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美莫司乳膏1%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湿疹46例疗效观察

2011-04-10 02:30闵学军孙国英
河北中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莫司皮肤性病皮肤科

闵学军 孙国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中心医院皮肤科,新疆 哈密 839000)

吡美莫司乳膏1%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湿疹46例疗效观察

闵学军 孙国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中心医院皮肤科,新疆 哈密 839000)

慢性病;湿疹;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湿疹可因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不愈转化而成,亦可一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带灰色,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以少许糠秕样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个别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具局限性,边缘亦较清楚,外围亦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在,自觉症状亦有明显的瘙痒,常呈阵发。在手足指关节处,因皮肤失去弹性加上活动过多可导致皲裂而致疼痛。由于自觉症状明显加之病症容易反复,因此患者较为痛苦。2006-01—2011-03,我们运用吡美莫司乳膏1%外用加中药内服治疗慢性湿疹46例,并与氯雷他定片口服合丁酸氢化可的粉乳膏外涂治疗3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确诊。

1.2 一般资料 全部84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6~71岁,平均(46.0±7.4)岁;病程 1~24年,平均(13.0±2.6)年。对照组38例,男15例,女23例;年龄5~72岁,平均(41.0±5.6)岁;病程 1 ~20年,平均(10.0 ±2.7)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氯雷他定片(江苏亚邦强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777)10 mg,每晚1次口服;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40095),每日2次局部外涂。

1.3.2 治疗组 吡美莫司乳膏1%(爱宁达,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485)每日2次外用;氯雷他定片10 mg,每晚1次口服。同时予中药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剂内服。药物组成:当归20 g,白芍药10 g,川芎10 g,熟地黄 20 g,蒺藜 10 g,防风 10 g,全蝎 10 g,鸡血藤 30 g,桃仁10 g,秦艽10 g,钩藤10 g。瘙痒重者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皮损肥厚者加莪术、丹参。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早晚分服。

1.3.3 疗程 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治愈:皮损消退;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消退不足30%[2]。

1.5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46例,治愈31例,好转1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38例,治愈21例,好转6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71.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慢性湿疹属于Ⅳ型变态反应,具有急性、亚急性湿疹病史,反复发作的瘙痒,皮损呈浸润、增厚、干燥及色素沉着等特征。由于其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的病因,可能与机体的过敏性体质有关,外界因素如饮食、气候、生活用品等可成为诱发因素。中医古籍虽没有湿疹之名,但有奶癣、旋耳疮、四弯风、绣球风、涡疮、浸淫疮等病名,现代中医称之为湿疮,其描写与现代医学之湿疹相符,并认为其病本源于内,发于外,多因饮食伤脾,脾为湿困,加之外受湿邪,湿热互结,外犯肌肤而致[3]。湿热互结是其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在此病理基础上,又兼有血热、湿盛以及日久病邪入络,损伤血脉,血瘀血燥,肌肤失于濡养之证。

外用制剂吡美莫司乳膏1%的有效成分是吡美莫司,它是亲脂性抗炎性的子囊霉素巨内酰胺的衍生物,是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和释放的细胞选择性抑制剂,可与macrophilin 12(FKBP-12)结合,通过阻断T细胞的早期细胞因子转录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特别是毫微克水平的吡美莫司即可抑制T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1(IFN-1)合成,还可抑制IL-4和IL-10(Th2细胞来源)的合成。此外,在体外实验中,吡美莫司还可抑制抗原或免疫球蛋白E(IgE)刺激的肥大细胞释放炎症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4]。因此,皮损部位使用吡美莫司乳膏1%能够快速有效缓解局部炎症,改善症状,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中药选用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之剂内服。方中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熟地黄、白芍药滋阴养血;川芎、桃仁活血祛风通络;蒺藜、钩藤疏肝解郁祛风;防风、秦艽、全蝎祛风解表利湿。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既可快速缓解症状,消除皮损,又能调节内平衡,改善体质,有效防止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6.

[3]张志礼.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3.

[4]邢有兰,赵艳霞.吡美莫司乳膏在皮肤科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2):134-135.

[5]李元文,张丰川.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

R758.230.58

A

1002-2619(2011)09-1347-02

闵学军(1964—),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临床研究。

2011-04-02)

猜你喜欢
莫司皮肤性病皮肤科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西罗莫司通过MAPK信号通路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吸水链霉菌FC-904发酵代谢产物29-O-去甲基雷帕霉素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简介
邢台市中医院皮肤科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同桌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