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子宫发育异常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

2011-04-08 22:51张翠珍
河北医药 2011年15期
关键词:宫腔产科输卵管

张翠珍

孕妇,23岁,已婚,主因孕足月第1胎腹痛2 h未见红,无阴道流液而入院。平素月经规则,4~5/28~30 d,末次月经2009年5月13日,预产期2010年2月20日,停经 40+d出现择食、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孕早期无不规则阴道出血及腹痛;孕4+个月始觉胎动至今;孕晚期无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等症状。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7℃、P 90次/min、R 22 次/min、BP 120/80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隆如孕足月大小;产科情况:宫高 35 cm,腹围101 cm,胎位LSA,胎心146次/min,宫缩每4~5分钟宫缩30 s;PV:未产型外阴,阴道畅,宫颈软,宫口开大2 cm,先露臀,位置S-3,骨盆外测量23-25-21-8.0 cm。B超示:胎儿脐绕颈3圈,双顶径9.4 cm。血液分析、凝血功能、尿液检查等均正常。初步诊断:(1)宫内孕37+6周第一胎LSA临产。(2)臀位。(3)胎儿脐绕颈3圈。向家属交待病情,家属表示理解,要求剖宫产术结束妊娠。术前准备完毕,查宫缩每3~4分钟宫缩30~40 s,宫口开大3 cm,测胎心142次/min,在局麻+强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足月大小,下段形成可,先露臀,固定,取子宫下段横切口约10 cm,破水,羊水清,量400 ml,以臀牵引助娩一女婴,新生儿外观无畸形,脐绕颈4圈,阿氏评分9分—10分—10分,体重3300 g,宫壁注射缩宫素20 U,胎盘胎膜自娩完整,将子宫托出腹腔,见左侧输卵管卵巢位于(左侧)子宫峡部,近宫颈内口水平处,与其相接处可见一实性肌肉组织,4 cm×5 cm×4 cm,卵巢发育正常,输卵管可见;右侧输卵管卵巢发育正常(残角子宫)。胎儿及胎盘位于右侧宫腔内,宫缩欠佳,持续出血,急按摩压迫子宫,缩宫素20 U局部注射,米索前列醇200 μg入肛,无明显好转,又给予缩宫素20 U入壶,10 U子宫下段注射,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米索前列腺醇200入肛(其间持续按压、温盐水湿敷子宫),仍持续出血,子宫软袋状,宫壁薄,尤其是胎盘附着部位;又给予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维生素C加10%葡萄糖静脉滴注,立止血2 kU入壶,效果不佳,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后仍出血不止,再行B-lynch缝合,子宫仍不收缩,且仍可见新鲜血液流出。此时患者出血量达2600 ml,心率140 ~150 次/min,血压90/60 mm Hg,休克指数大于1.50;明显贫血貌,面色、口唇苍白,四肢末端无血色。向家属交待病情,因子宫发育异常,收缩乏力致产后大出血,建议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以挽救产妇生命。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字,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总出血量 2800 ml,总输入量4500 ml,包括去白红细胞5 U,尿量400 ml。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补液、抗贫血等治疗,5 d拆线,痊愈出院。病理回报:残角子宫。

讨论 (1)残角子宫属于子宫发育异常的的一种,为胚胎时期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而另一侧发育不全形成的;可同时伴有该侧泌尿道发育畸形。多数残角子宫与对侧正常宫腔不相通,仅有纤维带相连。偶亦有两者间有狭窄通道相通者。检查时易误诊为卵巢肿瘤或子宫肌瘤[1]。本病例标本:左侧输卵管残端与正常宫腔不通,残角子宫为实性,4 cm×4 cm×5 cm,无功能。右侧宫腔内膜正常,宫底部薄、软,胎盘附着部位为紫红色,少部分肌纤维断裂,右侧输卵管残端与右侧宫腔相通,诊断明确。(2)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孕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 ~3%[1]。而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占70% ~80%[2]。宫缩乏力的原因一般有: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镇静药过多,麻醉过深,产程过长;②子宫过度膨胀(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等);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后;④子宫肌肉发育不全(子宫畸形)等。本病例子宫发育不良、宫壁过度伸长(部分肌纤维断裂)、子宫收缩乏力、宫壁血窦不能正常关闭而致产后大出血。(3)本病例符合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诊断标准:①经阴道或经腹腔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静脉推注钙剂,阴道分娩后检查修复软产道裂伤和胎盘处理,剖宫产术中温盐水湿敷子宫等各种保守治疗无效;②出血速度快,胎儿娩出后1 h内出血量超过1500 ml;(3)出血已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符合(1)、(2)或(1)、(3)均可诊断[3]。

由于宫缩乏力产后大出血导致产妇出现休克表现,原则上迅速加强宫缩以止血,同时输血、纠正休克、扩充血容量并抗感染,经结扎子宫动脉或(和)B-lynch缝扎等一系列保守治疗无效,出血无明显减少者,可考虑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正确测量出血量,快速止血,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对预防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如席汉氏综合征等),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产后失血性休克,是产后出血的发展阶段,早期发现、及时抢救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熟练掌握产科手术规程,准确诊断和处理产科并发症;具备一定的应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产科管理,提高全科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协作精神;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轻重缓急,以快速做出正确的治疗。

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必须谨慎言行,主动争取家属理解及配合,同时积极向家属宣传与本病有关的医学知识;对患者病情变化、抢救过程、治疗效果及预后做出恰当合理的解释,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1 乐杰等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7,224.

2 Mazhar SB,Yasmin S,Gulzar S.Management of massive postpartumhemorhage by B-Lynch brace J.J Eoll physician Surgpak,2003,13:51.

3 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345.

猜你喜欢
宫腔产科输卵管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