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创病险堤坝“微创修复”技术

2011-04-10 13:19
海河水利 2011年1期
关键词:高聚物病险堤坝

一项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病险堤坝“微创修复”技术日前通过专家评审和推广论证,这将破解中国在小型堤坝除险加固中面临的“瓶颈”。现行技术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对堤坝“开膛破肚”、扰动或破坏过多的难题将获得解决。

在近日于郑州举行的河南省重大公益科研项目验收暨成果推广论证会上,郑州大学王复明教授主持完成的一项名为“堤坝除险加固高聚物注浆成套技术及装备”的科技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这项病险堤坝“微创修复”技术在国内外属首创,具有对坝体扰动小、快速、经济、耐久、施工方便和环保等特点,将有效破解中国在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上面临的难题。

中国是世界上水库大坝最多的国家,也是病险水库最多的国家。现行技术手段由于施工时需“开膛破肚”、对堤坝扰动或破坏较大,并且工期较长、造价较高,有些大型设备由于进场困难,不适用于中小型堤坝的除险加固。

这项“微创修复”技术在高聚物材料扩散机理、钻孔成孔方式及精细化注浆装备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不仅对坝体扰动小,施工设备轻便,而且同其他堤坝防渗墙构筑技术相比,可节省造价50%以上,非常适用中于小型堤坝的防渗加固和抢险抢修。

据统计,截至2009年,中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7 151座,其中大型水库544座、中型水库3 259座、小型水库83 348座。但是由于中国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老化失修严重,病险水库率达40%以上,安全隐患十分突出,亟须进行除险加固。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投入,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了9 000多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大中型水库的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小型病险水库数量多,除险加固率低,严重影响了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

针对这些问题,2007年,河南省设立重大公益科研专项“水库大坝、桥梁等大型建筑物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郑州大学中标,其研发的“堤坝除险加固高聚物注浆成套技术及装备”已在土质堤坝防渗除险加固工程和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堵漏除险中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实施效果。

在日前举行的推广论证会上,与会的潘家铮、郑守仁、王梦恕等院士认为,该技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研发成果,符合当前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重大民生工程的迫切需要,具备了推广应用条件。

猜你喜欢
高聚物病险堤坝
基于高聚物动模量的两种试验及其外包隧道减震研究
高聚物固化粉土的力学特性与固结机理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考虑颗粒级配影响的高聚物改良钙质砂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坚持“三项服务”,筑起辐防堤坝
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三维电阻率成像与高聚物注浆在水闸加固中的应用
基于二维稳定渗流有限元的病险大坝渗流分析
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小型病险水库输水设施加固措施浅析