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1-04-09 00:45平彦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产妇

平彦芳

河南社旗县计划生育指导站 社旗 473300

妊娠、分娩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但对于初产妇而言,她们没有怀孕的经历,且受到当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从而表现为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低,在分娩前对宫缩疼痛造成的痛苦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而且产后机体也会出现一些复杂的变化[1]。2006-04~2009-03,我站对待产初产妇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待产的11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年龄21~32岁,平均(25.65±9.98)岁。2组产妇的文化程度、职业构成、孕次、妊娠周数、估计胎儿体质量及骨盆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指导,即在孕期及分娩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及分娩知识的常规宣教:孕期进行定期检查,并注意补充营养;产后注意卫生清洁,避免伤口感染。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正确引导产妇的情绪:(1)孕期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护理程序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以一定的沟通模式实施[2]。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接待产妇,并详细讲解足月妊娠分娩的生理及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症状,分娩中如何配合,怎样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等。鼓励其树立顺利分娩的自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分娩的到来。(2)产时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产程及胎心情况,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尽量抚摸产妇的腹部来减轻和转移产妇对疼痛的注意力。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随着产程的进展,随时告知其产程进展信息,帮助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强调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产后恢复及减少疼痛[3],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的体贴、真挚,使她们产生一种安全和信任感。(3)分娩后支持系统:运用图片、放映短片、模拟教具形式教授基本护理婴儿方法。告知产妇出院后的咨询方法及地点,以达到解除产妇的后顾之忧,克服焦虑和恐惧心理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4]。睡眠质量以产妇对睡眠的主观体验分为睡眠好(入睡快,自觉睡眠深,总睡眠时间≥7 h,醒后精神佳)及睡眠差(入睡慢,自觉睡眠浅,总睡眠时间<7 h,醒后精神疲倦)。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见表1。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比较见表2。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的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aP<0.05

SAS SDS组别 n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8 37.76 ±3.65 36.06 ±2.55 39.22 ±4.74 37.16 ±6干预前 干预后.27干预组 58 38.07 ±4.12 31.25 ±2.28a38.09 ±5.08 32.45 ±5.30a

表2 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比较 [例(%)]

3 讨论

分娩使孕产妇经历了一次非常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5]。尤其是初产妇对分娩的知识缺乏,医护人员在孕妇入院后就应针对性对孕妇进行产前教育,使她们充分认识到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恐惧感和紧张只会增加分娩疼痛和难度,使她们保持良好自然的心态[6]。有研究[7]报道,一个没有异常产科情况的临产妇女能否完成分娩与其精神状态和能否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有关。因此,应随时关注孕产妇的心理变化,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指导,减轻其心理压力,消除焦虑、恐惧情绪,从而减少因心理障碍而引起的产科并发症,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

产妇在分娩后机体组织处于损伤与修复阶段,高质量的睡眠是促进其康复的重要因素[8]。通过适当的护理,使产妇了解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消除顾虑,鼓励产妇学会和婴儿同步休息,使产妇感到舒适、放松,较快进入睡眠状态,这将有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

本研究表明,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睡眠好的比例明显提高,而睡眠差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初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使产妇的分娩更加顺利,还能提高产妇产后的睡眠质量,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

[1]吴小妹,陈英,王光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江西医药,2008,43(2):182 -183.

[2]袁莲花.浅谈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及护生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28(9):105.

[3]杜巧婷.阴道分娩产妇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18(4):329 -330.

[4]赵富美,陈庆伟.足反射疗法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安神助眠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6 -17.

[5]顾炜,李小妹,李雪林,等,松弛疗法对分娩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35.

[6]赖珍霞.高龄初产妇临产前负性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模式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6):763 -764.

[7]张秀云.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1,18(11):12.

[8]杨俊华,闵丽华,白萍.住院产妇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20(22):6-7.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后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