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导丝致肌肉缠绕1例

2011-04-10 00:39熊立红汪业铭
河北医药 2011年11期
关键词:型臂针尖导丝

熊立红 汪业铭

患者,男,47岁,胃癌晚期行空肠造瘘术,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前进行右侧锁骨下静脉行锁穿刺。方法:全身麻醉后,取平卧位,头略偏向左侧,右肩下垫一小薄枕,右上臂紧贴躯干。常规消毒后,选择穿刺点:锁骨中点下1~2 cm,再偏外0.5~1 cm。选用一次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型号ARROW、2Line,20 cm)。选用右侧锁骨下入路[1]。进针时,保证针尖斜面向上,针尖方向指向同侧胸锁关节,保证针体与胸壁夹角在20°~30°、与同侧锁骨夹角在30°~40°;针尖进皮后,紧贴锁骨下缘,回抽见暗红色血液后停止进针;将针尖斜面旋转90°向下,再次回抽见暗红色血液后,从针体尾部放入J型导引钢丝置入导丝25 cm,退针,发现导丝置入较长,调整,将导丝退出时发现只能退出2 cm,再也无法退出,且感觉固定很紧无活动的余地,再送进2 cm后旋转导丝,仍无法拔出导丝,放弃,行C型臂,发现导丝位于胸骨柄外1.5 cm,锁骨下0.5~1 cm处打一小结,拔导丝时不动,B超显示小结未在血管内,决定切开取出导丝,从锁骨上小结显影上方切开,在锁骨与第一肋骨夹角处找到导丝取出,发现导丝小结将肌肉组织缠绕其间,并已嵌入肌肉内,且导丝已松散变细拉长,已近断裂。该病例无心律失常发生。讨论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由于经锁骨下途径的解剖位置相对固定,置管后患者颈部、四肢活动不受限,且可长期留置,同时便易于护理、并发症出现少[2],故应用广泛;对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患者体位一般要求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同样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尤其适用于急、危、重患者[3]。

锁骨下静脉穿刺出现导丝拔出困难相对较常见。但本病例者术后发现导丝嵌入肌肉并形成小结将肌肉缠绕其中,而致无法拔出导丝,需手术方取出导丝,这种现象很少发生。究其原因可能为:(1)该患者消瘦明显,为便于操作而于右肩下垫一较厚枕,加大了锁骨下静脉的角度;(2)该患者为晚期胃癌,穿刺区域有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对穿刺的血管产生推压移位作用,从而导致导丝进行肌肉;(3)导丝置入较深,通常情况下一般置入导丝15~20 cm,该病例置入25 cm;(4)拔出导丝时将其嵌入肌肉内,并随着拔出的次数增多而愈发嵌入较深;(5)发现无法退出时,旋转导丝可能将导丝打结,造成肌肉缠绕。

所幸在本病例中,我们及时发现,并通过C型臂及B超确定位置,未强行拔出,而是通过手术取出。从而我们得出一些经验教训:(1)病例选择一定要严格,不要人为地加大锁骨下静脉的角度;(2)不要盲目地调整导丝的位置与方向,更不能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强行拔导丝,可能造成导丝断裂,损伤大血管或心脏而危及患者的生命;(3)因导丝是显影的,在发现导丝拔出与平时感觉不一样时,应及时停止,可通过C型臂及B超等影像技术确定导丝位置,再决定处理方法,必要时手术取出。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29-1930.

2 吴川,任晓光,陈聚朝.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体会.河北医药,2005,27:672.

3 杜洪淼,王瑜玲,底胜峰,等.半坐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07,29:984.

猜你喜欢
型臂针尖导丝
适用于针尖增强拉曼的银针尖物理制备方法研究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C型臂X光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移动式C型臂故障的分析研究与探讨
针尖和笔尖
针尖遇到麦芒
C型臂X线介导经皮克氏针闭合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5例
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