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红点鲑幼鱼对几种常见药物耐受性试验

2011-04-10 02:16张永泉贾忠贺李建兴李永发白庆利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红点硫酸铜白斑

张永泉,贾忠贺,刘 奕,李建兴,李永发,白庆利*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哈尔滨 150070;2.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

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隶属鲑科红点鲑属,是一种优质冷水性鱼类。鱼体呈纺锤形,体被很小的圆鳞,体背部呈褐色,体侧布满白色或灰色小斑点,故名白斑红点鲑,引进国内后定名为白点鲑[1]。成庆泰、郑葆珊等报道我国红点鲑属鱼类有2种,即花羔红点鲑和白斑红点鲑[2],俄罗斯学者尼科尔斯基报道白点鲑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北部,即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向南到海参崴,仅有少量进入黑龙江河口[3]。

由于环境污染和过渡捕捞,白斑红点鲑的自然资源几近枯竭。近年来我国开展了白斑红点鲑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工作[1,4]。随着白斑红点鲑人工养殖技术的推广,病害防治不可避免地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弄清常用药物对白斑红点鲑的毒性及安全浓度十分必要。药物对水产动物毒性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5-7],而对白斑红点鲑毒性的研究未见报道。甲醛、拜净具有广谱杀虫、杀菌作用;硫酸铜能有效防治寄生虫病;水产养殖中食盐在防病、治病方面有显著效果,可以作为良好的消毒、杀菌和杀虫剂[8]。本文以白斑红点鲑为试验材料,研究甲醛、拜净、硫酸铜和食盐对其急性毒性,求出半数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旨在为白斑红点鲑的人工繁殖和大规模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鱼

本试验所用白斑红点鲑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1996年从日本东京水产大学引进的自繁后代,幼鱼全长(8.7±0.3)cm,体重(6.3±0.6)g。试验前将幼鱼放在圆形的选育缸中暂养1 d,停食。选择体健无伤、行动敏捷、规格基本一致的个体作为试验用鱼。试验分甲醛、拜净、硫酸铜和食盐共4个处理,每一处理3个平行组,每一平行组30尾鱼,记录各个时间死亡率。试验用水为经曝气后的地下泉水,水温(16.5±1)℃。试验期间不充气,溶氧水平为(8.7±0.4)mg·L-1。

1.2药品

试验所用药物的规格如表1所示。

1.3 试验方法

通过预试验得出白斑红点鲑无死亡的最高毒性浓度和全部致死的最低浓度(见表2),并根据等对比间距法确定各试验组浓度[10],具体方法为:r=;式中,r为相邻两个剂量比值;b为最高剂量;a为最低剂量;n为剂量组数。每个处理设3个平行。各浓度组放试验鱼30尾进行药浴。试验开始后连续观察,记录每组开始死亡时间,然后分别记录受试24、48、72和96 h白斑红点鲑的活动和存活情况。判断鱼死亡的标准是:当鱼停止呼吸后,用小镊子夹鱼的尾柄部,5 min内不出现反应可判定为死亡[9]。

表1 试验药物的规格与成分Table 1 Qualific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al drugs

表2 四种药物的试验浓度Table 2 Testing concentration of four drugs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结果取平行组的平均值,用改良的Karber[9-10]法求出各种药物作用于白斑红点鲑24、48,72和96 h的LC50值。安全浓度(SC)为白斑红点鲑安全生存的最高浓度。半致死浓度公式:Log LC50=Xm-d(Σp-0.5);安全浓度公式:SC=48 h LC50×0.3/(24 h LC50/48 h LC50)2。其中,Xm 为最大剂量对数;d相邻剂量比值的对数;P为各剂量组死亡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斑红点鲑对四种药物耐受浓度

试验药物的LC50和SC的测定结果见表3。由表3中可以看出,各种药物的24、48、72和96 h半致死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硫酸铜<拜净<甲醛<食盐,同种药物的半致死浓度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增长,而不断降低。硫酸铜、拜净、甲醛和食盐四种药物48 h安全浓度依次为0.32、0.54、18.86和2 423.65 mg·L-1,以安全浓度为衡量标准,白斑红点鲑对几种药物的敏感性为:硫酸铜>拜净>甲醛>食盐。

