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冷冻治疗宫颈糜烂

2011-04-08 17:32王荷琴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柱状壳聚糖上皮

王荷琴

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江苏江阴 214400)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多发病,常常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等病毒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故早期治疗尤为重要[1]。该病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而以物理治疗最常用。过去常用的方法是电熨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革新,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凝结疗法及微波疗法等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宫颈糜烂的治疗,但多数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易出现组织结痂出血,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3]。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冷冻治疗宫颈糜烂66例,患者无组织结痂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为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均经宫颈刮片、LCT检查、阴道镜检查确诊,年龄在20~55岁,平均年龄30岁,其中已婚已育者60例,已婚未育者6例;曾行药物治疗者30例,行电灼术者4例,有接触性出血者8例。按糜烂面积分Ⅰ度15例,Ⅱ度33例,Ⅲ度18例。所有患者排除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妇科恶性肿瘤等其他妇科疾病,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无神经精神异常,凝血功能正常。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前2 d行白带常规检查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的急性炎症、肿瘤等其他疾病,治疗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治疗前排空小便。

1.2.2 治疗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干棉签擦试宫颈分泌物,放入窥阴器,充分暴露宫颈,采用液氮冷冻治疗仪,使用接触冷冻法,用不锈钢圆形冷冻头,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宫颈病变的形状、范围,选择适当的冷冻头,选择标准为大小应全部覆盖病灶并略超过其范围。冷冻头要与病灶紧密接触并适当施压1~2 min,从下缘开始,由两侧逐渐向中心直至冷冻全部糜烂创面,治疗中应防止漏治,冷冻时间约为3 min,待自然复温后撤出探头。冷冻后如有残留病灶应及时补冷冻,术后用龙胆紫涂于冷冻面。术后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每次1支,阴道穹隆给药,3 d后换药1次,月经期内停用,避免房事及盆浴,连续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糜烂面消失,子宫颈光滑,临床症状消失。显效:糜烂面积缩小50%或Ⅱ度转Ⅰ度,Ⅲ度转为Ⅱ度,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糜烂面积无变化,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

1.4 结果 所有病例于术后1个月、2个月随访,治愈63例,占95.5%;显效3例,占4.5%;总有效率100%;患者术后阴道排液少,持续时间短,1~2周左右,无组织结痂出血。

2 讨论

宫颈糜烂是指上皮损伤后,由子宫颈管粘膜的柱状上皮增生,并向子宫阴道部磷状上皮的缺损处延伸,覆盖创面,取代了原磷状上皮缺损的区域,由于柱状上皮较薄,粘膜下方充血的毛细血管明显易见,所以肉眼见宫颈外口病变粘膜呈鲜红色糜烂样区[4]。由于感染的刺激,可导致上皮功能亢进,产生大量的白带,使宫颈黏液的黏度与pH值改变,有利于病原体繁殖。液氮冷冻法治疗是在-190℃的低温下使坏死组织液化、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时首先使冷冻区的毛细血管收缩,融化时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大大增强,导致微血栓形成,在治疗后24 h内组织产生坏死,并形成黄色或灰黄色假膜并脱落,在约一周后新生肉芽组织形成并向中央延伸,逐渐使得糜烂部位愈合。该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患者无痛苦、术后出血少等优点。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将壳聚糖作为载体,通过专利技术将壳聚糖与具有广谱、高效杀菌功能的碘络合在一起[5],并使纳米级碘分子在一定时间(72 h)内稳定地以一定浓度进行释放(智能化可控缓释技术),抗菌消炎,消除糜烂组织吸收渗液,促进宫颈炎创面愈合;物理手术后消肿、软化结痂、降低出血、保持伤口湿润、促进肉芽生长、保护新生上皮组织,防治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等。用于宫颈炎、宫颈术后创面的修复及抗菌消炎,可起到抗菌、消炎、止血、消肿、防治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等功效。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冷冻治疗宫颈糜烂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它具有简单易行、治愈率高、经济安全等优点,对于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1]崔宝奎.4种方法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J].人民军医,2005,48(5):266-268.

[2]石莹.4500例宫颈糜烂冷冻治疗术的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08,39(2):37-38.

[3]周英.冷冻治疗宫颈糜烂90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41-2942.

[4]朱士杰.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在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术后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3):342-343.

[5]李红儿.聚焦超声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3):178-179.

猜你喜欢
柱状壳聚糖上皮
硅片上集成高介电调谐率的柱状纳米晶BaTiO3铁电薄膜
三种不同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
基于彩色滤光片柱状隔垫物高度的液晶滴下工艺
一种柱状金属物质量检测器的研究
壳聚糖的应用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南海北部柱状沉积物中黄铁矿的分布特征和形貌研究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碱浸处理对壳聚糖膜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