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小儿辨证施护体会

2011-04-09 07:10王金华
河北中医 2011年10期
关键词:调护雾化气管

王金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院大外科,广西 玉林 537000)

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小儿辨证施护体会

王金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院大外科,广西 玉林 537000)

肺炎;咳嗽;哮喘;护理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统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及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及口唇青紫等症[1]。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若治疗及时得当,一般预后良好[1]。2008-01—2010-12,我们采用辨证施护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患者,取得很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诊断要点与辨证分型

参照《中医儿科学》辨证为风热闭肺型咳嗽,初起证候稍轻,见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稠黏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重证则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间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1]。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安静,室温宜稍偏凉,湿度稍大,使空气潮湿,定时通风,每日湿式拖地消毒1次,减少人员流动,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发生。发热、咳喘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常翻身,变换体位及拍打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

2.1.2 注意观察病情,注意患儿神色、体温、脉搏、心率、呼吸、咳嗽、痰喘、汗出、二便及舌苔等情况。发现患儿出现气急鼻煽、喉间痰鸣、烦躁不安及口唇紫绀等症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2 饮食调护 小儿“脏腑娇嫩,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因此其饮食宜忌尤为重要,在饮食调护方面既要注意止咳平喘,又要注意润肠通便[2]。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及易消化的半流质,忌食辛辣、甜腻及煎炸之肥厚等生热动火之品。鼓励多喂温开水,多进新鲜果汁如萝卜汁、荸荠汁及梨汁等。患儿咳喘时应停止哺乳或喂食,以防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2.3 情志调护 小儿心怯神弱,最常见的情志所伤是惊恐。当小儿乍见异物或骤闻异声时,容易导致惊伤心神,出现惊恐、啼哭等症状。同时惧怕打针、吃药的痛苦,常不能配合治疗、护理。针对患儿情况,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对待患儿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多鼓励及安慰患儿,让患儿紧张的心理得到松弛,使之安静、愉快地接受治疗。

2.4 给药护理

2.4.1 应细心喂药,中药宜温服,少量多次,不可强灌,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入气管加重病情。患儿咳喘时应停止喂食。痰多者,喂药前应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出,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药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2.4.2 患儿发热时,按医嘱予安乃近滴鼻或降温药物口服。药后可给予热粥、热汤以助药性,微汗而出。同时予用温水擦浴或中药浴,不宜用冰袋、凉水,以防塞闭毛孔,里热骤升,发生高热惊厥。

2.4.3 痰多黏稠,不易咳出者,按医嘱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应从小雾量开始,吸入1 min待气管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雾化吸入时间为3~5 min,间歇5~10 min为宜,一般吸入不超过15 min,3~4 h吸入1次。对于极不配合雾化吸入的患儿,多采用睡眠后雾化。雾化吸入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等情况,避免出现或加重气促、烦躁等症状。每次雾化吸入后均给予拍背,使黏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易于排出[3]。

2.4.4 对于肺部湿性啰音明显或久不消失患者,取敷背散(药物组成:大黄4 g,芒硝4 g,黄芩4 g,蒜蓉1 g。由本院中药饮片室研打成粉,以50°左右的开水调和成膏状,置于透明膜上,敷于背部两侧肺俞穴,每日1次,5~7 d为1个疗程。注意药物干湿度适宜,药粉太干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渗透吸收,太湿容易污染衣服。敷药前要评估患儿局部皮肤情况,有皮肤溃烂、皮肤过敏者禁用。在敷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患儿局部及全身情况,同时向患儿家属做好宣教,防止药物脱落,影响敷药效果。敷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及水泡等变态反应时,及时停止使用,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2.5 健康指导 向患儿家属做好卫生宣教和健康指导,让患儿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感冒流行期勿带患儿去公共场所,注意四季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运动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或更换衣服,防止受凉感冒。一旦感冒,及时治疗,防止诱发本病。

3 体会

肺炎喘嗽为感受风邪、郁闭肺络所致,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病初多为表证,但在表时间短暂,很快入里化热,转变证型,而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明确病因病机、分型,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疗效,使疾病得以早日康复。68-75.

[2]冯爱芳,史玲艾.辨证施护小儿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127-128.

[3]杨玉兰,王岚,由丽华,等.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31.

[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R441.5;R563.1

A

1002-2619(2011)10-1573-02

王金华(1970—),女,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011-04-15)

猜你喜欢
调护雾化气管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