表3 4种药物对白斑红点鲑的试验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four drugs on Salvelinus leucomaenis

2.2 不同药物白斑红点鲑致死时间和行为的影响

甲醛最低致死浓度为56.85 mg·L-1,85 h时发现死亡;最高毒性浓度200.38 mg·L-1下16 h时发现有不安症状,20 h全部死亡,死亡前幼鱼沿容器四周急剧游动,随后头部朝上露出水面,尾部缓慢摆动;死亡后鱼体体色变浅、呈灰白色,体表少量粘液、脊椎弯曲。

拜净的最低致死浓度为1.60 mg·L-1,86 h时发现死亡1尾;最高毒性浓度为8.10 mg·L-1,8 h后开始死亡,死亡的速度很快,死亡后身体僵直,粘液明显增多,身体变黑。

硫酸铜的最低致死浓度0.69 mg·L-1,65 h发现死亡1尾;最高毒性浓度3.21 mg·L-1,10 h开始死亡,死亡前鱼焦躁不安、狂游,随后部分鱼侧身浮于水面,相对静止,对刺激反应敏捷,死亡鱼鳍条和棘均张开,僵硬伸直,体表大量分泌粘液,并有白色絮状粘附物。

食盐的最低致死浓度为8 365.74 mg·L-1,84 h时开始死亡;最高毒性浓度16 818.25 mg·L-1,10 h开始死亡,观察到高盐组幼鱼游泳困难、漂浮于水面,呈半休克状态,静止片刻再次上下挣扎游动,体色逐渐变浅、身体僵直、抽搐,死亡时鱼体侧翻、灰白、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并有明显白色粘附物。

3 讨论与结论

白斑红点鲑对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硫酸铜>拜净>甲醛>食盐。硫酸铜对白斑红点鲑的安全浓度为 0.32 mg·L-1,比长吻鮠的安全浓度 0.064 mg·L-1[11]、黑脊倒刺鲃的安全浓度0.02 mg·L-1[18]要高得多;与泥鳅的安全浓度0.26 mg·L-1[12]、黄颡鱼安全浓度0.28 mg·L-1[13]、网纹石斑鱼的安全浓度 0.205 mg·L-1[16]、鳜的安全浓度0.20 mg·L-1[17]相近;比斑点叉尾鮰安全浓度0.85 mg·L-1[14]、梭鲈的安全浓度0.481 mg·L-1[19]要低得多。由此可见,不同的鱼对硫酸铜敏感性相差很大。硫酸铜主要用于杀灭原生动物(如鞭毛虫、车轮虫、吸管虫、斜管虫)和藻类,常用0.5~0.7 mg·L-1遍洒,遍洒浓度要远远高于白斑红点鲑的安全浓度,所以用硫酸铜药浴预防疾病时,应该谨慎使用,必要时应及时冲水,以免造成大量死亡。

拜净是一种含有碘的复合药物,常用于鱼类细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试验对白斑红点鲑的安全浓度0.54 mg·L-1。试验得出拜净对鱼的毒性作用比较迅速,死亡的特别快,且发现死亡后无法救治,所以在使用药物消毒时间和药物剂量要掌握准确。

甲醛在气体和液体状态下均具较强的杀菌、杀虫作用,对寄生虫、藻类、真菌、细菌芽孢和病毒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试验显示,甲醛对于白斑红点鲑的安全浓度为18.86 mg·L-1,比长吻鮠 6.6 mg·L-1[11]、斑点叉尾鮰 6.0 mg·L-1[14]要高 3 倍。王卫民[13]报道,甲醛对体长1.1~1.3 cm的黄颡鱼鱼种的安全浓度为15.48 mg·L-1;杨治国[15]等报道,甲醛对黄颡鱼的安全浓度为15.1 mg·L-1。可见相对于其他鱼类白斑红点鲑对甲醛的耐受性要大,且甲醛相对于本试验所用的硫酸铜、拜净敏感性也比较低,所以说甲醛对于白斑红点鲑相对比较安全。

