋志人志怪等叙事文学体现出的叙事思想、唐以《史通》为代表的叙事观念和唐传奇的虚构叙事思想以及宋元说话、话本中体现出来的通俗叙事思想。在本部分中,对志人志怪的关注个体日常生活之特点,唐传奇个人化观点、情节化修辞的叙事常规,以及冯梦龙《三言》中三种不同文本形态的论述发常人之未见,颇多新意。在明清近代叙事思想部分(作者:赵炎秋),作者则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明清叙事思想与近代叙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呈现的主要特点,并重点研究了金圣叹、李渔、王国维、梁启超等理论家的叙事思想,引述丰富。这三个部分连贯起来,立体地呈现了中国叙事如何从史传实录叙事演变为文学虚构叙事的漫长历史,完成了一副中国叙事思想演变的全景图。同时,作者抓住不同时期叙事发展的不同特点,使用了相应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如第一部分以文本分析为主,辅之以中西叙事的比较;第二部分注重考据、文本分析与理论阐释的结合;第三部分点面结合、征引丰富、从具体到抽象的理论提升;总体上做到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完美统一。

二 从中国独特的叙事经验出发,恰当整合中国古代叙事理论与实践

作为发端于西方的经典叙事学理论,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譬如形式主义,作者对此有十分清晰的体认,因此在探索中国叙事思想时十分注意规避,注意中国叙事文学的民族性、独特性,注意中国叙事经验、叙事理论的总结与整合,以使中国叙事思想能完整地、立体化地呈现出来。在这个问题上,作者处理得十分妥帖,显示出独特新颖的研究思路。在总体上,著作借鉴了西方经典叙事学的研究成果,比如故事、叙事人称、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方式、叙事频率、叙事话语、作者与叙事者等等,但作者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根据中国叙事的特殊性,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广泛借鉴了相应的理论资源。如第一部分结合中国人的宇宙观、思维模式、文学取向的不同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中国古代叙事史化、诗化特点的分析;又如第二部分对唐传奇中叙事时间的探讨,就综合借鉴了文化分析、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分析以及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对时间的分析;又如第三部分,作者对马克思文学理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接受美学的广泛借鉴与应用更是分外突出。与此同时,作者还特别注意中国古代叙事的独特问题与独特经验的呈现。在第一部分中,涉及的问题就有:中国神话受实用理性的束缚,没有经历“二次创造”的再生神话阶段因而呈现出与西方叙事不同特点的问题;中国叙事思想深受史传叙事思想影响的问题;杂史杂传在中国叙事发展中的过渡性问题;中国叙事诗受抒情传统影响而变“叙事”为“感事”的问题。在第二部分中,涉及的问题有:志怪志人小说中对正史叙事体制的摆脱、走向文人叙事的问题;唐人小说中的虚构与历史的关联及独特的叙事成规问题;宋元说话与话本小说中的“口头”、“模拟口头”、“书写”三种文本形态及模式问题。在第三部分中,涉及的问题有:虚构叙事观念的确立与发展问题,对叙事文学美学特征的探讨,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探讨,明清叙事中的人物观问题,明清叙事结构思想问题,明清叙事文中的叙事技法问题,明清评点对叙事语言的探讨问题,读者对叙事文本生产的影响问题,《红楼梦》中的影子作者、复调问题等等,所有这些早已溢出了西方经典叙事学的研究范畴,是对中国叙事经验与独特问题的总结与整合。纵观整部作品,作者正是围绕着中国叙事发展的独特路径、问题和独特贡献,并以此为出发点,批判地借鉴了西方经典叙事学理论以及各种理论资源,对中国古代叙事思想做出了独特的书写与研究。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即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三 宏阔的理论视野与自觉的比较意识

在本研究中,时时可以感觉到作者宏阔的理论视野与自觉的比较意识。对此,作者在第一部分即第一卷“绪论”中,有十分清晰的表述:“叙事学是西方结构主义的分支,其研究立足于西方叙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对西方叙事学的介绍热潮,在这一理论视角的刺激下,随后出现了运用叙事学原则与方法对中国叙事进行研究的尝试,并出现了一批卓有成效的论著。……但总体而言,中国关于叙事学及叙事研究的论著,多是追随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视野,较少立足于中国叙事本身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论著,不顾中国叙事的实际情况,机械套用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话语,得出的结论不免出现偏差。一种新的理论话语往往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激活理论研究,对西方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新思潮、新方法视而不见,势必导致研究的落后和狭隘。但如果不顾具体的民族性特点,不做一番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工作,妄图一劳永逸地借用西方的理论进行中国的文化与文学研究,很难使研究深入精确,切中肯綮。叙事理论的研究同样如此。……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叙事思想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在叙事的基本观念、原则和模式上均与西方叙事学有明显差异。”这一思想贯穿于作者研究的始终。比如第一部分中就有:中国叙事的“空间性”特征与西方古典叙事的“历时性”的比较;中国古代叙事的强调“实录”性与西方叙事的强调“虚构”性之比较;中国叙事的不突出“时间性”因素、缺乏“情节中心”的连贯统一、表面上呈现为散漫无章的“缀段式”结构、实则具有内在的生命性与整体感、并追求叙事结构的“人文化”、“哲理化”意蕴与西方叙事的“时间化”、强调事件之间之间的时序和因果关系、将“事”视为循时间演进的“实体”、以理性中心为基础的整一连贯之比较。实际上,作者中西比较的意识不仅体现在具体问题的论述中,更体现为一种理论姿态与自觉体认。作者对“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提出就隐含了这一立场。故不再赘述。

四 丰富多样、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与引述

由于作为中国叙事学理论资源的中国古代文论本不擅长理论阐发,而以印象式批评见长,即便是极兴盛的诗论、文论亦多停留在直觉感悟层面,缺乏清晰明确的理论形态。而且,中国本已薄弱的古代神话、小说理论基本上被儒家史学话语所支配和包容,重在强调思想观念、社会教化等方面,甚少涉及形式研究,也不注重叙事文本的内部分析,表现出对叙事思想研究的漠视。所有这些,对于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的研究,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难度,对作者的研究提出了挑战。然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作者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在本书中,丰富详尽的例证、繁复多样的引述、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体现出作者出众的理论抽绎能力和理论概括能力。读这样的作品,您不仅得到理论上的启发,同时,还会得到无尽的审美愉悦。

作为一部几十万言的煌煌巨著,它的特点难以尽言。以上是笔者个人的一点深切体会。当然,它并非没有不足。比如,作为由三个作者共同完成的研究,它尽管充分发挥了每一个人的特点与特长,不可否认,它对作品体例上的统一、叙述上的接续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但瑕不掩瑜,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中国叙事学研究上的丰碑与硕果而存在。相信诸位读了以后,会有更多的收获与体会。

[1]赵炎秋,李作霖,熊江梅.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卫 华

An Overall Display of Chinese Ancient Narrative Thoughts—— Reading Research of Chinese Ancient Narrative Thoughts by Professor ZHAO Yanqiu

LI ZhongHua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7)

I206.2

A

1674-117X(2011)02-0154-03

2011-01-08

李中华(1970-),男,湖南邵东人,湖南工业大学文新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叙事学文学理论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坚持理论创新
我们需要文学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叙述结构和聚焦多重性——让·埃什诺兹《我走了》和《一年》的叙事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