食盐对白斑红点鲑的安全浓度为2 423.65 mg·L-1。食盐对黄颡鱼的安全浓度为 1 863 mg·L-1[15]、食盐对梭鲈安全浓度为980.20 mg·L-1[19],可见白斑红点鲑对食盐的耐受性明显要高于其他的鱼类,初步推断可能和鱼的种类相关,由于白斑红点鲑为鲑科鱼类原始生活水域为海洋,经过多年自然水域隔离转变成淡水鱼类,其更深的原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试验得出甲醛和食盐可以作为白斑红点鲑日常消毒药物,甲醛可以用于防治白斑红点鲑三代虫、车轮虫和小瓜虫;食盐是很安全的日常消毒药物,在鱼类养殖过程中,除了自身对水产养殖动物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外,还具有净化水体、辅助治疗、刺激食欲等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食盐用量过少,消毒效果不明显,用量大则易引起鱼体水分流失,使盐分往血液内渗透导致鱼体脱水,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杀灭有益菌,还容易使鱼体表面粘液严重脱落从而增加细菌侵入机体的几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盐的用量。

[1] 王昭明,吴凡修,王新军,等.白点鲑发眼卵的贮存与人工孵化试验[J].中国水产科学,2001,8(4):95-96.

[2] 成庆泰,郑葆珊.中国鱼类系统检索(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64.

[3] 尼科尔斯基.黑龙江流域鱼类 [M].高岫,译,北京:科技出版社,1960:44-42.

[4] 张永泉,尹家胜,王丙乾,等.养殖密度对白点鲑幼鱼生长、存活以及行为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24(6):520-524。

[5] 张海宾.5种消毒剂对锦鲤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利渔业,2005,25(6):96-97.

[6] Wajsbrot N,Gasith A,Krom M D,et al.Acute toxicity of ammonia to juvenile gilthead seabream Sparus aurata under reduced oxygen levels[J].Aquaculture,1991,92(2-3):277-288.

[7] 陈菊芳,周孝治,江天久.药物在水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科学,2006(6):275-279.

[8] Battarbee H D,Meneely G R.The toxicity of salt[J].CRC Crit Rev Toxicol,1978,5(4):355-76.

[9] 朱蓓蕾.动物毒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7-40.

[10] 沈建忠.动物毒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83-87.

[11] 张素芳.长吻鱼危对几种常用水产药物的忍受力[J].淡水渔业,1987(5):38-39.

[12] 杨启超,万全,赵俊峰,等.4种常用鱼药对泥鳅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利渔业,2006,26(2):93-95

[13] 王卫民,严安生.4种药物对黄颡鱼鱼种的毒性试验[J].淡水渔业,2001(5):23-25.

[14] 麦周明.斑点叉尾鮰对几种常用鱼药的急性中毒及忍受力试验[J].水产科学,1992(7):34-35.

[15] 杨治国,杨东辉,叶新太.八种药物对黄颡鱼种的急性毒性[J].淡水渔业,2004,34(5):20-22.

[16] 杨莺莺,陈毕生,陈福华,等.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网纹石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2001,10(1):93-96.

[17] 丁淑荃,万全,马艳,等.7种常规药物对鳜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利渔业,2006,26(2):99-101.

[18] 郑闽泉,袁定清.常用渔药对黑脊倒刺鱼巴的急性毒性试验[J].2004,24(4):38-40.

[19] 陈罗明,凌去非,魏宾,等.四种常用鱼药对梭鲈鱼种的急性毒性实验[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492-495.

猜你喜欢
红点硫酸铜白斑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白斑消褪靠自灸
硫酸铜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的红外光谱*
2020红点最佳设计奖
泼了硫酸铜死鱼,是有人投毒,还是用药不对呢?
2017红点最佳设计奖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维吾尔医治疗85例外阴白斑临床疗效总结
2016红点奖最佳概念设计TOP10
全球最好的设计:2016红点奖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